2025-02-13來源: 藝術中國 |
Deel公司插畫師/動態媒體設計師劉雨葳 2024年紐約設計周,ICFF(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Furniture Fair)展廳內,三件以陶瓷盤作為媒介展出的插畫系列作品正在展出,劉雨葳看著觀眾在自己的作品前駐足討論,想起兩年前剛從SCAD畢業,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加班到凌晨的自己。那時的她或許沒想到,從小對繪畫的熱愛與堅持,最終讓她走入自己最熱愛的行業,成為一名插畫師和設計師,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眾。是一件如此令人開心的事情。 從小就對繪畫充滿熱愛,卻因身邊無人從事藝術行業,加之學業壓力,劉雨葳一直將繪畫作為業余興趣,而非職業目標。她曾認為學習繪畫意味著成為一名藝術家,而她并不想走這條路。但是在高考選擇專業時,她還是覺得相信自己一次,于是通過藝考進入了四川師范大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雖然自己初入此領域時毫無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設計,自己究竟喜歡什么,但隨著系統性的學習,她逐漸摸索出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真正讓劉雨葳意識到自己與插畫的緣分,源自她大學期間,為申請美國平面設計研究生而創作的一個繪本項目。這本書旨在教育和鼓勵兒童認識蔬菜的種子,并鼓勵孩子們從種子開始種植蔬菜。她為整本書繪制了插畫,當她將作品呈現給導師時,導師驚訝地指出她的插畫天賦,并鼓勵她轉向插畫方向。這一評價成為她人生的轉折點,讓她堅定了學習插畫的信心,也最終引導她在美國SCAD(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攻讀了第二個專業:插畫,并且還讓她走進了另外一個全新的領域:動態媒體設計。 插畫風格的形成:日常、文化與個性的融合 劉雨葳的插畫風格并非一蹴而就。在最初學習插畫的過程中,她研究并模仿了許多優秀插畫師的作品,學習他們的畫面處理方式。隨著創作數量的增加,她逐漸總結出自己的風格,并將個人經歷融入畫面中。 “我是一個喜歡觀察細節,心境安靜的人,我喜歡裝飾我的日常,喜歡自然與花草,喜歡烹飪和烘焙,這些愛好逐漸成為我插畫的主題?!彼f道。 此外,她的中國文化背景也深深影響著她的作品。她喜歡在畫面中融入中國風光的元素,并在藝術風格上打破傳統插畫的透視規則,而更傾向于運用平面設計思維,強調畫面的平衡與趣味性。她的作品關注日常生活的細節,尤其喜歡描繪物品,希望通過創作將平凡日常中的美好放大,記錄溫暖的瞬間。 “我們很多美好的記憶其實往往流淌在日常之中,比如抬頭看見藍藍的天空,和小貓一起在沙發上看電視都是生活中美好的瞬間,但正因為是日常,常常會被大家忽視掉。我希望我的插畫能把大家帶回到那些美好的時刻?!彼a充道。 Living with nature (與自然共存) 實踐的磨礪:從課堂到商業項目 在SCAD學習期間,劉雨葳有機會參與多個實踐項目,使她對插畫和動態媒體設計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她曾與德勤合作,為德勤與美國政府合作的5G項目的企劃書作為最終插畫視覺設計與排版。此外,她還以插畫師的身份,參與設計了Savannah的一家日式餐廳的墻繪項目,在此之后她還作為插畫師為SCAD舉辦的全美最大型的,由學生舉辦的動態媒體座談會,設計了其中一部分Title Sequence的主要視覺。 這些實踐經歷不僅幫助她獲得獎項,也讓她更加珍惜自己作為插畫師和動態媒體設計師的身份。她深刻體會到,設計師的職業不僅僅是個人創作的表達,更是一種團隊協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SCADpro x Deloitte 5G (德勤5G項目插畫) 步入行業:挑戰與成長并存 從SCAD畢業之后,劉雨葳在洛杉磯知名設計工作室Imaginary Forces實習,她的第一個項目是與團隊一起,為Apple Music設計視覺方案。在團隊中,既要面對高效的工作節奏,又要與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并肩作戰。為了彌補自身的經驗不足,她在下班后仍繼續研究項目,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那段時間壓力很大,因為大家都比你優秀,而且有很多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需要學習,但我也清楚這是成為一名商業設計師所必須要經歷的成長?!彼寡?。 她在Imaginary Forces參與的第二個項目是為Apple TV的一部新劇設計Title Sequence的提案。由于這部劇尚未對外發布,參考資料有限,她通過閱讀原著小說,和團隊一起討論構思,閱讀和尋找網上的資料,學習新的視覺表現手法,逐步構思出合適的視覺表現方式。盡管Title Sequence并非她擅長的領域,但這個項目讓她突破了舒適區,學會接受不同風格的設計挑戰。 在Deel擔任全職插畫師和動態媒體設計師期間,她更是深入參與品牌設計的每一個方面,也是這個經歷讓她了解到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商業插畫設計師,其中的一個項目,為Deel品牌重新設計插畫風格的任務,讓她在其中收獲頗多。她的主要任務是為Deel探索新的插畫風格,使新的插畫風格其與品牌形象協調統一,劉雨葳和她所在的設計團隊嘗試了不同的插畫風格的探索,這個過程讓她從更加統籌的角度學習了插畫在品牌這個大的概念之中的重要性。什么樣的插畫風格可以更好的和公司其他的設計產品相融合。插畫的風格是否符合產品的定位,在未來的應用之中,是否可以做到不同的設計師和團隊都可以有效率的上手,等等這些實踐性的問題都是插畫在一個品牌中所需要做到的。劉雨葳很感激參與了這一次Deel rebrand的全過程。 “讓我作為一名插畫師在不同的知識層面和實踐維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及作為一名專業插畫師如何在團隊中去合作的重要性。”這一過程中,她深入理解了插畫在品牌設計中的作用,并學會在個人風格與品牌需求之間如何去取得平衡。 Deel rebrand illustration (Deel品牌插畫設計) 拓寬個人插畫的可能性 除了商業項目外,劉雨葳也不斷的在突破自己個人作品的創作手法。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她一直堅持創作自己感興趣的插畫題材作品,她堅信不停歇的創作才可以看見更多的可能性,她尤其對插畫在不同媒介上的應用充滿了興趣。她尤其鐘愛插畫與陶瓷的結合,并在作品《大放異彩》中,將陶瓷作為畫布,講述她和她同齡的,在海外拼搏的優秀中國女性的故事。她希望通過這組陶瓷作品,展現中國女性在異國他鄉努力拼搏的精神。 “陶瓷是一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當我提到陶瓷時,我總會感覺到非常的親切。我的作品《大放異彩》就是應用了陶瓷帶給我的情感鏈接,描述了我和我認識的優秀中國女性,贊美了她們是如何在異國他鄉,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陶瓷承載的是我們的背景,我們成長的環境和我們的根基,在此之上,我們生長出屬于自己的圖案,色彩。我想要凸顯出中國女性在外生活的共性與獨特性,在傳統和創新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大放異彩?!?/p> 這一作品最終受到了知名國際策展人Zhang Bo,也是劉雨葳在SCAD校友的認可,并邀請她參加在2024年紐約設計周,ICFF(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Furniture Fair)展廳內展出,展示的效果非常的好,吸引了無數觀眾駐足觀看。劉雨葳將她獨特的個人風格和屬于自己的文化表達方式,融入進自己的作品中,擴寬了自己作為一名商業插畫設計師的獨特個人風格。 《大放異彩》插畫陶瓷項目 對劉雨葳來說,在商業設計世界工作的自己和探索實驗個人插畫風格作品的自己都很重要,她們分別給自己帶來了不同的知識和能力上的進步,就像每一個人是多面的,她也認為自己的插畫設計師身份是多面的?!拔覐牟煌I域所接收到的知識和成長,最后都化作我的靈感展現在我的作品之中。” 未來展望:探索更多可能性 展望未來,劉雨葳希望能夠進一步深化自己的插畫風格,并探索插畫與動態媒體設計的更多結合方式。此外,她對跨媒介創作充滿興趣,希望在不同的材料和載體上嘗試插畫的應用,例如家裝、織物和陶瓷等。 “設計和插畫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能一直堅持創作,并不斷突破自己的邊界?!彼f道。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在不斷探索中成長,劉雨葳的插畫設計師之路充滿挑戰與機遇,也為她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文/陳靜)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