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來源: 藝術中國 |
開幕嘉賓合影 2月7日上午,朝陽區圖書館煥新升級開館儀式在朝陽區圖書館(勁松館)舉辦,歷時50余天的升級改造成果也終于揭開面紗。作為其空間再造與服務創新的亮點之一,由北京市朝陽區?化和旅游局指導,朝陽區圖書館與X 美術館聯合主辦的“花映春禧——2025館際美術作品對話展”同期開幕,在??年新春之際,通過綻放的鮮花邀讀者與觀眾共賞藝術之美,同享福壽安康。 左至右:象外空間創始人郭宗偉、朝陽區圖書館黨支部書記趙亮、朝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潘競、朝陽區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春清、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令、X美術館創始人黃勖夫啟動展覽開幕 開幕現場 延續新春賞畫傳統 梳理中國花鳥繪畫文脈 ???世紀初葉以來,新春之際賞畫與賞花漸成京華市?辭舊迎新之雅尚。本次展覽以“花映春禧”為題,展現了歷代藝術家以妙筆丹青繪就的花卉之姿,并在新春伊始寄托美好愿景。 策展人尤洋現場導覽 展廳現場 據本次展覽策展?尤洋介紹,中國花?畫之源,可追溯?新?器時代彩陶之紋樣,及漢畫像磚中花??獸之圖像,?唐代?獨?成科,其后名家輩出,筆墨紛呈,或重彩寫?,或?寫兼備,或邊?取景,各展所?。如北宋畫院之精研寫?,南宋畫家之?寫并融;元代??畫之??,“墨花”“墨梅”獨領?騷;明清寫意?家之強調筆情墨韻,以抒情感、造意境、求審美;近代則吳昌碩、???、潘天壽等?家輩出,?寫意之?蔚然成潮。再觀今?之藝術,形式多元,媒介紛呈。 “本次展覽開創了朝陽區圖書館、X 美術館進?館際合作先河,精選兩館所藏中國畫與油畫佳作及中國美術史上之經典數字作品,既現?脈傳承,?融東西??化精髓,更有AI數字技術融?,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圖繪。以期為觀眾提供參照品味,在此感受?化之精微,筆墨隨時代變遷的文脈傳承?!?/p> 沈周《瓶荷圖》 蔡澤濱 《綻放》 值得一提的是,策展人在作品陳設上特意將古今并置,東西同臺:當觀者立足于明代沈周的《瓶荷圖》前時,與其并置的恰是當代藝術家蔡澤濱的丙烯作品《綻放》。 畫面同樣以花瓶為核心,卻將畫筆與植物形態相結合,模糊了工具與自然的界限,展現出生命力與創造力的交織。窗外風景與室內場景的對比強化了現實與虛幻的疊加效果,營造出深層次的心理暗示與詩意聯想。同樣是以靜物為載體,蔡澤濱則將平凡物象轉化為藝術與生命綻放的隱喻,明亮飽和的色彩與超現實空間賦予畫面強烈的情感張力。這樣的古今呼應,營造了一種新的參照和觀看方式,也激發觀者思考藝術發展的脈絡與其間的隱秘關聯。 徐振的布面油畫作品《粉紅玫瑰》與平川的《清塘荷韻》、靳耀華的《國色天香》錯落在展廳一隅 另一邊,徐振的布面油畫作品《粉紅玫瑰》同平川的《清塘荷韻》、靳耀華的《國色天香》錯落在展廳一隅。傳統的紙本設色作品通過寫實手法描繪著清雅脫俗的荷花和國色天香的牡丹。平川的荷花優雅寧靜,其旁的荷葉運用大筆暈染,為畫面增添了一層夢幻般的虛實對比,體現了畫家高超的水墨技巧。靳耀華則巧妙地運用了繁而不亂的布局,飽滿的色彩與細膩的筆觸相結合,描繪出牡丹富貴典雅的氣質。 而徐振則將具象玫瑰進行幾何化的解構,把自然物象的柔美與理性秩序相結合。畫面中的玫瑰在棱角分明的形態中透出微妙的情感張力,幾何線條與冷色光影共同構筑了一個靜謐而抽象的視覺場域,呈現出花朵生命力的凝固瞬間,同時探討自然形態在時間維度中的永恒性與易逝性。三位藝術家筆下呈現出三種不同品類的花卉,而觀眾則可以從不同的繪畫及藝術表達方式中,品味出不同花朵的性格、指向,甚至味道。 一步一景的展廳設計 一步一景 空間美學煥活時空張力 為了更好的將展陳內容與空間呼應,營造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策展人尤洋與負責展陳設計的PILLS建筑事務所王?耕充分利用圖書館一層有限空間,通過水榭、棧橋、花窗等方式,將傳統園林的中式美學融入展廳,既豐富了觀眾的觀展體驗,又激活了作品與空間的關系,從而拓展了展覽的時空張力。 畫與窗的營造,宛若為展廳灌入一席春風,觀走其中,多了些通透的呼吸之感,而透過花窗望向一幅幅花鳥作品,似乎已然置身鳥語花香之中,快意盎然。策展人從受眾的體驗出發,通過空間與作品進行了感受力的二次傳播。 展覽現場
AI作品 時空穿梭于展廳之間,也牽引著古今畫作的貫連。在傳統藝術形態的呈現之外,策展人開創性地引入人工智能生成藝術作品。通過深度研習中國畫歷代名家的筆墨精髓與風格譜系,AI創作系統實現了對東方美學范式的數字重構。前沿數字技術的創造性應用不僅開辟了藝術生產的新維度,更在哲學層面引發對藝術本體論的重新思考:有的AI作品可以完美復刻傳統作品中的工細之美,但卻無法創作出匹配的提拔與鈐印。同樣是出水芙蓉,傳統中國繪畫中常以靜物荷花為描繪對象,而將此命題指令給AI,它則引申為“對女子的比喻”,從而創作出一幅荷塘邊美女的作品。更有趣的是,AI筆下的“花鳥樓閣圖”雖然保留了傳統中國繪畫中的花鳥意向,但在“樓閣”的描繪中卻輸出了一座現代的“高樓大廈”,這樣的違和出現在AI創作中,讓人們在玩味其中的同時,也再次深省AI與創作、藝術與科技之間的深入關聯。 展廳現場 創新承續 打造“城市文化會客廳” 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的托勒密王朝,當時的“美術館”和“圖書館”本是同源。而我們腳下成?于1958年的朝陽區圖書館,其前身可追溯?1913年京師學務局在朝陽?外所設?的“勸學所”。這樣一條古今中外的線索,讓我們將“美的感受”“知識的匯集”和“公眾的教育”聯系在一起,也不難理解“花映春禧”展覽與改造升級后的朝陽區圖書館共同揭幕的理由了。 據悉,2024年12?,朝陽區圖書館(勁松館)啟動優化提升配套服務項?,作為北京市?批?化場所餐飲配套服務試點單位,力圖通過“融通社會資源、重構場館空間、挖掘館藏潛能”等系列舉措,打造融閱讀、餐飲、?創、展覽、活動等于?體的“城市?化會客廳”,不斷提升公共?化服務?平,滿?群眾豐富多樣的精神?化需求。 朝陽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朝陽區圖書館的“自我更新”是助推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次積極探索。以滿足讀者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激發公共空間潛能為出發點,完成了從傳統“書籍借閱之地”到多元化“城市文化會客廳”的初步嘗試。后續朝圖還將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多元供給推動生活服務、旅游服務和公共文化服務深度融合,提升公共圖書館場所附加值。 展覽現場 策展人尤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展覽旨在展現X 美術館對中國藝術精神和多樣藝術形式的關注與實踐,同時借此次與朝陽區圖書館合作之際,積極參與社區?化發展,促進觀眾的分享與交流?!昂罄m,我們還將繼續緊密合作,計劃在清明節結合館藏做一個拓片展,之后籌備朝陽區歷史文獻展,為當地的老北京和新朝陽人重溯并梳理朝陽區的新老故事?!保ㄎ?付朗)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