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來源: 藝術中國 |
來三言堂藝術館,過“蘇式中國年”!春節臨近,年味漸濃。連年有“魚”、醒獅好“獅”,打春牛、送灶神、迎財神,剪窗紙、貼窗花、拉彩花、掛燈籠、烹炸美食、購置年貨,家家戶戶忙忙碌碌,男女老少笑容滿面。這是中國人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春的節日傳統習俗。自古以來,迎新便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人們對新生活的美好期盼與無限憧憬。而農歷乙巳蛇年新春亦是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春節。 尋找家鄉年,體驗文化味,再現民俗樂、喜迎“酥”式年。為慶祝中國春節入選人類非遺,2025年1月11日,三言堂獨家策劃《風雅江南寫歲朝》——迎新年特展在三言堂藝術館(風雅江南生活美學空間)開幕。這場匯聚了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審美創新的展覽,不僅是一次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更是對江南文化、吳文化的深情致敬與傳承。 展覽由蘇州日報社文旅融媒中心、桃花塢木刻年畫社主辦,三言堂藝術館、雅宜蘇作紅木家具藝術空間、風雅江南生活美學空間聯合承辦。邀請了多名藝術家參展,包括林爾、孫寬、吳越晨、謝士強、方向樂、金紅男、韓光浩、張泰中、沈大棟、王繼強、毛世奇、朱培華、韓玉紅、王碩。 開幕儀式上,古琴雅韻悠揚,漢舞翩躚動人,引領觀眾穿越至風雅江南的輝煌歲月;當天恰逢孜孜耕耘“風雅江南”的三言堂成立10周年,李平海館長對所有支持三言堂發展的各位朋友和領導表達了誠摯的感謝,簡述了創業10年的發展歷程。 隨后“三言書院”中國傳統文化推廣基地、蘇州大學中國近代文哲研究所楹聯創研中心活動基地、明德草健康驛站中醫藥文化傳承基地、“三言堂”道家養生功法研習基地也相繼揭牌。揭牌儀式后,又為10位嘉賓頒發了三言堂藝術館顧問聘書,分別是周矩敏、柯繼承、王坤泉、韓光浩、秦懷宇、尼克、余嘉、顧斌、周發興、王兵。 桃花笑春風,剪紙映紅燈,由非遺精華桃花塢木刻年畫社與三言堂聯合出品的“福氣蘇城”年禮及生肖蛇年畫、“趣生肖”藝術擺件發布,由蘇州工藝美院科產處處長李國兵與三言堂藝術館館長李平海聯合敲響羅三聲,傳遞新年吉祥與祝福。最后隨著《天工蘇作——非遺家具》紀錄片開機儀式揭幕,現場活動升華到高潮,歡呼聲,掌聲,盡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江南有名士,微妙玄通;姑蘇有風物,國寶鄉愁。這是一顆風雅的種子,也是這方水土的審美基因。展覽現場,古董級清供國畫以及名家創作的蛇年對聯、蛇年生肖畫、太湖石繪畫等作品意境深遠,筆墨精湛,吸引了眾多眼球;桃花塢木板年畫,一團和氣實在是太應景了;清秀古雅的蘇式盆景、精妙唯美的賞石擺件,或圓潤如玉,或嶙峋怪異,以其獨特的形態和質感,呈現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文情懷的交融;傳統技藝智慧的“天工蘇作”紅木家具巧奪天工,線形剛中有柔,直中有曲,簡潔流暢,富有彈性和韻味;家具上還擺有古典插花,插花師以獨特審美,巧妙融合鮮花、枯枝、綠葉與果實,展現了清新脫俗的插花藝術,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此外,還有很多文創產品展示,“福氣蘇城”桃花塢木板年畫文創年禮、“趣生肖”蛇年藝術擺件、“一園江南夢”園林主題茶具、“風雅江南”系列文創產品、“風雅太湖”碧螺紅茶、“蘇城尋鮮記”年貨禮包等等,融合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審美創新,盡顯江南文化、吳地風華。現場還有紫砂壺雕刻、文房鈞瓷及鮮艷明媚的桃花塢木版年畫,展現了江南地區的民俗風情與節慶氛圍。純樸的親情、鄉情,濃郁的年味、美味,應接不暇,感受人杰地靈、工匠云集的蘇州這些不同風格文化民俗,讓非遺年味觸手可及!仿佛置身于一個古老的故事中感受那流淌了千年的文化氣息,妥妥的體會“蘇州年,最江南”的自豪感。 蘇州的節令民俗,是蘇州人民俗心理、人文精神的載體,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然而,在現代化急劇改變著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今天,蘇州的眾多節令民俗活動正面臨消逝,或已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保護與傳承蘇州節令民俗,已經成了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而這場“風雅特展”作為一次難忘的文化之旅,讓每一位觀眾都在這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感動與收獲。 展覽為期兩個月,將持續至3月11日,免費參觀。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