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來源: 藝術中國 |
賈哲琦 (Qii) 出生于山西,現生活與工作于倫敦,是一位跨學科藝術家。其創作實踐橫跨行為藝術、數字媒體、雕塑及混合媒體藝術,注重多種藝術形式之間的融合與對話。自創作生涯伊始,她就不斷探索各種材料與形式之間表達的可能性,并將藝術視為自我療愈和與他人共鳴的媒介。在漫長的自我成長與心理療愈的過程中,賈哲琦嘗試著一邊接受外界的幫助,一邊不斷反思情緒,自我內化,并將自己當下階段的內化結果投射到藝術作品的創作中。在藝術作品中,她深入探討了記憶、身份以及社會多樣性等主題,通過將個人的情感體驗與社會議題交織,試圖打破藝術與觀眾之間的界限,鼓勵人們共同感受和反思自我,覺察內心世界。 賈哲琦的藝術之旅從其幼年時開始,童年的第一節課是當時在國內最被普遍學習的“蘇派”素描。常年嚴謹、強調精準再現的訓練模式練就了她扎實的基本功,但也逐漸讓她感受到某種無形的束縛。這種隱隱的壓迫感圍繞了她多年卻不得解 ,也埋下了她渴望對生存環境與自我探索的種子。賈哲琦在之后進行了純藝術類專業的學習,看到了更多材料與藝術表達的可能性,開始思考如何突破技法的桎梏,將藝術真正作為情感與思想的載體。 作為一名新興的女性藝術家,她逐漸意識到,自己從小在訓練中感受到的壓迫感,與成長環境中對個體,尤其是女性的規訓如出一轍,這種覺察使她一度非常痛苦,但在接受了一系列心理療愈與長期持續的自救之后,賈哲琦重新審視自己,將藝術思考逐步聚焦在了成長、性別身份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微妙聯系中。尤其在搬到倫敦之后,通過對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的研究,她將個人經驗、社會觀察與材料語言結合,在不斷嘗試與推翻固有認知的過程中,其創作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Shooting the Sun, 裝置,毛氈,樹枝,骨頭,3D打印耗材,2024 Shooting the Sun是賈哲琦在進行動態冥想訓練時創作的,她通過不同材料的碰撞與空間布局,最終呈現出了如內在意識顯化般的展出效果。平和與憤怒、愈合與侵略、自然與人工……賈哲琦在創作過程中直面這些矛盾,并將其轉化為視覺語言,使其成為自我身份覺醒的隱喻。柔軟的羊毛通過成千上萬次針氈,與鋒利的樹枝交織在一起,展現出急促的張力。在傳統性別敘事中,女性常被塑造成接納與修復的角色,賈哲琦在此處則卻展現了另一種可能性——柔軟與尖銳不再對立,毛氈與樹枝在空間中的糾纏與抗衡象征著她的自我成長,在碰撞掙扎的過程中,女性身份不再是固定框架。 Shooting the Sun, 裝置,毛氈,樹枝,骨頭,3D打印耗材,2024 作品中的元素分布在空間的不同維度:地面的巢穴、懸浮的異性球狀物,高掛的樹枝,每一部分似乎都代表著生命的不同階段。樹枝圍繞的巢穴仿佛是生命最初的庇護。漂浮的球狀物如同能量聚集的核心,扎根于樹枝,卻又帶有突破束縛的姿態。這種向上、向外的動勢,暗示了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從依附到獨立、從局限到擴展的轉變。 墻面延申出的3D打印樹枝與珊瑚化石,則是時間的象征?;巧某练e物,它見證了時間的流動,而3D打印則代表著人工技術的干預和創造。二者的結合形成了“過去與未來”的對話,作品在此刻引導觀者思考,科技時代的人類應如何在自然與人工之間定義自我。 Italy Premio Terni Orizzonti 2024 展覽現場圖 這種漂浮、懸掛、貌似隨意擺放的空間分布訴說著作品的“無根性”,與當代社會流動性、身份認同的不穩定性形成共鳴。傳統社會提供的固定身份標簽正在瓦解,每個人都像是這件作品中的元素,試圖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賈哲琦在作品完成時說:“我看到了自己?!?,這不僅是一件關于個人的作品,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每個觀者在社會、性別、成長的復雜關系中,如何在矛盾與對抗中逐漸“看見自己”。 Platform Loading, 裝置,粘土,畫布,水彩,石塊,3D打印耗材 18*41*10cm 2024 在 Platform Loading中,賈哲琦以神龕式的形式構造了一座承載文化記憶、象征與精神探索的空間。天使的翅膀與扎根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中心焦點,這一構圖形成了強烈的二元對立,暗示了升華與束縛,精神與物質的永恒對話。“神龕”上的游戲按鈕暗示了觀者這個神圣空間也許存在著可操控性,從而引發對天地之外是否另有存在的疑問。 這是一場關于“超越”與“邊界”的思考,作品仿佛開啟了一條冥想通道,邀請觀者根據個體經驗去探索——成長中的束縛,現實規則與內在精神力的掙扎,亦或是對超然的渴望……我們身處于在天地間的何種位置? 賈哲琦的藝術實踐受到存在主義的影響頗深,尤其是藝術家賈克梅蒂。但不同于賈科梅蒂被拉扯、侵蝕的人體,她的作品通過對不同材質間的糅合,纏繞和生長,塑造出一種不穩定卻富有生命力的視覺體驗。這些元素間的張力,不僅體現了她對個體意識在社會支撐體系中的掙扎,也隱含著一種對自我存在感的追問。與賈科梅蒂作品中的消瘦人物相對應,她的藝術語言同樣透出一種“未完成”的狀態——無論是那些看似尚未完全聚合的材料,還是懸浮、松散的構造,都在表達著一種不確定性,訴說著個體在現實世界中的搖擺與抗爭。 賈哲琦的作品不僅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沖擊性,更對個體,社會與存在狀態提出了深度思考。不同性質材料的混合運用在她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種既對立又交融的視覺語言,講述著意識深處不斷蛻變的自我投射。她以直覺性的方式勾勒出個體如何在社會的龐大體系中尋求平衡,并在無形的束縛與現實的沖突中構建自我的庇護所,個人的情感體驗與普遍的社會議題在她的作品里交織。同時,賈哲琦的創作更是一場感知的邀請,她試圖打破作品與觀眾之間的界限,鼓勵人們共同感受和反思心靈深處的情緒。其作品中的療愈性質也在此刻展現,讓人們在思考的同時得到精神層面獲得慰藉。(作者:陳耀杰)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