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2來源: 藝術中國 |
Tia Yoon 的作品探索著各種聯系——在嘗試與失敗的層層疊加中,通過能量引導在越界與溫柔之間穿梭,在未知的異世界奇觀中進行表達。這一過程涉及對異化的重新定義,并通過后人類的視角與幻想建立聯系。 Yoon 對古老的神話體系尤為感興趣,特別是那些講述靈體與人類共存的時代。Ta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創作喚醒那個世界的某些元素。Yoon 的作品從這些古代的幻想世界汲取靈感,探討身份認同以及對生物權力(biopower)的抗衡,在這些世界中,各種體驗與生活方式都被接納——也許這同樣是一種對當代的幻想。Ta們的作品中塑造了虛構的角色,這些角色通過人類與靈體的雙重語言——例如儀式或神秘材料的運用——與虛構的靈體進行溝通,這些“咒語”般的媒介打開了通往不同體驗的門扉。同時,Yoon 也從酷兒文化與地下俱樂部文化中汲取靈感,運用“激進的溫柔”(radical tenderness)作為一種力量的展現、自我探索的方式,并作為創造空間的工具。Yoon 期望通過破碎敘事構建并占據安全空間,在其中,Ta們可以通過表演與繪畫與觀眾交流,創造出一個能夠承載對話和體驗的獨特場域。 Would you run away with me, 170 x 170cm, 2022-23,Rice paper, sand, egg, ink, chalk, acrylic, oil, oil pastel on canvas Tia 是一名駐倫敦的畫家兼表演藝術家。Ta們擁有一半韓國血統、一半中國血統,國籍為韓國,并主要在中國長大。 Tia 的創作深受自身身份和多國定居經歷的影響。Ta們一直活躍于地下另類文化圈,并受到自己作為有色人種酷兒(queer person of color)的經歷影響,同時也在與被診斷的心理障礙共存的過程中塑造了自身的創作方向。Ta們形容自己的人生軌跡為“一條沒有固定路線的路”,而被視為“他者”(othered)的感覺貫穿了Ta們的整個成長經歷。因此Ta們將“聯系”視為超越二元身份限制的能量流動,這些二元身份包括性別、種族、階級甚至物種。Ta們認為這些能量是相互關聯的,并帶有某種精神性。Tia的作品正是通過多層次的體驗、跨越界限的探索與溫柔的表達,結合薩滿式的實踐,去感知并傳遞這些聯系。 作品《Wanted some more》詮釋巫術材料被用作繪畫媒介,使繪畫過程本身成為一種儀式,并通過召喚咒語進入未知世界的幻象,從而創造出自我構建的安全空間。 Wanted some more , 140 x 170cm, 2022-23,,Sand, mud, egg, chalk, marble dust, plaster, acrylic, oil on canvas Tia 的作品深受 Donna Haraway 在《賽博格宣言》(Cyborg Manifesto)中提出的賽博格社會概念的影響。Tia 分享了文中的一段話: “賽博格社會是一個沒有男人或女人、種族或宗教的社會。與那些充滿偏見、被分裂和刻板印象束縛的人類不同,賽博格是自由的。他們不懂宗教,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界限。賽博格的存在是為了終結人類的支配,并模糊人類、動物和科技之間的界限?!?/p> Tia 對這一“激進交叉性”(radical intersectionality)的理念深有共鳴,盡管Ta們也意識到,這樣一個理想世界可能永遠無法真正實現。然而,作為藝術家,Ta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在作品中創造這樣的世界。 A different kind of longing, 100 x 40cm, 2023,Ink, incense, soil, water, wax, rice paper, sand, egg, plaster, 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 Tia 的作品《A different kind of longing》通過動作、身體姿態和層次疊加來探索人類與外星生命性愛。在這件作品中,具象/生物的形態來源于Tia與 AI 共同創作的圖像——通過文本指令讓 AI 生成關于人類與外星生物之間觸碰的圖像,并由此建立了一個小型的圖像資料庫,隨后將這些圖像作為參考轉化為素描和繪畫。通過在抽象與具象之間切換,這件作品構建了一個層次豐富的世界,試圖捕捉身體感知在畫布上的轉譯。蠟、沙、土壤和雞蛋等巫術材料的運用,使創作過程充滿儀式感,進而引導觀者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在那里,外星生物超越了性別和物種的界限。這種創作方式營造了一個半具象、半抽象的環境,象征著人類與外星生命之間復雜而微妙的聯系。 Guardian spirits (Filth), 170 x 170cm, 2023,Bone ash, sheep blood (defibrinated), egg, pigment, soil, water, oil, acrylic, plaster and latex on canvas 目前,Tia 正在創作一系列以“靈體”為主題的繪畫作品。Ta們通過層次、材質以及留白空間來表現作品中的靈性生物如何相互交流。這些生物有時彼此相連,有時分離,象征著不同世界之間的互聯互通。作品《Guardian spirits》描繪了一個由其護靈構建的多層次的后人類世界。它們通過骨灰和羊血等神秘材料被召喚。其中,寧蕪(Ningyo)——一種源自古亞洲神話、半人半魚的存在——結合Tia冥想中出現的靈體,都屬于這些守護靈的一部分。這幅作品記錄了這些靈體陪伴Tia的旅程,它們幫助Ta們成長,并治愈創傷。 作品的初始階段,Tia運用石膏的涂抹和開裂,創造出腐朽般的肌理效果。畫面中的線條源自其虛擬現實中即興動作的記錄投影。Ta們在創作過程中使用乳膠作為遮蔽膠,并在不同階段剝離乳膠,使線條自然融入畫面構圖。通過傾倒、刺戳和刮擦等身體性動作,Ta們試圖捕捉身體感知在畫布上的轉譯。 此外,Tia 嘗試減少色彩的使用,并讓畫面中的具象生物更加清晰可見——相比于Ta們以往的作品,這些生物不再隱藏在抽象層次之后,而是更直觀地展現在觀眾面前。Tia 繪畫中的具象生物如今與亞洲傳統插畫有著強烈的相似性,這歸因于Ta們從日本動漫以及東亞歷史繪畫中獲得的影響。Ta們一直對這些古老的神話故事——尤其是人與靈體共存的傳說——深感著迷。此外,Ta們還將這種影響與其對紋身藝術的興趣聯系起來,認為紋身作為一種身體藝術,與Ta們的表演實踐有著深層次的關聯。 Tia 的表演藝術作品植根于能量在空間與身體中的交流。Ta們的主要訓練方法之一是舞踏(Butoh),一種源自日本的薩滿式舞蹈。舞踏的核心信念是萬物皆有靈,并通過舞者的身體來傳遞和轉化這些靈性能量。Tia 在繪畫創作中也采取類似的方法,使用樹脂、石膏、骨灰等材料,以不同的形式激發能量。Ta們視這些材料如同鑰匙,能夠開啟通往未知世界的門戶,而Ta們的藝術正是對這些世界的探索和呈現。 Tia 希望觀眾能夠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萬物的互聯性以及流動的精神能量。他們的目標是通過藝術創作提出一種后人類主義的政治宣言,模糊界限,促進連結。(作者:陳耀杰)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