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2來源: 藝術中國 |
開幕式嘉賓合影 2025年3月20日上午,由北京畫院、劉海粟美術館聯合主辦,由北京畫院美術館承辦的“彩韻墨象:謝天成藝術作品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以謝天成的大寫意山水新作為主,共計75幅彩墨、水墨精品。展覽標題“彩韻墨象”由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題寫,劉海粟美術館特聘研究員,南京藝術學院特聘教授梁曉波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央美院美術館收藏委員會副主任紅梅擔任策展人。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上,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劉海粟美術館名譽館長劉蟾,劉海粟美術館特聘研究員、展覽學術主持梁曉波,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策展人紅梅相繼致辭。開幕式由北京畫院美術館負責人薛良主持。 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 吳洪亮表示,從水墨藝術的角度來看,此次展覽作品充分展現了謝天成對傳統繪畫的繼承,以及其個性中生發出的蓬勃能量。這種繼承與個性的結合,在其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表達。 劉海粟美術館名譽館長劉蟾 劉蟾表示:“謝天成的畫作層次豐富、方法多樣、色彩絢麗,細節之處更是復雜精妙。在他的畫作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其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自然的深深敬畏,這也正是他藝術創作的源泉所在?!?/p> 劉海粟美術館特聘研究員、展覽學術主持梁曉波 梁曉波表示,自己與謝天成已相識十余年,他是一位對藝術極其專注、充滿熱情和認真執著的藝術家。他不擅社交活動,而是一心投入繪畫探索中。他常提及劉海粟對他的教誨:做人應老老實實,藝術要不擇手段。而謝天成也用他近60年的藝術生涯,很好地詮釋了這一教誨。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策展人紅梅 紅梅表示,謝天成近期的作品以積彩、積墨、積白粉為主要創作手段,藝術風格獨樹一幟。他以書法勾勒山水之骨象,以潑墨積墨呈現山水之筋肉,以潑彩積彩表達山水之靈韻?!安薯嵞蟆笔顾淖髌方橛谖鞣斤L景畫審美和中國山水畫意境之間,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恢宏。 北京畫院美術館負責人薛良主持開幕式 謝天成 謝天成,現年78歲,祖籍廣東,1947年生于廣西欽州,自幼酷愛書畫,1968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附中,期間得到了素描和色彩的科班訓練,其后十余年間一直進行油畫、水粉等西畫的研究和創作。自1980年代初,謝天成由西畫入水墨,并自學張大千在青綠山水革新中的語言,尤其精研張氏潑墨、潑彩法,且因緣際遇,得以追隨劉海粟研習大寫意山水,學業精進,為日后的大寫意山水探索奠定了深厚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說,謝天成的大寫意山水藝術之路,是從1982年追隨劉海粟九上黃山正式起航的,他的藝術探索之路,也是一直追隨劉海粟開創的中西融合之路,尤其在潑墨、潑彩法上的精進,從而走出了一條我稱之為“彩韻墨象”的中國當代山水畫突圍新路。 展覽現場 1994-2012年,謝天成旅居美國紐約,身處當代藝術的中心,使他更加清晰直觀地感受到中西兩種文明框架體系的不同邊界和表達方式,由此也更加主動自覺地將西方風景油畫的造型因素融入到中國山水大寫意的探索中。他將風景油畫的塑造性、厚重感、透視,空間,體積,質感以及印象派、野獸派的色彩及光的表達,來推進從張大千、劉海粟那里研習的潑墨、潑彩法。西方的風景油畫,本質上是一種藝術家主體意識對于客觀自然的主觀投射,印象派和野獸派則是在不同程度上變形和變色了客觀物象,借以加強主體意識的表現,而張大千和劉海粟的潑彩、潑墨法脫胎于中國傳統的沒骨和青綠金碧,盡管兩人之間的潑彩、潑墨作品有著不同的生成邏輯,然而本質上都是弱化藝術家的主觀意識,而將筆、墨、色本身的審美表現力和偶然形成的視覺效果相結合,并隨類賦彩于造化,追求一種渾然天成的天趣境界。謝天成則是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來表達對故鄉桂林山水自然之美的由衷熱愛,因此,師造化,對景寫生,傳遞自然天成之美,對他來說就不僅僅是創作方法,而是創作目的。新世紀以來,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探索,謝天成的藝術突圍漸進佳境,獨特面貌逐步形成。 展覽現場 謝天成的作品運筆肆意生辣放達勁健,彩墨跌宕輝映斑斕奪目,山川云天生機勃勃滿面風動,河流植被野趣天然蓬勃盎然。謝天成鐘愛山水全景構圖,使畫面具有深遠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對景寫生的現場感又能夠使觀者仿佛置身于畫面之中,感受到自然景觀的壯麗和恢宏,峰巒疊嶂,山脈連綿,宏闊廖遠,氣勢磅礴,具有“不合時宜”的英雄主義和宏大敘事感,激起我們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地萬物之美的贊嘆和珍惜。 展覽現場 謝天成近期的作品,更是以積彩積墨積白粉獨樹一幟,這些從寫生而來卻飽含歷史與文化記憶的“彩韻墨象”,使他的山水畫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力。積彩法通過層層疊加色彩,使畫面色彩更加豐富、絢麗;積墨法通過反復渲染濃淡干濕不同墨色,使畫面墨象更加雄渾、華滋;通過彩、墨互相滲透,層層疊積,通過在畫面中惜白粉如金的點睛之筆,使畫面更加明麗、空靈、通透,飄逸。這些“彩韻墨象”既有西方油畫的寫實性,厚重感,肌理感,塑造性,又有中國山水畫的空靈氣韻和幽遠意境,從而呈現出“遠望驚心動魄,近看其樂無窮”的“豪氣”與“逸氣”俱佳的“天成”意境??梢哉f,謝天成以書法勾勒山水之骨象法度森嚴,以潑墨積墨呈現山水之筋肉盈茂多姿,以潑彩積彩表達山水之靈韻神采。“彩韻墨象”使謝天成的作品介于西方風景畫審美和中國山水畫意境之間,既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恢宏,使觀者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浩瀚,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同時也成為源遠流長的中國大寫意山水在潑彩潑墨、積彩積墨方面的時代回響。 “彩韻墨象——謝天成藝術作品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后,舉辦了“彩韻墨象——謝天成藝術作品研討會”。吳洪亮、靳軍、于洋、張鵬、楊燦偉、孫欣、趙炎、劉蟾、張安娜、梁曉波、紅梅等專家學者就謝天成的藝術進行了深入研討。 展覽將延續到2025年3月30日。 部分展出作品: 秋山獨立 136cm×345cm 紙本彩墨 2012年 云橋 66cm×65cm 紙本彩墨 2019年 瑤山系列之七 97cm×90cm 紙本彩墨 2022年 花山系列之四 77cm×97cm 紙本彩墨 2023年 潑墨黃山 97cm×195cm 紙本水墨 1982年 仙山飄渺 78cm×122cm 紙本水墨 2015年 煙籠漓山 52cm×96cm 紙本水墨 2019年 漓江漁舟 70cm×137cm 紙本水墨 2020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