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代美術館《寵物總動員》 你和自家毛孩子長得像嗎?最近社交媒體上“我與寵物的雙胞胎時刻”話題熱度很高,那些鏟屎官與寵物神同步的合照,讓人忍俊不禁。據說,靈感源自藝術家杰拉德·格辛斯《你看起來像你的狗/貓嗎?》系列作品,藝術家用鏡頭捕捉了無數主人與寵物如出一轍的瞬間:同款潦草的發型、淡淡的死感、謎之相似的狂野……讓我們感嘆于人和寵物之間的神奇紐帶。 北京時代美術館展覽現場 3月18日起,你會在北京時代美術館的《寵物總動員》藝術展中看到這些詼諧生動又溫馨感人的作品,與這些可愛生靈溫柔相遇。本次展覽由北京時代美術館和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聯合主辦,北京時代美術館還特別打造寵物友好環境,讓毛孩子也能優雅逛展。 這一次,搖尾巴和喵嗚聲才是最美的背景音。 主人帶寵物走進北京時代美術館 萌力全開!藝術展為何變身寵物狂歡趴? 低視角設計讓寵物也能平視看展 《寵物總動員》最早于誕生于2021年斯德哥爾摩,由Fotografiska策展。在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策展人以“寵物”為紐帶,用藝術的語言探討人與動物、乃至與整個自然之間的情感聯結。展覽一經推出,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與共鳴,北京時代美術館正是其全球巡展的第五站。本次展覽不僅精選來自12個國家的23位藝術家的超150件優秀影像作品,兼具藝術性與思考性,還把人寵平等、寵物友好的理念融入展覽的每一個細節,通過低視角讓小動物們也能以平視的姿態感知作品,甚至首次在展覽開幕式上邀請寵物和嘉賓一同參加,把藝術展變成了一次寵物狂歡趴。 北京時代美術館展覽現場 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幕式現場 北京時代美術館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展覽,為北京喜歡寵物的朋友們營造一個溫馨的空間,讓大家可以帶寵物一起領略藝術,感受藝術美好?!比藢櫰降取㈤_放包容是北京時代美術館一以貫之的價值觀。從2023年關于動物藝術家豬加索的《謝謝你,色彩》展覽,到2024年《請勿見外》展覽的寵物夜游專場,以及多年來與公益機構合作發起關愛流浪動物活動,北京時代美術館始終以藝術介入社會議題,借助藝術展和公益的力量,吸引更多人對動物的關注,呼吁公眾關愛流浪動物,以領養代替購買。 北京時代美術館再次與“予人玫瑰”公益組織合作促進流浪動物領養 pidan 絨化街區企劃3.0「寵物友好物料包公益計劃」 毛茸茸的藝術告白 每一份愛都要被看見 杰拉德·格辛斯系列作品 走進北京時代美術館展廳,觀眾仿佛看到一部“寵物美學進化史”,它們如何作為家庭成員融入社會,如何被人類審美規訓。在社交平臺上引起廣泛討論的杰拉德·格辛斯的《你看起來像你的狗/貓嗎?》系列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主人與寵物間跨越物種的靈魂共鳴,原來愛到深處,連表情管理都能神同步。索菲·加曼的《濕狗》則以她細膩的畫面,定格了狗狗洗澡時脆弱又滑稽的瞬間。而梅內的《狗狗與女孩》系列,以17世紀荷蘭油畫般的光影,捕捉少女與獵狼犬相依時的微妙情緒,從警惕到信任,每一幀都是“家人”二字的生動注腳。人類越愛寵物越將自己的審美投射到它們身上。卡里·比約恩刻畫了狗狗時裝秀的浮華瞬間,它們毛發光澤,或身著鑲鉆禮服、或頸戴高定珠寶,盡顯雍容華美……這些作品引起人們的思考,當寵物成為時尚符號,我們愛的究竟是它們的本真,還是自我欲望的投射? 觀眾攜寵看展 北京時代美術館展覽現場 展覽不止于溫情,更直面沉重現實。索菲·加曼的《比特犬花之力》——450只頭戴花冠的流浪斗牛犬,藝術家以溫柔姿態打破偏見,幫助無數“惡名犬”找到領養家庭。還有西班牙藝術家阿斯伯恩的系列作品,將鏡頭對準冬季狩獵后被遺棄的靈緹犬,瑟瑟身影和恐懼眼神刺痛觀者神經。以及瓦爾穆寧的作品所探討的主題亦有思辨性,當自然繁殖不足以創造完美的寵物,克隆技術便登場。如果技術能“復制”逝去的愛寵,這是延續深情,還是對生命的褻瀆? 寵物休息站 寵物心理實驗室:MBTI測試 從斯德哥爾摩到塔林、紐約、上海,這場展覽所到之處皆掀起治愈風暴,而北京站更添新意——現場特別設置寵物休息站,并免費提供手推車、牽引繩、濕紙巾等實用好物的寵物包,還設計了“寵物心理實驗室”等充滿趣味的寵物互動環節。以此打破人類中心的觀展模式,讓寵物不僅是被展示的對象,更是平等的參與者。此外,開幕式現場還特別設計了趣味互動環節,專業攝影師為嘉賓和愛寵拍攝“親寵照”,定格甜蜜瞬間,現場笑聲與快門聲此起彼伏,萌力值爆表。 攝影師為觀眾拍攝親寵照 終極治愈 搖尾巴才是正經事 從斯德哥爾摩到塔林、紐約、上海,再到北京,《寵物總動員》的巡展不僅是一場影像盛宴,更是一次關于愛與責任的全球對話——愛寵物的心,全世界都相通。那些鏡頭下的搖尾、貼貼和歪頭殺,定格了每一個平凡溫柔的日常,毛孩子教會人類的不僅是“怎么養”,而是“怎么愛”。3月18日-5月9日展覽期間還將舉辦豐富多樣的公教活動,照見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