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來源: 藝術中國 |
馮少協油畫作品《未來已來-2025》。廣東畫院 供圖 因對現實生活的高度關注,廣東美協副主席、廣東畫院原副院長馮少協構思并創作出了油畫新作品《未來已來-2025》。 自蛇年新春至今,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一時成為社會高度關注和熱議的話題。馮少協表示,本次創作旨在以藝術的形式,表達對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關注和思考。 馮少協創作油畫新作。廣東畫院 供圖 據廣東畫院介紹,油畫作品《未來已來-2025》畫面總體沿用了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在題材內容上,選取具有現代科幻感的智能機器人半身群像形象為畫面前景主體,并占據畫面大面積,代表他們已經集結走到人類面前,給人明顯的逼近和擠壓感。機器人形象強調現代科技的生物機械鈦合金、碳纖維、硅膠、塑料等材料質感,以及造型上線條形體的圓滑流暢感。表現技法上,突出寫意性,筆觸簡練概括,大結構大塊面。 作品細節 “這次的創作不僅是對未來的思考,也受到了趙季平先生音樂作品的啟發。”馮少協告訴記者,趙季平的音樂創作,將植根于中國傳統民歌、歌舞、戲曲、曲藝和民族器樂里的音樂元素提煉出來,并將其轉化為具有自身特征的音樂語匯。在這次創作中,他一邊為人工智能帶來的沖擊思考,一邊被趙季平作品中的中國韻致所打動,并在其大氣磅礴、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中得到啟發。 馮少協創作現場 廣東畫院理論研究室主任劉三齊表示,油畫作品《未來已來-2025》是一幅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力作,可以說既是時政題材,也是另一種意義的人物肖像題材,是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為未來的“人”造像。而畫家馮少協的大量創作都能踏準時代節奏和脈動,抓住并回應大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這與他時刻保持沉靜專注,深度思考探索,持續執著的藝術創作狀態分不開。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