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來源: 藝術中國 |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 雪泥鴻爪 》 藝術家:羅爾純 & 戴士和 主辦單位:北京798藝冠空間 開幕時間:2025年4月19日下午3:30 展覽時間:2025年4月19日— 5月11日 展覽地點:北京朝陽區酒仙橋北路2號798藝術區797路 前 言 能為羅爾純、戴士和二位先生的展覽作序,著實不敢當。但又因為與二位先生都有著一種同道的“惺惺相知”的情誼,也確實想從心里說幾句,表達一下對二位先生的敬意。 畫廊策劃二位先生的聯展,確實是用心良苦。因為二位先生不僅在畫風,甚至在藝途際遇方面竟也有共同之處。兩位先生雖然最后都在央美任教,但最初卻都曾與“北京藝術學院”有緣。這是一個位于中國北方最早的油畫“新派”的聚集地,所以使得二位先生有意無意地沾染了與“新派”的緣分。 羅爾純先生曾考入蘇州美專,深得顏文樑先生繪畫色彩理論之精髓,他勤于思考,善辨良莠,對當時備受推崇的單一蘇派寫實模式并不熱衷。1959年他在北京藝術學院擔任了五年的講師,期間視野得以拓寬,并接受了新派藝術的熏陶,尤其是和吳冠中一起授課時,吳先生獨尊形式之理念給了他很大啟發。 水鄉 羅爾純 75.5x90cm 布面油畫 1991 年 戴士和先生于1970年代也進入這個學院學習(此時已改名為北京師院),畢業后留校任教。盡管這段經歷只有短短三、四年的時間,但對于戴士和來說卻意義非凡。在這里,衛天霖等大師的藝術思想和藝術氣場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的藝術發展方向。 戴士和2007年80x60cm 《太湖 東山碼頭》 這個學校里弘揚“中西融合”以及“個性表達”強調形式的繪畫理想和宗旨都給予了兩位先生很大影響。他們都真誠地追尋前輩們的文化理想,力圖把西方的繪畫融入自己的血液,生成一種具有東方表現力的中國油畫。他們的這一段宿命般的經歷其實是冥冥之中為他們藝術思想的發展,隱隱地埋下了從當時的“主流”“正統”的宣傳功能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回歸藝術本體的思想種子,這成為他們藝術思想之根本,經多年磨礪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并為中國油畫的發展留下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文脈。當然,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處于畫壇“大一統”體系里,也使得他們有不短的一段藝途并不順暢,甚至成為體制內“邊緣”的“隱士”。而他們卻依然“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在那“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畫壇中堅持己見并隨時代的轉變掙脫而出。二位先生在中國油畫領域如今已經是成就斐然,他們崇尚“東方表現”,尤其是戴士和先生在新世紀初成為“寫意油畫”的領軍人物,中國大地上興起了“寫生、寫意”的大潮。可以說,早年接受的那種崇尚神韻、大氣簡約的審美價值觀都發揮了作用。 羅爾純-《樹》50x60cm 布面油畫 1988年 羅爾純 畫具60x73cm 布面油畫 2000 年 羅爾純、戴士和二位先生在中國油畫畫壇上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巍然矗立,他們的經驗、知識結構的形成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反思,學習他們在“厚積”階段的知識積累,對于我們有許多的啟示。比如羅先生沒有沿襲最早一絲不茍的寫實技巧,卻在一次為賓館作畫時悟道“平面化”之妙處,正是這樣的悟道,才使得他在畫面上大膽地運用平涂色彩的方式,充分發揮色彩的最大力量,使色彩濃郁飽滿、對比強烈,把色彩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而戴先生也從“旁道”的壁畫入手,吸收敦煌藝術的精粹以及西方壁畫的“黑白構成”等。所以他在構圖上打破焦點透視,絕不按部就班,畫面力圖標新立異。值得探究的是他雖也曾在俄留學,但不是學了當時流行的蘇派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繪畫,而是學的“蘇派”里面的“奇葩”莫伊森科,莫伊森科充滿畫面的黑色給了戴先生在處理畫面上很多啟迪。所以,正是由于兩位先生對于前輩有選擇的學習和積累,他們的“薄發”才可以成功。 戴士和《老玉米》布面油畫 90x100cm 2015年 戴士和《衡水秋色》布面油畫 60x80cm 2016年 二位先生都愛畫速寫,羅先生一本厚厚的速寫集記載著他的勤勞和探索,他還常常畫水墨速寫,畫的人物、動物各具神態,體會前人用筆之功夫;而戴先生出門時常常隨時掏出本子速寫。正是他們的速寫功底,才練就了他們“抓形”之功夫,而只有注意了在速寫中對“形”的概括和捕捉,才可能在創作時,舍形取意,得意忘形。 羅爾純 水鄉 65.5x70cm 布面油畫 1991年 羅爾純 莫斯科的傍晚 57.5x67.5 cm 布面油彩 2012年 二位先生都有一顆愛心、童心,他們不僅畫人物追求神似,即便風景靜物,在他們的筆下都會充滿生機、靈性和趣味。就像本展覽中,可以看到戴先生畫的各種船只也是活潑可愛、各具情態,體現了他不僅有點石成金的繪畫天賦,更有化物成精的對“物”的生命賦予的能力和情趣,以及充滿神性的創造。我曾見過戴先生畫風景時的歸納、整合的功力,他在畫之前總是“靜觀默察”,把眼前的第一自然通過消化、歸納,先成為“心中的自然”,達到“物我化一”的境界后,再隨心所欲,為我所用,按照自己的節奏,如若布弈,線條、形態早已了然于胸,又如播種、耕作,培育出新的生命,當躍然布上后,意境、生機也油然而生,為觀者幻化出意外的驚喜。 戴士和《石窟云岡》布面油畫 90x160cm 2017年 戴士和《起風了》布面油畫 80x100cm,2013年 于是他們的作品總如一杯濃茶,讓人回味不盡。 感謝畫廊不斷推出對中國油畫畫壇起到重要影響的畫家及作品,對于像羅爾純、戴士和先生的藝術成就和對中國油畫的貢獻,確實應該更加深入且認真地研究。 本人才疏學淺,只是說出自己的了解和感受。當大家走進二位先生的作品,自然會得到享受。 祝展覽成功! 孫建平 2025-4-12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