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來源: 藝術中國 |
楊陳白雪是一位在諸多國際學術會議上呼吁和推廣鋼琴教學法的青年鋼琴演奏家。在她看來,絕大多數鋼琴愛好者適合成為享受音樂的人,他們需要更多時間和方法來欣賞經典作品中的音樂語言和形象,而不是成為一個反復練習參賽曲目的“彈琴機器”。 楊陳白雪曾有一篇《德彪西的東方之塔》的音樂賞析文章發表于《三聯愛樂》雜志,她在其中介紹了近代“印象主義”音樂鼻祖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代表作《塔》的朦朧與空靈之美。德彪西還有《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以及交響音畫《大?!贰兑庀蟆返却碜鳎湟魳凤L格以獨特的和聲、旋律和對音色的創新運用而著稱。 “德彪西的音樂不僅是聽覺的藝術,也試圖通過聲音來描繪視覺形象,與印象主義繪畫有著類似的追求?!睏铌惏籽┗仡櫿f,在復現和享受大師作品審美意境的過程中,人們更容易感受到音樂之美給生活和生命帶來的快樂。 作為一位大力推動經典音樂作品融入大眾生活的青年鋼琴演奏家,楊陳白雪的成長之路得益于其對于音樂本質和審美功能的清醒追求。楊陳白雪于2024年獲得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鋼琴表演與教學法博士學位,現任亞利桑那州立音樂教師協會董事,并先后被吸納為MTNA美國音樂教師協會和哈特福德音樂家協會的會員。此外,楊陳白雪還曾于2021年擔任亞洲鋼琴公開賽和柴可夫斯基藝術獎的評委。 自2013年起,楊陳白雪專注于鋼琴表演藝術活動,以及音樂教育、鋼琴教學與國際文化交流工作,她曾在美國、意大利、俄羅斯等地舉辦多場獨奏及室內樂音樂會。旅美期間,楊陳白雪亦曾應邀參與各大國際音樂節的合奏演出、學術活動以及音樂教學法的研討會,并在會議上發表關于鋼琴表演藝術與鋼琴教學法等方面的演講。 2024年以來,楊陳白雪已連續擔任兩屆ASMTA“榮譽音樂會”器樂大賽副主席,曾先后榮獲哈特福德音樂家協會授予的艾芙琳-波納爾-斯道爾斯獎、美國音樂教師協會頒發的2025瑪麗蘇-哈里斯獎(American Music Teacher Association),以及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榮譽指導教師獎等諸多獎項。 “復現”大師們的創作意境 “只有極少數人能成為鋼琴表演藝術家,他們是彈給大眾聽的。絕大多數人則需要在漫長的一生中找到一個重建情緒和表達情感的出口與載體。”回顧自己的學藝之路,楊陳白雪堅信:鋼琴表演藝術活動,應該鼓勵和引導更多聽眾成為享受音樂的人,而不是成為一個彈琴的“機器”。 楊陳白雪在南京師范大學音樂教育專業就讀期間逐步形成其對于音樂教育和鋼琴教學法的信念與追求。當時,楊陳白雪師從中國音樂家協會高校聯盟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理事,江蘇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副會長劉一心教授。 在劉一心指導下,楊陳白雪由淺入深、系統涉獵了巴洛克時期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喬治·弗里德里?!ず嗟聽?、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拉莫,古典主義時期的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以及浪漫主義時期、民族主義音樂時期和現代音樂時期各個流派作曲家們的代表作。 在哈特福德大學哈特音樂學院攻讀鋼琴表演專業碩士學位期間,美國著名鋼琴家、哈特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 David westfaII (大衛-威斯特福爾)博士注意到楊陳白雪對于鋼琴教育事業的熱愛,他曾引導和鼓勵楊陳白雪以自己的方式去“復現”大師們的創作意境。 有一回,大衛神情激動地把所有的學生都喊過來說:“楊陳白雪,你彈一下剛才那一首(曲子)給你的學長們聽一下!” “這首曲子正是德彪西的塔!”楊陳白雪動情地回憶說“那一天,我從音樂中感受到清晨陽光下的雨霧,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以及……夜晚的月光灑下來,微風撥動塔檐上的鈴鐺發出悅耳的節奏感。我在演奏中一點一點把腦海里的這些畫面補足?!?/p>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楊陳白雪選擇了鋼琴表演和教學法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先后發表了《鋼琴表演和教學法》《啟明式鋼琴初級教育模型》《托拜厄斯-馬塞:三種觸鍵類型 》等專業文章和鋼琴教學法研究成果,并完成了以《中國新生代鋼琴作品縮影——五首鋼琴新作品》為題的博士論文。 楊陳白雪在鋼琴表演和音樂教育領域的快速成長,得益于著名鋼琴家、貝森朵夫國際鋼琴大賽創始人 Baruch Meir (巴魯赫-梅爾)博士和美國音樂教育家、鋼琴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鋼琴系主任 Hannah creviston (漢娜-克里溫斯頓)教授的言傳身教。 “梅爾博士教會我更高效地彈琴,克里溫斯頓則給予我在鋼琴教材的開發、編寫及鋼琴教學法的研究領域的專業指導,還幫我爭取了一些鋼琴系助教、鋼琴學校專任教師等教學崗位。”回顧攻讀鋼琴表演和教學法專業博士學位期間的學習經歷,楊陳白雪感謝兩位導師給自己介紹的諸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機會。 在國際音樂交流活動中發聲 近年來,楊陳白雪舉辦了多場鋼琴獨奏音樂會,并參加了諸多國際合奏音樂會,目前被美國西谷交響樂團(West Valley Symphony)吸納為常駐鍵盤演奏員。在鋼琴表演藝術以及鋼琴教學領域的精進與探索,使楊陳白雪社會影響力得以持續提升。 據了解,自2020年以來,楊陳白雪博士參與和組織了教學展示音樂會共10場,包括以法國四手聯彈作品為主題的教學法音樂會,以及多場“楊陳白雪學生音樂會”,先后在米拉貝拉音樂廳、ASU管風琴音樂廳、米拉貝拉音樂廳、斯克茨戴爾美國知名音樂廳成功舉辦。自2017年以來,楊陳白雪曾在意大利、俄羅斯、美國等地的卡欽音樂廳(美國)、科爾藝術中心(美國)、阿奎特爾梅切薩大教堂(意大利)、ASU管風琴音樂廳(美國)、米拉貝拉音樂廳(美國)、辛伯里藝術中心、伯克曼音樂廳(美國)、舍爾梅特夫王宮音樂廳(俄羅斯)及托迪(意大利)等場館舉辦演出。 除了通過專業的音樂會展示其鋼琴表演藝術創新風格和審美追求,楊陳白雪還在一些重要的國際論壇和學術交流會議上呼吁和推廣因材施教的專業鋼琴教學法。 楊陳白雪亦很注重在音樂交流活動中分享其對東西方音樂個性與差異的獨特理解。 例如,在2023年,楊陳白雪關于《東西音樂藝術的碰撞》的論文在美國省級 ASMTA年度學術研討會2022—2023年度以“少數族裔的音樂作品”為主題的學術研究征集活動中入選。 楊陳白雪應邀參加了亞利桑那州音樂教師協會2023年度的學術研討會,在“東西音樂藝術的碰撞”講座中,她以張朝老師的“滇南山謠”為例,介紹了中國鋼琴作品及其藝術價值,并闡述了東西方音樂審美差異,受到美國聯邦教師協會董事會的好評和聽眾的歡迎。 “鋼琴表演不僅僅是技巧的呈現,更重要的是激發聽眾的熱情,讓他們在漫長的人生中找到一個宣泄的出口。”談到在未來的人生規劃時,楊陳白雪認為:國內更需要培養教學人才,而不是演奏人才。我希望有更多聽眾和學生能夠在音樂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而不是僅僅追求成為職業演奏家。(文/侯文)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