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來源: 藝術中國 |
開幕式現場 2025年5月14日,“踏月嘶風——老甲大寫意作品展”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同日舉辦主題為“筆墨的在場與超越:賈浩義創作中的現代性詮釋”學術研討會。展覽通過八十余件作品與文獻,全面呈現賈浩義(筆名老甲)六十余年藝術探索的豐碩成果,其以“馬”為精神符號的“非常大寫意”風格引發學界與公眾的廣泛關注。 開幕式現場 本次展覽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老甲藝術館主辦,北京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指導單位,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石墨教授出品;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策展,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林明杰擔任學術主持。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致辭 美術理論家皮道堅致辭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董事長朱自強向賈雨鳴頒發捐贈證書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創始人龔學平宣布展覽開幕 開幕式嘉賓合影 出席開幕式及研討會的嘉賓有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創始人龔學平;著名美術理論家皮道堅;藝術家、原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張雷平;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鄭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丘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雷子人;河北省美術研究所所長贠冬鳴;韓國衣戀集團代表策展人白明女;遵化老甲美術館館長馬鴻鳴;老甲藝術館館長賈雨鳴;原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立行;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丁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鮑鶯;劉海粟美術館館長郁鎮宇;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徐明松;上海松江區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黃為。以及校領導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董事長朱自強、校黨委書記吳嘉敏、常務副校長林敏、副校長李梅及各學院領導嘉賓與老師同學們。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共分兩層:一層以數字影像與工作室場景“意臨”還原創作現場,展現老甲從傳統寫實向大寫意轉型的實踐軌跡;二層通過“心之光”“天地游”“人世間”三大主題,串聯其彩色水墨、黑白意象及小品系列,呈現藝術家從個體心性抒發到宇宙生命觀照的創作脈絡。展覽中,《群馬圖》《牛影》等代表作以奔涌的動勢與極簡的墨韻,詮釋了“以神寫形”的美學主張。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賈浩義的藝術探索打破傳統文人畫的筆墨程式,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融入東方寫意精神,創造出兼具力量感與哲學意味的“非常大寫意”風格。其作品中,“動勢”成為核心語言——墨塊如風雷翻卷,線條似筋骨錚鳴,以《巴特爾》《呼倫貝爾的漢子》為代表的草原題材作品尤為凸顯這一特質。正如策展人吳洪亮所言,老甲的創作“以勢破形”,在形神平衡中重構了水墨的現代性表達。 學術研討會現場 此次研討會上來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二十余位專家學者圍繞“傳統筆墨的在場性”與“現代性超越”展開討論。著名美術史論家皮道堅提到20世紀以來中國傳統繪畫的現當代轉型,是中國繪畫也是中國思想史的大事,20世紀康有為主張借鑒西方寫實改造中國畫,是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巨變,吳昌碩、潘天壽、黃賓虹、齊白石等都是期間了不起的藝術家,老甲就是在轉型過程中的代表藝術家。老甲早期師承衛天霖、吳冠中等名家,在學院派寫實訓練中植入對形式語言的反思,最終通過大寫意實現“以我法寫我心”的藝術覺醒,其作品中的“馬”不僅是視覺符號,更是對時代精神的回應——掙脫程式束縛、呼喚剛健雄強的美學范式。構建了水墨的當代可能性?:從“以形寫神”到“以神馭形”的轉型,為傳統藝術在全球化語境下的創新提供了實踐范本。 展覽特別根據老甲的作品創作出一件立體裝置作品,展示出老甲作品的視覺張力 展覽期間恰逢“5?18國際博物館日”。2025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正是強調在快速變化社會中,面對文化身份的守護、創新和重構等新任務,民營博物館如何明確自身角色,積極應對各種機遇與挑戰,與時代同頻共振?!安┪镳^進校園”是近年來文化領域的重要舉措,旨在讓博物館的豐富資源走進校園,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教育體驗。此次展覽的舉辦,亦是老甲藝術館響應"博物館進校園"號召、推動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對話的生動實踐,展覽通過多元的展示形式與傳播手段,讓大寫意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在新時代激發新的靈感。 老甲的速寫手稿、思想文獻 同時作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校慶2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館對當代水墨領域的持續研究與品牌展覽。本次展覽不僅是對賈浩義藝術生涯的總結,更試圖通過“現場感”展示與學術闡釋,激活寫意精神在當代的再生能量。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9月10日,期間將舉辦多場公共教育活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