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來源: 藝術中國 |
2025威尼斯國際青少年美術大賽展覽海報 2025年5月10日,由意大利文化交流協會與特雷維索市政府主辦、中國盛鑫煜藝術機構聯合承辦的第四屆威尼斯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在特雷維索歷史文化地標特里維佐宮(Palazzo dei Trecento)開幕。這場國際藝術盛會以青少年創作為核心,搭建全球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橋梁,展現年輕一代的藝術才華與全球視野。 展覽在意大利13世紀建筑特累森托宮舉行 開幕式現場,特雷維索市教育部部長Gloria Sernagiotto、特雷維索學會主席Antonietta Pastore-Stocchi、特雷維索地區中小學校長代表Luana Scarfi、莫塔高等康復醫院藝術協會代表Barbara Turcolin,以及來自中國的盛鑫煜藝術機構代表楊顏瞳等嘉賓共同出席。現場展出的近600幅作品中,約300幅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青少年,其余作品由意大利多所中小學校學生創作。 特雷維索市教育部部長Gloria Sernagiotto在開幕式上致辭 在本屆展覽中,意大利孩子畫出了中國龍、漢字等中國元素,而中國小藝術家則用童真的視角描繪出披薩、羅馬競技場、比薩斜塔等意大利地標與風情。這種跨文化的藝術互動,不僅讓彼此了解更深一步,也呈現出孩子們對世界的純真理解與善意表達。開幕式當天,意大利各校教師、學生及當地居民紛紛前來參觀。很多觀眾在孩子們的畫前駐足良久,不少人表示:“這些畫不僅有童趣,還有對彼此文化的好奇和尊重。” “這些畫作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文化理解的橋梁?!碧乩拙S索學會主席Antonietta Pastore-Stocchi在致辭中感慨,“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年輕一代學會尊重差異,以創造力消弭偏見?!?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本屆大賽以“未來”為主題,吸引了全球十余個國家的青少年參與,展現了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對藝術與文化交流的獨特理解。特雷維索市教育部部長Gloria Sernagiotto在開幕式上表示:“我們非常高興主辦這一活動,學校每年都以極大熱情參與,足見其影響力與價值。希望大賽持續發展,激勵更多青少年展現才華?!彼龔娬{,藝術不僅是學科,更是孩子們表達思想的途徑,培養他們成為創意思想家與文化大使。展覽中,來自莫塔·迪·利文扎高等康復醫院的患病兒童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的畫作與其他青少年創作一同展出,傳遞出希望與團結。一幅由多位孩子協作的壁畫色彩斑斕,令人動容。醫院藝術協會代表Barbara Turcolin分享:“首次參與這一國際活動,我們為學生作品的展示感到驕傲。這不僅關注了疾病經歷,也為孩子們提供了表達自我的機會。希望這是未來合作的起點?!边@些作品彰顯了藝術的療愈力與包容性,為住院兒童帶來情感慰藉,也呼吁社會關愛特殊群體。
意大利文化與藝術協會秘書長詹多梅尼科·帕多萬在開幕式上致辭 盛鑫煜藝術機構代表、國際學生藝術平臺負責人王敏通過視頻致辭 威尼斯國際青少年美術大賽自2022年創辦以來,威尼斯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已成為全球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特雷維索學會主席Antonietta Pastore-Stocchi表示:“我們為作品的質量與學生探討的議題深度感到震撼。支持這樣的活動至關重要,因為它賦予新一代表達思想與創造力的空間。”大賽激發了青少年對藝術的熱愛,教會他們在創作中尊重多元文化,構建開放的世界觀。盛鑫煜藝術機構代表、國際學生藝術平臺負責人王敏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今年,來自20多個國家的青少年提交了風格多樣的高質量作品,展現了全球對青年藝術的關注。藝術是跨越國界的語言,能增進理解。國際比賽讓年輕藝術家獲得認可與專家反饋,對他們的成長意義重大?!彼龔娬{,大賽的影響力逐年擴大,見證了藝術如何聯結不同背景的年輕人。特雷維索地區中小學校長代表Luana Scarfi從教育角度補充:“這樣的比賽讓學生挖掘藝術潛力,接觸多元傳統,開闊視野。參與國際賽事還培養了他們的堅持與自信?!闭褂[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成為社區連接的紐帶。當地居民與學生家庭紛紛到場,孩子們畫作中流露的文化好奇與尊重引發共鳴。一位觀眾感嘆:“這些畫不僅有趣,還展現了對彼此文化的真誠理解?!?/p> 特雷維索市教育部部長Gloria Sernagiotto與多個國家的參展學生一起為開幕式剪裁 第四屆威尼斯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在意大利的展覽將持續到5月24日,展覽的作品給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記。無論是意大利古老地標,還是中國傳統符號,青少年用畫筆勾勒的世界以藝術為紐帶,編織起跨越國界的友誼。這場盛會不僅體現了年輕藝術家的才華,也凸顯了藝術在文化交流與社區療愈中的獨特力量。隨著本次展覽的舉辦,組織者和參與者已將目光投向未來。特雷維索市政府與各合作伙伴承諾繼續支持這一倡議,期待吸引更多全球青少年參與。(圖文由主辦方提供) 展覽現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