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來源: 藝術中國 |
5月22日,ART021 BEIJING當代藝術博覽會于北京798·751園區開幕,當代藝術家瑪麗娜·費德洛娃(Marina Fedorova)攜手藝術平臺Sputnik Partners,帶來了全新沉浸式展覽項目《蛹變》(Chrysalis)。展覽位于七九罐G01展位,將持續至5月25日。 當日舉行的尊貴藏家預覽日中,展覽現場人氣高漲,觀者如云。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藏家、策展人、藝術機構代表與媒體紛紛到場參觀與采訪。開幕首日不僅匯聚了藝術界的重量級嘉賓,也成為朋友重逢、思想碰撞的交流場。費德洛娃在展位上與觀眾親切交談,與老朋友暢敘藝術近況,也結識了許多新朋友,現場氛圍熱烈而友好。 瑪麗娜·費德洛娃(Marina Fedorova)與其作品 ART021現場 此次展出的《蛹變》以獨特的女性視角,描繪了一個關于未來的詩意想象。作品延續了費德洛娃自“宇宙之夢”(Cosmodreams)系列以來對人類與科技關系的持續探索,同時又回歸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深層聯結,提出了一個更柔性、更共情的未來愿景。展覽呈現了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表現形態,打破了傳統媒介的邊界。 在《蛹變》中,費德洛娃將平面繪畫、雕塑、立體光柵印刷、AR影像等多元媒介相互交織。觀眾不僅可以欣賞作品本身,還可以通過手機掃描畫面,激活AR場景,從而延續畫面中的故事。多媒體視覺敘事隨著觀眾的移動變化而變化,打破了觀看的單一性,也拓展了藝術作品的時間與空間維度,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體驗。展位現場,許多觀眾駐足欣賞、拍照互動,紛紛表示“像進入了一個柔軟的數字世界”,“作品和身體在一起呼吸”。 蛹變(Chrysalis) AR效果演示 圓桌藝術論壇:女性、自然與科技 展覽之外,費德洛娃與Sputnik Partners還出席了當天舉辦的圓桌藝術論壇。論壇以“女性藝術家:自然、科技與文化的交融”為主題,與策展人、媒體人,鳳凰藝術總編輯、副總裁、鳳凰中心館長肖戈女士,當代水墨藝術家彭薇女士,共同展開了一場橫跨文化背景的深度對話。 論壇現場思想交鋒、觀點精彩紛呈。肖戈提出,女性藝術家的敘事方式常常去中心化,更貼近個人經驗、情緒與身體感受,是一種跳躍而敏感的講述方式。在她看來,東西方藝術家對自然與人的關系有著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這種差異也體現在費德洛娃與彭薇的創作中。 彭薇從中國傳統水墨出發,以東方的時間觀念描繪與自然共生的關系。而費德洛娃則以新媒體藝術為語言,關注算法、AR、VR等技術如何模擬乃至重構自然規律,展開新的視覺敘事。兩位藝術家雖然出發點不同:一位著眼于傳統與回溯,一位指向科技與未來,但在“自然”這一母題下,都展現出女性獨有的溫度與力量。 費德洛娃強調,科技在她眼中不是與自然對立的冷峻力量,而是可以被溫柔馴化的感知媒介,一種重新建立聯系的橋梁。論壇結束后,兩位藝術家也共同走進《蛹變》的展覽現場,在作品前繼續交流對自然、技術與女性創作身份的理解與反思,展現出藝術實踐作為思想對話平臺的開放性與多元性。 左一:肖戈,左二:瑪麗娜·費德洛娃(Marina Fedorova),右一:彭薇,右二:包一峰(ART021聯合創始人) 展覽現場 隨著展覽的正式開放,《蛹變》也成為本屆ART021 BEIJING最值得關注的沉浸式展覽之一。無論是被光影包圍的現場體驗,還是作品背后所激發的關于科技、自然與女性意識的深層討論,都讓觀眾對藝術與科技在未來世界中的角色有了更具溫度的想象。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