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來源: 藝術中國 |
《研究性軌跡——徐晨陽個展》海報 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2025于5月22日至25日于全國農業展覽館的11號館舉辦,其中5月22日至23日為貴賓預覽日,5月24日至25日為公眾參觀日。 藝術家徐晨陽個人藝術項目亮相藍岸畫廊。同時徐晨陽個人展覽《研究性軌跡——徐晨陽個展》同期在深圳藍岸畫廊展出。 作品E2025025 亞麻布丙烯 100×100㎝ 2025年 藝術家個展作為最具研究深度與學術密度的展覽形式,集中體現了畫廊對藝術價值的深耕與對藝術家發展的支持。它不僅是理解創作者思想軌跡與視覺語言的關鍵入口,也在展陳空間中建立起與觀眾對話的獨立場域。本屆北京當代藝博會中,藝術家徐晨陽個人項目亮相藍岸畫廊展位,構成以具備完整敘事結構與學術深度的“展中展”,展示藝術家多元維度的創作系統。 從《研究性軌跡——徐晨陽個展》,到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藝術家個人項目,作為徐晨陽藝術進程的重要呈現,兩個平行展覽系統性的展示了藝術家歷經多次蛻變之后的創作實踐:畫布中顏色交疊、顏料交錯的軌跡,不息不止、不眠不休地運動著,如同藝術家在理性研究與感性豐沛之間,敏銳地發現與創造,引領我們早已麻木的神經,重新沸騰,開啟對視覺與心理感受的再度認知,那就是——回歸思想的深處,于情感的真實之地著陸。 作品B2024007 亞麻布丙烯 162×162㎝ 2024 極少與極多 文/彭鋒 徐晨陽長年在具象繪畫領域耕耘,將寫實技術、超現實想象和內在心理探索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他獨特的繪畫語言。在日本留學和工作期間,晨陽就意識到獨特繪畫語言的重要性,并且幸運地確立了自己的繪畫語言。盡管后來有些變化,但語言的底色始終未變,這讓晨陽的具象繪畫與各種樣式的寫實油畫拉開了距離。距離讓晨陽脫穎而出,也讓他格外孤獨,但他沒有憤世嫉俗,而是異常沉穩地安于孤獨,直到近來的爆發。 晨陽不僅舍棄了自己錘煉了數十年的繪畫語言,而且告別了經營了一輩子的具象繪畫。晨陽進入抽象領域,而且沒有繞道意象和表現,直接創作純抽象作品。這種巨大的變化來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讓人有些驚愕,不過這正是長年安于孤獨的必然結果。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晨陽選擇了爆發,這正是一位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藝術家的必然選擇。 作品C2023003 亞麻布丙烯 120×120㎝ 2023 與具象繪畫重視語言探索一樣,進入抽象領域晨陽首先亮出的是他的獨特語言。眾所周知,抽象從20世紀初登上歷史舞臺以來,在總體上呈現為兩種形態的博弈。不管人們給它們如何命名,無論是冷抽象與熱抽象、幾何抽象與抒情抽象還是極少主義與極多主義,兩種形態的抽象總是如影隨形,在對照和競爭中相互界定。晨陽沒有延續這種對照,而是力圖將它們融合起來。晨陽的抽象既可以歸入冷抽象、幾何抽象、極少主義,又具有熱抽象、抒情抽象、極多主義的特征。 晨陽作品中具有的極少和極多的特征,尤其耐人尋味。眾所周知,極少主義是西方抽象的重要樣式。中國批評家發現,中國抽象追求的是極多主義。我曾經將它們的根源都追溯到禪宗的空,只不過極少表現的是空間上的空,極多表現的是時間上的空。在晨陽的作品中,極少與極多達成了和解,空間與時間形成了交織,就像真實的宇宙和真實的人生。 宇宙源于爆炸,生命源于裂變。晨陽的作品從一個原點開始,縱橫馳騁,自然伸張。我特別喜歡這些線條的伸張和律動,更喜歡它們的相遇所形成的交叉點。如果說宇宙萬物如同無數的小點,它們不是封閉的單子或者孤島,而是血脈相連、氣息相通的存在,是宇宙之網中的結點。 藝術家簡介 徐晨陽 徐晨陽,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專職畫家,一級美術師,美術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2年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畢業,獲劉海粟獎學金。1994年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赴日留學,先后在上越教育大學、筑波大學、東京藝術大學等日本三所國立大學學習及從事研究,獲藝術學碩士和教育學碩士學位。2006年回國定居于北京。2009年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油畫創作與理論專業博士學位。留院工作至今。自1990年起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大展并獲獎。2004年,獲日本第三十三屆繪畫的現在─精銳選拔展金獎。2017年,獲北歐第六屆J.C.雅格布森肖像展二等獎,先后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三十一次。 作品G2024003 亞麻布丙烯 230×230㎝ 2024年 創作理念: 作品產生,源于對于人類文明史的思考,那樣一種無限深遠和廣闊,無數的反復、糾葛、沖突和融合。這些色塊和交織的線,表現了文明進程中的黑暗與光明、痛苦和歡樂、沉淪與激情、困頓與突破、希望與絕望、毀滅與重生。同樣,這也是每個個體生命歷程展現。 畫廊:藍岸畫廊 展位號: B18 個人藝術項目:徐晨陽 展覽日程 貴賓預覽 2025/5/22(周四)13:00 - 19:00 2025/5/23(周五)11:00 - 18:00 公眾日 2025/5/24 - 5/25(周六-周日)11:00 - 18:00 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11號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