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來源: 藝術中國 |
光與聲交織,時空在此折疊。5月30日晚19:00,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迎來《三棱鏡狂想曲——2025歌劇學院結業音樂會暨五周年教學成果展》。國際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孫秀葦擔任藝術總監,著名鋼琴家、世界頂尖歌劇藝術指導羅曼·克魯莫夫擔任藝術指導、劉名陽擔任導演,攜手學院師生共同呈現一場融合法國現代主義、中國現實主義與美國爵士精神的歌劇盛宴。 棱鏡之面:光年交織的敘事光譜 普朗克《蒂蕾西亞的瑪梅爾斯》以黑色幽默叩問性別與自由,在棱鏡第一面折射出冷冽鋒芒。導演劉名陽為本場音樂會開篇的普朗克作品定下“解構荒誕,釋放自由”的基調。他著力于剝離傳統歌劇敘事的線性外殼,通過象征性的肢體語匯、簡潔而富有張力的空間調度,以及燈光與投影的切割運用,將這部充滿黑色幽默的超現實主義歌劇打造成一面映射人性與身份困境的冰冷棱鏡,引導觀眾在怪誕與冷峻中思考性別與自由的本質命題。在藝術指導羅曼·克魯莫夫(Roumen Kroumov)對普朗克現代節奏與和聲色彩的精準把握基礎上,趙一鳴(飾導演)以《觀眾們,屏息以待》拉開序幕,其冷峻的舞臺掌控力,精準體現了導演的構思意圖;《不,他是我的丈夫》中,陳藝田以極具爆發力的花腔與叛逆的肢體語言,塑造了一個掙脫世俗枷鎖的先鋒女性形象,藝術總監孫秀葦更欣慰于她對角色超乎預期的掌控;周子泰與王凌峰在《和你在一起,拉庫夫》中以詼諧對唱演繹市井小民的荒誕糾葛,而終曲《啊,親愛的自由》則由陳藝田、易浩揚與合唱共同演繹一場超現實主義的狂歡。 郭文景《駱駝祥子》扎根老北京胡同的悲歡離合,在棱鏡第二面聚焦胡同深處的熾熱煙火。導演劉名陽通過精心設計的群像調度、具有強烈地域符號的肢體語言,以及光影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投射,劉名陽力求在舞臺上再現一幅充滿生命韌性與悲劇宿命感的市井風俗畫。他特別強調演員表演的“泥土感”與真實情感的迸發,讓角色的掙扎與尊嚴在方寸舞臺間流動起來。藝術指導董一丹則專注于挖掘郭文景音樂中濃郁的民族韻味與現代戲劇張力,為學生駕馭這部中國現實主義力作提供堅實的音樂骨架。陳藝田(飾小福子)在《這是人的世界》中以哀婉詠嘆控訴命運枷鎖,再現時代洪流下的個體沉浮。金凡雅與多莉雅(分飾虎妞)以聲線張力詮釋角色的潑辣與脆弱。值得一提的是,極具穿透力的戲劇女高音金凡雅以聲音的極致控制力,成為整場演出最耀眼的棱光之一。在《虎妞之死》中,她從撕裂般的強音到游絲般的弱音,用音色的明暗對比精準刻畫角色瀕死前的掙扎與回光返照。作曲家筆下艱深的樂句,在她手中化為血肉,將角色的悲劇命運推向極致。為了幫助演員更好地詮釋角色,虎妞原唱孫秀葦總監傾囊相授,從指尖顫動到眼神流轉,逐字逐句雕琢刻畫,將虎妞的潑辣、脆弱與不甘展現得淋漓盡致。許皓軒(飾祥子)的表演同樣令人動容,其師從原版祥子飾演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韓蓬,他以克制的肢體語言與渾厚聲線,將人力車夫的掙扎與尊嚴刻畫入微。這對“師徒傳承”的舞臺對手,在嗩吶演奏張家瑞高亢凄厲的即興穿插中更顯張力,傳統民樂與歌劇唱腔交織,將市井婚姻的無奈與宿命感推向高潮。 格什溫《波吉與貝絲》迸發爵士與歌劇的激情共振,在棱鏡第三面潑灑底層社會的斑斕爵士。導演劉名陽將美國底層社會的生命力與爵士樂的即興精神融入舞臺動態,通過充滿律動感的群舞編排、富有街頭智慧的肢體表達,以及燈光色彩的大膽切換,營造出卡特萊特街區的喧囂、熱情與底層掙扎。劉名陽尤其注重角色間的情感張力與爵士樂節奏在表演中的自然流淌,讓歌唱與舞蹈、戲劇動作渾然一體,展現一種原始而澎湃的生命力。藝術指導羅曼·克魯莫夫(Roumen Kroumov)在此部分大放異彩,以其對格什溫音樂語言的深刻理解,指導學生精準捕捉藍調韻味與歌劇詠嘆的激情共振。多莉雅(飾克拉拉)以《夏日時光》的搖籃曲吟唱,將母性溫情與爵士即興完美融合;鄭心燁(飾瑟琳娜)在《我的愛人已離去》中以撕裂式高音直擊人心;劉靖濤與周業超(分飾波吉)以截然不同的聲線詮釋角色的復雜內核,李欣怡與李子懿(分飾貝絲)則以爵士詠嘆碰撞出雙重火花,一首波吉與貝絲的二重唱《貝絲,你現在是我的女人了》如同棱鏡色散的光束,將愛情的熱烈與脆弱凝為永恒瞬間;龔琦翔(飾Sporting Life)則以《未必如此》的戲謔搖擺,將黑色幽默與批判鋒芒融為一體。 棱鏡之核:五載淬煉的藝術共生 藝術總監孫秀葦和藝術指導羅曼·克魯莫夫 五年來,歌劇學院以“經典為根、創新為翼”的理念,在孫秀葦、羅曼·克魯莫夫(Roumen Kroumov)等導師團隊的協同指導下,構建起融合“聲樂技巧+戲劇表達+文化理解”的培養體系。學院更邀請多位國際聲樂大師與戲劇專家,通過大師課與聯合排演,為學生注入跨文化視野與前沿藝術思維。 從普朗克跳躍的現代節奏到格什溫的爵士即興,藝術指導羅曼·克魯莫夫(Roumen Kroumov)以音樂本體的深度解析,助力學生駕馭多元風格;導演劉名陽通過動態調度與群戲設計,賦予《駱駝祥子》市井場景以流動的生命力;而藝術總監孫秀葦始終強調“角色即靈魂”,她帶領學生深入挖掘人物內核,從虎妞的市井潑辣到貝絲的復雜人性,幫助學生打破聲樂與表演的邊界。 在國際導師團隊的協同打磨下,學生們以“三棱鏡”般的多面能力驚艷舞臺:陳藝田從叛逆的蒂蕾西亞到悲情的小福子,以聲線無縫切換展現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周子泰在油滑的拉庫夫與市井車夫間自由游走,其靈動神情與肢體喜劇凸顯學院對角色塑造的全面錘煉;多莉雅則以虎妞的雙面演繹與克拉拉的爵士吟唱,印證了表演收放自如的教學成果。 棱鏡之光:時空交響的無盡可能 五年星光凝于此刻,“三棱鏡”同樣折射出歌劇學院教學成果的多元維度。從普朗克的現代哲思到郭文景的民族根性,再到格什溫的自由吶喊,學生們以青春之聲架起跨越時空的文化橋梁。 導演劉名陽 “歌劇是棱鏡,時代的光穿過它,便有了色彩與溫度?!彼囆g總監孫秀葦感慨道:“這場音樂會不僅是技藝的展示,更是藝術精神的傳承。五年來,我們堅持‘以經典淬煉初心,以創新擁抱未來’,讓學生在與大師對話中成長為有思想的歌者。”如今,許皓軒、趙一鳴、李欣怡等歌劇學院畢業生已在各大演出中嶄露頭角,而陳藝田、易浩揚、周子泰、多莉雅、龔琦翔、李子懿、鄭心燁等新星蓄勢待發,為世界歌劇舞臺注入跨越代際的新活力。 光影交織,聲浪翻涌。5月30日的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透過這方棱鏡,窺見光年之外的歌劇宇宙,共同見證五年星光璀璨、折射無限可能的歌劇狂想!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