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來源: 藝術中國 |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安東尼·康諾利和副主席安東尼·威廉姆斯一行在浦東美術館參觀陳逸飛畫展 2025年5月23日至5月31日,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安東尼·康諾利和副主席安東尼·威廉姆斯應盛鑫煜藝術之邀,對中國北京和上海進行了為期九天的訪問,這不僅是該協會自1891年成立以來134年間首次正式訪華,也見證著中英民間藝術交流的進一步發展。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旅程跨越中國最具文化活力的兩大城市,通過一系列展覽、學術研討、講座和工作室訪問,為兩國藝術家搭建了溝通的橋梁,促進了肖像畫藝術領域的深度合作與互鑒。作為全球最古老、最具影響力的肖像畫藝術機構之一,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此次中國之行不僅填補了其與中國藝術界合作的空白,更以實際行動推動了中英兩國在文化領域的雙向交流,展現了藝術在連接不同文明中的獨特力量。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官方網站以“The RP goes East?”為題專門報道了本次訪問 本次訪問的意義可以追溯到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自身的悠久歷史與深厚底蘊。該協會成立于19世紀末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正值肖像畫藝術從宮廷貴族的專屬逐漸走向更廣泛的社會階層。協會自創立之初便致力于推動肖像畫的發展,強調其作為記錄人類形象與情感的媒介價值。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沉淀,它匯聚了眾多杰出藝術家,成為全球肖像畫領域的標桿。盛鑫煜藝術自2002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藝術領域的國際交流,通過國際藝術雙年展、藝博會和藝術競賽的引進等,系統性推動中國藝術家進入全球藝術體系。此次訪華,是2024年盛鑫煜藝術團隊應邀出席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年度展的回應,也是中英兩國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延續與拓展??抵Z利和威廉姆斯對東方藝術的好奇與尊重,來到中國,與當地藝術家共同探討肖像畫的傳統與未來。這種跨越文化與地域的對話,不僅為協會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中英兩國在藝術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當代坦培拉國際邀請展暨論壇在順義機場保稅區開幕 北京站:國際藝術交流的起點 訪問從北京開始,這里作為中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為兩國藝術家的首次會面提供了理想的舞臺。5月25日,由李可染畫院藝術研修中心與西方繪畫研究室、盛鑫煜藝術以及首文科文創置業聯合主辦的“2025當代坦培拉國際邀請展暨論壇”在北京保稅藝術區拉開帷幕。這場展覽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四十余位坦培拉藝術家,既有美國的安德魯·懷斯、俄羅斯的扎博羅夫、意大利的阿尼戈尼等國際大師,也有中國的曹吉岡、朝戈、劉孔喜、李曉剛等杰出代表。坦培拉作為一種起源于中世紀歐洲的繪畫技法,以蛋黃或膠質顏料為媒介,憑借細膩的質感和持久的色彩效果而聞名。在當代藝術中,這一技法因其技術難度和表現力而備受關注。此次展覽不僅展出了這些藝術家的代表作,還通過論壇的形式,讓與會者深入討論坦培拉在現代藝術中的應用與創新。 2025年當代坦培拉國際邀請展暨論壇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當天,北京保稅藝術區人頭攢動,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靳尚誼、中國油畫學會名譽理事潘世勛、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原館長張子康等400余位藝術界人士共同出席。靳尚誼在開幕式上表示,坦培拉是在改革開放后傳進來的西畫技法,短短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過今天這樣一個展覽,能夠讓中國美術界看到新的東西,也展現了中國藝術家多元化的面貌。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靳尚誼先生在開幕式上發言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安東尼·康諾利在開幕式上致辭 國際著名策展人、盛鑫煜藝術創始人張鴻賓在開幕式上發言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安東尼·康諾利和副主席安東尼·威廉姆斯以及盛鑫煜藝術創始人張鴻賓、聯合創始人、《收藏》雜志副總編季英倫也應邀出席了開幕式,康諾利、張鴻賓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抵Z利高度評價了中國藝術家在傳統技法與現代語境融合中的創新探索,認為此次展覽為全球坦培拉實踐提供了跨文化對話的典范。 康諾利指出,中英藝術合作應超越地域界限,通過技法互鑒與觀念碰撞,推動寫實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重生。張鴻賓在發言中表示,本次展覽匯聚意大利、美國、英國、白俄羅斯及中國藝術家的優秀坦培拉作品,展現多元化風貌;中國藝術家在坦培拉領域人才輩出,展覽呈現了中國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杰作,體現坦培拉在中國的傳承與創新;參展藝術家阿尼戈尼和威廉姆斯曾為英國女王繪制肖像,體現了本次展覽的國際性和學術高度,意義非凡;他強調,本次盛鑫煜作為組織方,特別邀請曾參加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展覽以及獲獎的中國藝術家參展,進一步促進中英藝術交流??抵Z利和威廉姆斯攜各自的坦培拉作品參展,他們的作品以精準的筆觸和深刻的心理刻畫贏得了觀眾的贊嘆。 論壇上,康諾利作為嘉賓發言,他回顧了英國肖像畫從服務君主制到反映普通人生活的演變,特別提到19世紀末“人民肖像收藏”理念的興起,這一理念打破了肖像畫的階級限制,使其成為更具包容性的人文表達。他認為,這種轉變與坦培拉技法的精髓不謀而合,因為后者同樣追求細節的真實與情感的深度。 中國藝術家李曉剛則從本土視角出發,分享了坦培拉技法如何在中國生根發芽。他指出,中國藝術家在學習西方技法的同時,融入了東方美學的意蘊,創造出兼具傳統與現代特色的作品。這種觀點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中英藝術家在技術與理念上的交流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靳尚誼先生與安東尼·威廉姆斯在開幕式上交談 2025坦培拉國際邀請展暨論壇現場 在北京的幾天里,康諾利和威廉姆斯還走訪了油畫家曾傳興工作室和坦培拉藝術家李曉剛工作室,與中國藝術家就創作的主題、繪畫材料以及所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 上海站:多元文化交融的深化 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協會主席團訪滬——中英藝術雅集與學術交流座談現場 5月26日,訪問團來到上海,這座兼具歷史底蘊與現代氣息的城市為中英藝術交流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舞臺。首場活動是“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協會主席團訪滬——中英藝術雅集與學術交流座談”,5月28日中英藝術家圍繞肖像畫的當代實踐展開深入探討。中國文聯副主席許江在發言中提到,藝術應保持手工創造的獨特性和人文關懷,尤其在數字時代,藝術家更需關注作品的真實性與情感深度??抵Z利則分享了英國肖像畫從象征性功能向私密化表達的轉變,認為肖像畫在現代社會中承載了更多的倫理意義。中國藝術家龐茂琨提出通過合作描繪城市記憶,探索藝術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這些觀點展示了兩國藝術理念的交融與互補,為后續的合作項目提供了靈感。國際策展人張鴻賓則提出“中國力量”的國際呈現,建議建立常態化聯合展覽平臺。這些對話不僅展現了中英藝術理念的互補性,也為未來合作提供了方向。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會長許江在座談會發言 英國皇家肖像畫家協會副主席安東尼·威廉姆斯 5月29日,“奔流:從上海出發——全球城市人文對話”第二季之“上?!惗毓哺氨剂魉囆g之約”活動正式啟動。多位中國藝術家共同創作的油畫作品樣稿在此揭幕,這一項目以上海的“一江一河”和倫敦的泰晤士河為靈感,描繪了兩地市民生活的多樣性,旨在通過藝術展現城市精神與時代風貌。這幅作品預計將于2025年12月完成,并在《奔流》上海場展出。上海藝術家劉雙表示,這一項目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嘗試,更是中英兩國“雙向奔赴”的象征。她認為,藝術作為文化交流的媒介,能夠跨越語言與地域的界限,拉近兩國人民的心靈距離。 昂達杰獎——中英藝術家對談現場 啟動儀式之后,,“上海-倫敦共赴藝術之約—昂達杰獎——中英藝術家對談”在外灘源1號舉行。中國藝術家劉雙因2020年憑借《施泰德美術館的婦人》榮獲昂達杰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藝術家。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康諾利、副主席威廉姆斯以及盛鑫煜藝術創始人張鴻賓,參加了對談。劉雙在對談中分享了創作心得,認為肖像畫是文化記憶的載體,藝術家應通過作品傳遞真實的情感與文化自信。威廉姆斯高度評價中國藝術家在國際舞臺的表現,鼓勵他們將本土文化融入現代表達。他表示,中國藝術家的崛起為全球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張鴻賓回顧了中國藝術家近十余年來在國際賽事中的表現,指出其在國際藝術競賽中屢獲殊榮的原因。他強調,中國藝術需通過“國際化視野”與“本土文化深度結合”,以增強國際競爭力。 昂達杰獎——中英藝術家對談現場 張鴻賓在昂達杰獎——中英藝術家對談現場發言 同一天,“全球藝術格局重構與中國當代具象藝術崛起——中國藝術家國際藝術競賽獲獎年鑒”項目啟動儀式舉行。這本由意大利格拉菲凱·安蒂加出版社出版的年鑒,記錄了中國藝術家近十年在國際賽事中的成就。盛鑫煜藝術聯合創始人季英倫在儀式上詳細介紹了年鑒項目并回顧了機構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他指出,自2000年起,全球具象藝術市場顯著回暖,美國、英國、西班牙等國舉辦的具象藝術展覽與競賽為中國藝術家提供了國際化舞臺。盛鑫煜藝術通過每年推薦千余名藝術家參賽與推介中國專家加入國際評審體系等舉措,顯著提升了中國藝術家在全球藝術生態中的話語權。季英倫還展示了年鑒的編撰體例與樣書,強調其從全球藝術格局重構的視角,分析了中國藝術家在歐美數十個權威賽事中的優異表現。張鴻賓表示,這本書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中國具象藝術在當代國際藝術領域崛起的宣言,展現了中國藝術家在全球對話中的自信與力量。 盛鑫煜藝術聯合創始人、《收藏》雜志副總編在年鑒啟動儀式上展示樣書 在上海期間,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團還訪問了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主席安東尼·康諾利、盛鑫煜藝術創始人張鴻賓及上海青年寫實油畫沙龍會長劉雙分別做了精彩的學術講座,圍繞肖像藝術的歷史脈絡、國際藝術競賽機制及當代藝術實踐進行了深度探討。安東尼·康諾利以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1891年成立)的歷史演進為切入點,系統闡釋了肖像畫作為“文明互鑒橋梁”的雙重屬性。他指出,協會自19世紀末確立的“人民肖像收藏”理念,已從傳統君主肖像的等級敘事轉向現代個體敘事,其年度展覽通過“親友間的親密寫照”重構了肖像藝術的倫理維度。這一轉變與當代藝術史學家許江提出的“古典審美與現代視覺融合”命題形成呼應,強調肖像畫需在技術革新中保持人文精神的深度。張鴻賓以盛鑫煜藝術,二十多年來的中國藝術家國際推廣經驗為藍本,剖析了中國藝術家在國際藝術賽事中的突破路徑。他強調,中國具象寫實藝術需通過“雙向文化對話”實現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建構”的范式轉變,尤其在“提香國際繪畫大賽”等平臺中,中國藝術家正通過“傳統技法+現代敘事”的融合策略,重塑全球藝術話語體系;劉雙以自身創作歷程為案例,分享了其作品《施泰德美術館的婦人》在國際舞臺的傳播邏輯。其獲獎經驗表明,中國藝術家需在“文化自信”與“國際視野”間找到平衡點。
安東尼·康諾利在上海師大美術學院講座 安東尼·威廉姆斯與師大學生交流 在中華藝術宮參展黃阿忠畫展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團還在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名譽會長趙抗衛東陪同下參觀了浦東美術館的“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在上海青年水彩藝術家張利華陪同下參觀了中華藝術宮的“黃阿忠:一涂一抹總關情”,深入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多元化面貌和藝術成就。陳逸飛以中西融合的風格、黃阿忠以詩畫結合的探索給英國藝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抵Z利表示,陳逸飛的作品展現了東方意境哲思與西方視覺語言的完美結合,為全球藝術對話提供了范式。此外,他們走訪了劉雙和李前的工作室。劉雙展示了其獲獎作品的創作過程,強調藝術需在傳統與現代間找到平衡。李前作為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金獎獲得者,向英國客人展示了其作品,威廉姆斯對此表示贊賞,認為中英藝術家在追求人物精神的真實呈現方面有著相似的追求。 此次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團訪華對中英藝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全球最古老的肖像畫機構之一,協會首次踏足中國,不僅為兩國藝術家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也讓英國同行深刻感受到中國藝術的活力與潛力。盛鑫煜藝術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其二十余年的國際化推廣經驗通過雙年展、藝術競賽和數字傳播,推動了中國藝術家走向世界。這次訪問驗證了“藝術無國界”的理念,為全球藝術生態的多元共生提供了中國方案。展望未來,中英藝術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隨著更多機制化平臺的建立,兩國藝術家將在創作、展覽和學術研究中實現更廣泛的協作。康諾利在訪問結束時表示:“此次中國之行讓我感受到中英藝術交流的巨大潛力,我們期待未來能與盛鑫煜藝術機構有更多合作項目,共同推動藝術的創新與發展。”這次訪問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實踐,更是為中英藝術交流的未來開啟了無限可能。(圖文由主辦方提供)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