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來源: 藝術中國 |
活動現場 近日,“華裳共韻·錦繡同心”第二屆海峽兩岸百工百匠創新交流大會在山東濟南啟幕。來自海峽兩岸的傳統服飾專家、時尚藝術設計師及青年學生代表齊聚泉城,以中華傳統服飾為橋、百工技藝為媒,共話文化傳承與創新,攜手演繹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時尚與文化盛宴。 傳統與時尚交融 T臺共展中華美學 活動開幕式上,服飾秀分別以山東魯繡與臺灣大溪普濟堂文化為靈感,展現了兩岸工藝傳承與美學創新的深度融合。T臺上,兩岸青年設計師以服飾為語言,傳遞對時尚的理解與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一襲襲華服衣袂翩躚,既有漢服的典雅莊重,又不乏先鋒設計的個性表達,通過展演共同感受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深厚底蘊。 同袍同源 漢服聯結兩岸情 漢服成為本次活動的情感紐帶。在曲阜孔廟萬仞宮墻前,臺灣師生身著漢服,依古禮舉行拜師儀式,以儒家文化為媒,溯源中華文明根脈。參與活動的臺灣大學生感慨:“穿上漢服的那一刻,我們不僅是同胞,更是‘同袍’,這種文化認同感無比珍貴?!?/p> 在曹縣的洛如嫣漢服展廳,無論是漢服規模,還是漢服品類數量都是山東之最,4000平方米的展廳,陳列著4000余款漢服,中華大地的傳統文化、傳統色彩、傳統紋樣生動地躍然衣上,每一件都值得細細品味。臺灣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副院長林青玫表示:“兩岸百工技藝各具特色,但核心精神一脈相承?!?/p> 活動海報 本屆活動由山東省總工會、山東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指導,山東武極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山東省輕工紡織煙草工會、山東工會對外交流與工運研究中心承辦。活動以漢服文化為切入點,推動兩岸青年在非遺傳承中增強文化自信。主辦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平臺,鼓勵更多年輕人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與創新者。(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