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
中州魏·老金陵——魏紫熙作品回顧展
|展覽時間|
2025年3月28日至4月13日
|展覽地點|
江蘇省美術館新館一、二號展廳
|指導單位|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主辦單位|
江蘇省國畫院
江蘇省美術館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
|開幕時間|
2025年3月28日上午10:00
|開幕地點|
江蘇省美術館新館一樓大廳
|分享會名稱|
中州魏·老金陵——魏紫熙作品回顧展交流分享會
|分享會時間|
2025年3月28日下午14:00
|分享會地點|
江蘇省美術館新館二樓會議室
魏紫熙(1915—2002)河南遂平人,原名顯文,1956年任江蘇省國畫院籌備組成員。1960年他參加由傅抱石、亞明率領的江蘇省國畫院“兩萬三千里寫生”和“山河新貌”畫展,在寫生中主動求變,將傳統筆墨與新事物結合,代表作品有《天塹通途》、《黃洋界》、《太行奇峰》等,是“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之一。
前言
壹
魏紫熙幼時就喜愛繪畫,以書本為師,臨摹芥子園。初中畢業后考入河南藝術師范學校,在老師指導下,堅持基本功訓練,從“四王”入手,上溯宋元諸家。臨摹了大量的南宋馬遠、夏圭、李唐及北宋范寬的作品。
1934年畢業于河南藝術師范后,他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和繪畫創作。先后多次去嵩山、伏牛山、武當山等地寫生,1934-1947 年在河南、湖北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十分轟動,當時已是北方頗有名氣的山水畫家,被聘為河南大學教師,當選為河南省美協秘書長。
《隊日》1957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出工》1959年
江蘇省國畫院藏
《太平夕照》1961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夕陽染秋深》1963年
江蘇省國畫院藏
《桃花溪》1963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貳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魏紫熙應時代所需畫了許多人物畫,故人們心目中他是頗有成就的人物畫家。
1957年,魏紫熙同傅抱石、亞明等人參加籌建江蘇省國畫院。后隨傅抱石、錢松嵒等十余人參加了“二萬三千里”寫生和現代中國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山河新貌”畫展,成為“新金陵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魏紫熙著力于山水畫中鍛造屬于自我的筆墨符號,汲取表達新事物、新社會、新時代的筆墨語言系統,形成了“從生活中來,向生活中去”的富有張力和活力的筆墨程式,拓展了山水畫的功用,使其形成在特定語境下反映社會生活、表達畫家心聲、契合時代精神、發揚主流審美的一種山水新圖式,得到國家層面的肯定和社會大眾的喜愛。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廬山翠巒》1979年
江蘇省國畫院藏
《長白山天池飛瀑》1979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早春》1983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森林牧曲》1984年
江蘇省國畫院藏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棲霞高秋》1992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叁
20世紀70年代之后,魏紫熙更加潛心山水畫探索,以自己的天賦和勤勉創作出一大批代表著時代印記的精彩山水畫作品,他為祖國山河立傳,為勞動人民頌歌,他飽含深情而又不忘初心,他為山水畫的筆墨創新、形式出新、意境出新貢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上世紀80年代開始更是重游嵩岳太行,力圖從橫貫中原大地的太行山表現出雄偉的太行精神。與之闊大雄渾的氣勢之外,魏紫熙始終保持著內斂含蓄、理性堅實的一面,把筆墨個性內化成大眾接受的圖式而形成雅俗共賞的自我風格。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太行奇峰》1993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春山煙靄》1999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夏山飛泉》1999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秋山璀璨》1999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冬山披玉》1999年
魏紫熙先生家屬藏
文字:劉 筱、黃 戈、魏紫熙先生家屬
圖片:許 靜、楊夕蕊
發布:周 然
一審:梁 雨
二審:劉 毅
審定:孫士澤
聲明:文中所登載的作品版權和所有權歸屬江蘇省國畫院和魏紫熙先生家屬,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用,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