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2年9月24日 - 12月25日
展覽地點:杭鳴時粉畫藝術館
(蘇州粉畫藝術院)
蘇州市太湖西路1199號
開放時間:9:00-12:00、12:30-17:00
(16:00后停止入館,周一閉館,節假日正常開放)
門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9月24日,在喜迎二十大的熱烈氛圍中,2022第八屆“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在石湖之濱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杭鳴時粉畫藝術館(蘇州粉畫藝術院)拉開帷幕。
此次展覽系紀念蘇州美專建校百年系列活動之一,由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杭鳴時粉畫藝術館(蘇州粉畫藝術院)、蘇州市明加美術館(明·美術館)共同承辦。經過三個月的廣泛征稿,由知名粉畫藝術家陸慶龍、吳靜涵、徐君華、葉蓓蓓、鐘錦芳擔任評審,經兩輪評選,他們共評出(學術)提名作品15幅,入選作品65幅,共計80幅作品參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
這些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勇于實踐創新的精神。我們看到新一代青年群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社會生活的密切關注,對藝術創新的執著追求。這些作品不僅體現了較好的構思和創意,也展示了多樣繪畫技法、新時代學子青春昂揚、積極向上的姿態。
“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每年舉辦一屆,創辦至今已有九年。這項活動得到全國美術及設計類院校的普遍認可,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粉畫投稿、投入創作,推動了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始開展粉畫教研活動。
蘇州明·美術館館長楊輝(左二)
據蘇州明·美術館館長楊輝介紹,此次展覽也是自首屆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后,第二次在杭鳴時粉畫藝術館展出。如今中國粉畫較為活躍的城市有二十余座,為了更好地推廣粉畫宣傳,本次展覽期間主辦發還將推出三場公教活動,邀請知名粉畫藝術家來館舉辦沙龍活動。
粉畫也稱色粉畫、粉彩畫。自1919年傳入我國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在江浙滬這片粉畫的熱土上,早年有李超士、顏文樑這樣杰出的前輩;后有丁正獻、杭鳴時這些為粉畫復興抗大旗的老藝術家。
現步入新時代,政府及相關藝術機構的支持,也讓越來越多像大學生展這樣的學術交流活動紛紛開展。八屆“中國大學生粉畫作品展”的持續舉辦,為全國青年粉畫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
部分精彩作品賞析
查蕊 《澳門老鋪里的時光》 106×76cm 2022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是一座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古城,在對澳門歷史的研究或創作中我會經常去到街邊的一些古玩店去“尋寶”,每一件充滿歲月痕跡的老物件,背后都有其故事,澳門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決定了這是一座有著深厚內涵、悠遠歷史積淀文化共融的城市。
陳應松 《記憶碎片之年夜》 110×80cm 2022
中國美術學院
在大多數人心里,年夜充斥著歡笑,團圓,空氣都是紅紅火火的色彩,但從家中移步出門,則會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獨自綻放的煙火、行色匆匆的路人、靜謐無聲的公園、照亮積雪的路燈……都靜靜地陪伴著一戶又一戶人家。
董曉怡 《唐(一)》 78.5×109cm 2022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將自己鎖在繁華的人間,在泥制的煙火里,閃著淚花的結局。塵沙累了塵世,一枚胎片,如花黃燙手的瓷,輕聲委地?!贝筇频纳视诮裰比A霓虹相比,更是染了一抹深意。靜與浮,愛與恨,如同剝落的片、揚起的塵、殘留的色,緩緩的、一點點的揭開千年的秘密,于面紗后朦朧訴說著歷史,訴說著愛與恨。
江晟棪 《夜雨》 53×75cm 2022
西安美術學院
通過采用色粉的效果處理體現出晚上,回家的路人行色匆匆之態。整體四周采用黑灰的基調,中間采用亮色以橘色為主,更好的表達出勞動工作者對生活的期盼,對家的向往。同時整幅作品給人采用雨季朦朧靜寂的感覺。
金璽 《游龍舞須》 62×47cm 2022
湖州師范學院
《游龍舞須》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我一次雨后到湖邊散步的小插曲。那是一個不大的小湖泊,在一場小雨后龍蝦突然在水中張牙舞爪,似乎在與天氣叫囂。在現在的很多時候,人們似乎都只記得它是一種美味佳肴卻忘記了它也曾是傳說神話中的“龍將軍”……
雷鳴 《小憩》 80×110cm 2022
中國美術學院
新一年的曙光驅散了舊日的嚴寒,帶著年輕騎手們的活力揮灑在千島湖畔。環島騎行長路漫漫,途中小憩片刻,大家雖顯疲憊,但仍對未來的路途充滿期待。作為其中的一員,通過傳統繪畫媒介,將車輪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的軌跡,凝固在那一刻,象征著友誼長存。
栗銅 《彷徨二》 45×75cm 2022
西安美術學院 指導老師:邢建國 張樂
人生如逆旅,光陰似過客,四年時光彈指一揮間,期間種種,歷歷在目,魚兒躍水,留下圈圈波紋,飛鳥出林,傳出聲聲啼鳴。我們走過這三萬六千場人生,留下的,不變的,是作為獨特個體,在無垠畫卷上不可或缺的一筆。我將通過兩幅畫,在不同的場景下將“我”置入不同場景,與友人并肩前行、與“我”交錯、將自己分裂。時間仍在,是我們在飛逝,畫中人影是你,是我。
廖集良 《遠方》 55×60.3cm 2022
中央民族大學
題材選擇的是中國新疆塔吉克族的人民和帕米爾高原作為作品的主要構成內容,生活在中國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人民向來素有“帕米爾高原的雄鷹”美名。塔吉克族人民面對生活是樂觀、積極向上、堅強的,他們有著一顆善良的心,而正如作品中塔吉克族的人民一般,他們眼里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眼里的光透露出他們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而作品背景的高山和遠方蔚藍的天空,象征著不管眼前生活的困難有多大,塔吉克族人民都如帕米爾高原上的雄鷹一般,展翅翱翔飛躍高山,向著美好生活不斷追尋,以堅韌頑強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
劉靖 《余韻》 108×78cmcm 2022
四川師范大學
作為在海邊城市長大的我,魚類是我最常見的一種題材。在夏天的時候,幾乎每一家漁民的街道上都會掛滿各種魚類來曬干,象征著勞動人民的豐收成果。在創作這張作品的時候,我構造了畫面的平面分割,結合了點線面的元素,在色彩方面上運用了明亮的背景,營造出豐收喜悅的畫面氛圍。
劉孫彭 《啟動夢想2》 108×78cm 2022
云南藝術學院
拖拉機、發動機等題材是本人近幾年延續創作的一系列,源自于小時候經常接觸的器物靈感,是為了回憶對自己小時候父親運用這些發動機來經營勞苦生活,并逐步改善生活條件。在創作這一系列中,在畫厚重漆黑的發動機并結合了顏色各異的紙飛機,象征出啟動了父親和自己兩代人的夢想,營造出一種凝重的畫面氛圍。
劉續帥 《覺醒年代-董竹君》33×100cm 2022
西安美術學院 指導老師:李朝暉
中國近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思想得到啟蒙,我偶然了解到董竹君的生平,她坎坷一生、屢經磨難卻一直健朗如初,是女性運動的先驅,從青樓藝妓到創辦了錦江茶室和《上海婦女》雜志,喚醒了一批批中國女性走向獨立,她充滿希望慈愛和堅毅的眼神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
馬夢歌 《迷途》 64×40cm 2022
西安美術學院 指導老師:李朝暉
沈元辰 《城市之窗》 79×108cm 2022
華東師范大學
作品取景自浦東美術館,弱化了室內的場景,著重表達上海灘風云變幻的面貌。由于作者自幼在上海黃浦江邊長大,江岸變化的景色是一個重要的視覺意向,作品嘗試圍繞這個視覺意向進行詮釋和表達。
溫爍汀 《風鈴》 46×70cm 2022
西安美術學院 指導老師:李朝暉 謝小容
我總不愿意去車站,這總意味著我將要離開一個地方,突然有一次,“風兒吹過,車來了,我想起了風鈴的聲音?!边@未嘗不是另一個地方正在迎接我。
伍子健 《時·舟》 109.2×78.7cm 2022
云南藝術學院
來源:@蘇州藝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