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承辦單位
江蘇省美術館
展覽時間
2022年9月23日-9月25日
展覽地點
蘇州國際博覽中心D3館
“絲路與運河的邂逅——中歐油畫藝術交流展”在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國際展中開幕。展覽由具有水韻江蘇特色的油畫作品和19-21世紀歐洲油畫原作兩部分主題的作品組成,包含了“絲路的國際文化傳播交流”與“運河的地域文化保護拓展”兩個交融的文化概念,近80位江蘇和歐洲的油畫家在這里邂逅,代表了絲路與運河在文化藝術上跨地域、跨時空的交匯,是一次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策展人語
江蘇自古人杰地靈,轄江臨海,扼淮控湖,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在江蘇境內穿省交匯。富足的天下糧倉浸潤了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江北河道縱橫,江南水鄉澤國,“水韻江蘇”便是其貼切的文化標簽?!皡俏幕?、“金陵文化”、“淮揚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 等共同構建了江蘇文化的精神特質。江蘇具有“南秀北雄”的鮮明地域文化特征,同時,大運河在江蘇境內南連鐘靈秀麗的吳文化發源地的蘇州,北接雄渾霸氣的漢文化發源地的徐州,呈現出 “吳韻漢風” 的博大文化氣度。大運河江蘇段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全國唯一重點建設區,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也應運落戶在揚州,這座現代化的綜合性運河主題博物館全景展示了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大運河的歷史面貌與文化價值,成為大運河文化帶上保護、傳承、利用與宣傳大運河文化的中心點。江蘇同時也是海洋文化的高地,南京、揚州、蘇州、南通及連云港等都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的節點城市,南京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都城。絲路與運河不僅在江蘇交集,江蘇也是中國古代海上、陸地交通的“十字路口”。此次展覽選擇了近80位江蘇和歐洲的油畫家在這里邂逅,代表了絲路與運河在文化藝術上跨地域、跨時空的交匯,是一次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
“絲路與運河的邂逅——中歐繪畫藝術交流展”由江蘇油畫和歐洲油畫兩部分主題的作品組成,包含了“絲路的國際文化傳播交流”與“運河的地域文化保護拓展”兩個交融的文化概念。在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今天,“邂逅”終將變成一種必然。歐洲油畫作品部分主要由19世紀和20世紀歐洲古典寫實主義、印象主義及少部分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的油畫風景作品組成,作品表現了歐洲的山川雪景、溪澗湖泊、古堡老鎮,從維也納到威尼斯,從阿爾卑斯山到挪威峽灣,展現了歐洲獨特的迷人風景。同時,歐洲藝術家們的多樣風格的油畫作品,也近距離地向我們展現出歐洲純正油畫表現語言的藝術魅力,高超的寫實繪畫手法,典雅優美的畫面,生動地表現了自然之美。江蘇油畫作品部分是由具有代表性的江蘇老中青油畫家的作品組成,選擇了能反映“水韻江蘇”特色和運河地域風情的油畫作品,同樣也是以不同表現風格的風景畫為主體。從寫實主義、意象表現到抽象表現,呈現出江蘇油畫獨特的詩性的表現風格。諸多油畫作品既保持了純正的西方油畫的本體語言特征,同時畫面中又突顯出明確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畫面中的寫意性和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蘊含其間。東西方油畫的聯袂展出,讓油畫這一來自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連接東西方文化藝術的紐帶,并展示出在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學背景下,各自所呈現的發展方向。江蘇詩性的意象表現油畫經過百年的發展已呈現出它和西方傳統油畫的差異性,在對中西方繪畫語言的融合與轉換中,賦予了江蘇油畫的中國美學品質和江南文化特色。繪畫是文化意識的突出表現,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決定了不同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發展,西方的人文思想是保持人與自然的獨立性,在西方油畫創作中呈現的是對自然的再現和外在的表現。而中國的人文精神是確定“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主客觀的有機統一,是詩性的情感表現,即意象表達。把兩者同境展出,對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東西方文化與藝術特點與交流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此次展覽是以期促進搭建起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新的橋梁。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舴以谄渲鳌吨袊芬粫?,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英國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說:“絲綢之路曾經塑造了過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當今的世界,也將塑造未來的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江蘇對“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和發展貢獻巨大,南京的寶船、揚州的磁器、蘇州的絲綢等等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構件,同時古代揚州依托運河,瀕臨長江,面向大海,成為南北物資的集散地,隋唐大運河更是將東起洛陽的“陸上絲綢之路”延伸到揚州,使揚州成為“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幾十年來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海洋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地突顯,隨著中國國際性地位的不斷提升,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促進改革開放和國際交流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大運河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學、社會學、美學的價值,既是呈現經濟發展、生產生活方式變革與文化觀念演進的見證,又是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黑格爾說:“一個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span> 中國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將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本次“中歐繪畫藝術交流展”將絲路的國際傳播與交流和大運河本土文化的繼承與研究相集合,是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一次文化舉措,不僅是對“江蘇樣板”的大運河歷史文脈的保護傳承,也是希望讓西方社會的現代文明和我們傳統文化進一步融合,促進文化多樣化和文化包容性,推動形成“一帶一路”跨國文化線路的國內和國際共識,對我們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和中國文化藝術的對外傳播交流提供中國方案。此次“絲路與運河的邂逅——中歐繪畫藝術交流展”將從文化藝術的角度展現江蘇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形象。
孫俊
2022.9.12
江蘇油畫作品
水韻江蘇—江南水鄉和運河地域風情油畫賞析
陳世寧,1955年生于江蘇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原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油畫學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陳世寧/《耦園春色》 60cm x 60cm
李建國,1949年出生于北京,原《畫刊》雜志社社長兼主編。江蘇省油畫學會第三屆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建國/《紅杉樹》80cm x 100cm
陸慶龍,1962年出生于江蘇射陽,現任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委會委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油畫學會副主席、江蘇省書畫院副院長。
陸慶龍/《雪融》 60cm x 80cm
濮存周,1962年出生于南京,現為南京市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
濮存周/《泊》60cm x 80cm
孫俊,1968年出生于江都嘶馬,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油畫雕塑院院長,江蘇省油畫學會副主席、秘書長,南京市美協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理事會理事、策展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孫俊/ 《又綠江南》 60cm x 80cm
金捷,1965出生于南通,現為南京藝術學院藝創處處長、教授、美術學博士,江蘇油畫學會副主席、江蘇美術家協會理事、油畫藝委會副主任、南京市美協副主席。
金捷/《碧霄秋閔》 80cm x 80cm
張新權,1962年出生于山東濱州,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北京當代寫意油畫研究院學術委員。
張新權/《跡系列之二》 50cm x 60cm
戴家峰,1963年生于江蘇寶應,現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油畫學會副秘書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戴家峰/《東山太湖風景》 81cm x 100cm
楊建生,鹽城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粉畫藝委會委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鹽城市油畫學會名譽主席。楊建生/《秋韻》60cm x 80 cm
翟曉聲,1958年出生于蘇州,現為江蘇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翟曉聲/《環秀山莊》 80cm x 100cm
陳二夫,江蘇南通人,蘇州積玉軒美術館館長,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陳二夫/《水上行舟》 80cm x 100cm
楊玉貴,1962年生于江蘇南京。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南京市江北新區文聯副主席、美協主席,南京市油畫學會副主席、秘書長。楊玉貴/《運河岸邊》 60cm x 80cm
楊六平,1966年生于南京高淳,現為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南京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南京油畫學會理事、高淳區美術家協會主席。楊六平/《江南印象之一》 56cm x 68cm
謝中霞,1969年生于江蘇,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江蘇省美術館,江蘇油畫雕塑院專職畫家,一級美術師。謝中霞/《靜靜的河水》 70cm x 90cm
薛勇,1971年出生于江蘇射陽。江蘇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新文藝群體工作委員會委員,鹽城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鹽城市油畫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薛勇/《大運河畔》 60cm x 60cm
孫厚慶,1971年出生于徐州豐縣,現任職于徐州文化館美術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徐州油畫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孫厚慶/《姑蘇城外有早春》 80cm x 100cm
張永,1972年出生于山東郯城,江蘇油畫雕塑院專職畫家,碩士生導師;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蘇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永/《漁港秋意》 80cm x 120cm
王馳,197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碩士。現為常州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馳/《打漁人》 80cm x 80cm
李榮國,1972年出生于徐州,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創作與實踐處副處長,江蘇省油畫學會副秘書長,南京市油畫學會副主席。李榮國/《一潭清秋》 6cm x 50cm
王鷺,1973年出生于江蘇如皋,現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鷺/《荷塘月色》80cm x 80cm
許曉鵬,1973年生,江蘇南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南京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許曉鵬/《金色高淳》 50cm x 60cm
夏靜,1973年出生于江蘇江陰,江蘇省油畫學會常務理事,江陰市書畫院副院長,江陰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夏靜/《漁歌》 80cm x 60cm
朱丹輝,江蘇丹陽人,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碩士,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揚州大學書畫協會副秘書長。朱丹輝/《運河晨曦-4》 60cm x 80cm
孫仕榮,1974年7月生,安徽宣城人,現為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總支副書記,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江蘇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孫仕榮/《園林印象》 60cm x 80cm
殷群,1974年出生于江蘇高郵,南京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碩士研究生,現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教師,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南京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殷群/《杏花微雨》 100cm x 80cm
陳光龍,1976年出生于安徽繁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現為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陳光龍/《游走園林NO.68 》 50cm x 60cm
余尚紅,1976年出生于江蘇宜興,現為宜興市書畫院副院長,吳冠中藝術館副館長,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北京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研究員。余尚紅/《村口小景》 50cm x 70cm
周建捷,1977年出生于江蘇啟東,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特約創作員,江蘇省書畫院特聘油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美國粉彩畫協會PSA簽名會員,南通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周建捷/《園.事之三十二》直徑80cm
錢兆峰,1981年出生于江蘇連云港,。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吳江區美術家協會主席。江蘇省十佳青年油畫家。錢兆峰/《芳華素影》 70cm x 90cm
張立影,1981年出生于安徽,蘇州大學碩士研究生,任教于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宜興市油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特約創作員。張立影/《分水老街之三》 80cm x 70cm
王俐,1984年出生,蘇州吳江人,蘇州大學藝術碩士,吳江書畫院特聘畫師,江蘇省油畫學會會員,蘇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蘇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蘇州市吳江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俐/《木色扶風》 40cm x 50cm
崔競文,1984年出生于江蘇淮安,2008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淮安市美術館(書畫院)二級美術師,江蘇省紫金文化優青人才。崔競文/《初冬之二十》 40cm x 120cm
滿圓,1985年出生于江蘇徐州,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碩士,現任職于徐州文化館美術書法攝影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徐州青年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徐州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滿圓/《獅子林》 60cm x 90cm
王婷,1987年生于江蘇蘇州,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現就職于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江蘇省油畫學會會員,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婷/《半園秋色》 60cm x 80cm
蔡濤,1988年生于山東泰安,徐州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江蘇省紫金文化優青,江蘇省十佳青年優秀美術家,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蔡濤/《網師園》 70cm x 100cm
于帆,1988年出生于江蘇丹陽。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碩士,現工作于江蘇省美術館藝委會辦公室,江蘇省油畫學會監事,江蘇省紫金文化優青人才。于 帆/《謐園清幽》 90cm x 70cm
李建鵬,1990年生于河南商丘,現任無錫美術館(無錫市書畫院)策劃展覽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秘書長,江蘇省紫金文化優青人才,江南大學特聘研究員。李建鵬/《江南盛夏》 60cm x 80cm
王華逸,1990年出生于江蘇揚州,蘇州科技學院畢業,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寶應縣文聯委員,揚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第二屆揚州市政府文學藝術獎獲得者。王華逸/《沿湖村意》 40cm x 50cm
宗建成,1993年生江蘇宜興人,南京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現為南京書畫院青年畫院書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九零創作畫社副社長,江蘇十佳優秀青年美術家(油畫)。宗建成/《水鄉的清晨》 60cm x 80cm
吳小非,1994年出生于江蘇蘇州,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碩士,現任教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油畫學會會員,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吳小非/《藕園小景》100cm x 70cm
孫澤秋,2000年出生于南京。江蘇省油畫學會會員,作品入選第十一屆江蘇省油畫展、悲鴻風度——首屆油畫雙年展。孫澤秋/《江南春色》 56cm x 68cm
繪畫是文化意識的突出表現,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決定了不同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發展。
西方的人文思想是保持人與自然的獨立性,在西方油畫創作中呈現的是對自然的再現和外在的表現。
而中國的人文精神是確定“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主客觀的有機統一,是詩性的情感表現,即意象表達。
東西方油畫的聯袂展出,讓油畫這一來自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連接東西方文化藝術的紐帶,并展示出在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學背景下,各自所呈現的發展方向。
來源:@美筑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