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3來源:藝術倉 |
![]() 刮絨畫藝術家 謝偉罡 生活是思想的根源,藝術是生活的表達,謝偉罡的生活與藝術夢想是無法分割的。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開創者,謝偉罡的刮絨畫藝術承擔著比一般藝術家更為沉重的使命。而藝術夢想如何為繼?他又有著比一般藝術家更為多的堅持和付出。和一代又一代的夢想者一樣,他們身上都具有著「夢想中國人」的特質。 謝偉罡說:“生活是現實的,在現實的生活面前要堅持自己的藝術夢想非常困難。按理說,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這點藝術夢想可能會慢慢淡去。但其實在我身上正好相反,當夜深人靜時,我便完全有了屬于自己的藝術創作時間,這非但不是一種痛苦,更是讓我的夢想越來越清晰、深刻。以至于我這種白天商人,晚上藝術家的生活從未間斷,而最為自豪的是,我從未把商人的角色和藝術混淆。” ![]() 穿戲袍的企業家——夏賽麗 ![]() 聆聽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 “筑夢·蝶”藝術夢想之帆啟航2017年12月9日下午,謝偉罡先生的“筑夢·蝶|謝偉罡繪畫藝術巡展杭州迎新展”在浙江賽麗美術館啟幕,將他傾注半生的藝術夢想進程作了一次完整的詮釋和展示。歷時三年多的策劃和籌備,謝偉罡攜逾六十件作品華麗亮相杭城。2018年2月3日,由浙江賽麗美術館主辦的“時代商魂”詩書畫展,亦在受邀之列。他用手中的刮刀,開啟了他遠航的藝術夢想之帆。 ![]() 與蝶相依是魚無奈地等待一一自由與進化 從80年代的一點星火開始,謝偉罡沉緬于刮絨畫的藝術世界已整整四十余年。無論境遇如何起伏,他一直以“赤子情懷”關照著藝術和世界,創造出了一方鮮活的藝術空間,重現了一段段真實的記憶。閱讀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軌跡,或許我們就能明白他內在精神深處的藝術夢想。 「如夢似幻」系列是謝偉罡先生早期的作品,充滿兒時記憶的“水鄉”畫面。童年無憂的生活,飛逝而去的光陰,流失不復的年代,成其為他畫面的主題。因此這個時候的作品,呈現出濃厚深沉的“鄉愁”情結,也構成了他此期間的作品特色。代表作有《生煤爐》、《蝴蝶與小鎮》、《水樁上的蝴蝶》、《香弄的傳說》、《我的夢里水鄉》、《天井》、《窗外》等,通過擬人化和故事化的創作手法,將自己對故鄉的眷戀之情融入其中,以此“游子”亦是“赤子”的情懷構成了他豐富而纖細的內心世界。 ![]() 蝴蝶·小鎮 從「如夢似幻」到「吾觀故吾在」系列,作品題材元素并沒有太多的改變,而畫面的立意卻開始從簡單的“思鄉情結”變為一種反觀內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對時代的思考。 “在你身后/ 我們曾經有許多無奈/ 許多彷徨/ 許多焦慮/ 而在你的前面/我們正經歷著/ 也許是最好的時代/ 也許是最壞的的時代/ 但你期待的/你憧憬的/ 你夢想的/‘和真理合一的大詩’/ 正在到來……” 這是來自于謝偉罡先生紀念海子詩當中的擷句,他的藝術開始脫困“自我”載體,而于時代的音序里透視藝術的另一維度。在此期間,他的筆尖下流淌出了對底層苦難者的同情,對刮絨藝術的自省和反觀,對時代的思考,藝術的夢想亦越來越清晰。 ![]() 墻·蝴蝶·海子 直至「夢想中國人」系列的誕生,謝偉罡終于找到困擾已久的答案。 他要用作品來表現這個時代有夢想的人的精彩人生,而他的藝術的格局自此再不被“自我”所困。“改革開放,國家面貌煥然一新,暴發出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放和多樣性的社會,使現今的中國人可以做各式各樣的夢,崇商也崇農,崇尚藝術,崇尚創新,幾年前我們還在模仿國外的生活方式,漸漸發現我們正在創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如移動支付,如共享經濟。我們發現身處這樣一個大時代,不但經濟上的騰飛,也是整個中華民族心靈和性格上的華麗轉身和蛻變”。華麗轉身,蛻變,這些詞用在謝偉罡身上尤為合適,他追尋的藝術夢想之旅,便是一種完全的蛻變和羽飛。 ![]() 托起夢想——韋思浩 ![]() 蝴蝶效應——馬云 承續藝術夢想 描繪有情人間 謝偉罡的刮絨畫作品,簡潔樸素,既有讓人感動的平凡,也有令人落淚的辛酸。他的作品,概括地講,就是簡約的描繪,深刻的思考和豐富的情感表現。尤其是「夢想中國人」中的人物,大人物,小人物,他都將自我的情感與描繪對象化為一體,表現出主客交融的情境。 “在自己確定想去浙江賽麗美術館做展后,我也曾經猶豫過:杭州是中國美院的所在地,我覺得杭州對于新的,或者說是另類藝術不如上海包容,我不知賽麗美術能否接納這種藝術形式?后來我知道賽麗美術館的創始人曾是藝術家,我想起91年去上海闖朵云軒,接待的畫家應詩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我只看畫,不管什么流派,也不管什么學校畢業…所以我決定先畫幅畫讓夏賽麗夏總鑒賞下,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想法,最后促成一個主題性肖像畫系列的誕生。” ![]() 三只蝴蝶飛進來——王彬宇 ![]() 起飛夢想——執著的追夢人潘雅琴 謝偉罡的作品中,有一個主題元素:蝴蝶。他說要表現這個時代有夢想的人的精彩人生,一幅肖像畫是絕對做不到的,需要尋到一個切入點,留給觀畫的人去探究和思考……”那么如何表達,如何切入?謝偉罡還是想到了蝴蝶,讓蝴蝶來象征夢想最為適合。 “象征著夢想的蝴蝶如何與肖像畫主人互動,我需要了解他或她的人生經歷,并從中找到一種感覺,把這種感覺作為切入點。于是就有了《穿戲袍的企業家—夏賽麗》,而與她對語的小小蝴蝶,是否會使人聯想到她關懷的自閉癥兒童;而半張消失的臉《第一代追夢人—步鑫生》當年他的名聲不亞于現今的馬云;《蝴蝶效應—馬云》他的創業歷程影響著當代的年青人,而他的夢想正在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三只蝴蝶飛進來—王彬宇》象征他的共享理念;《夢想起飛—潘雅琴》不僅自己是個執著的追夢人,也是教人追夢的金牌講師;《聽阮—劉星》他把古老的樂器帶入當代,引來蝴蝶傾聽;《我心中的木心》一雙眼睛透露出艱苦曲折的人生,自由奔放的蝴蝶卻是他灑脫樂觀的天性寫照……” 一幅幅鮮活的人物肖像作品被謝偉罡貼切地表現出來,正如詩人和古代文人畫者所想表現的意境的一樣:“言簡而意繁。” ![]() 門·鎖·蝴蝶 ![]() 掙脫束縛才能振翅高飛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潮音,對于謝偉罡而言,他的藝術夢想不好高騖遠,反而十分接地氣。他希望在今后的歲月里,無論什么學歷,無論什么職業,只要有夢想,只要曾不懈追求過,能感動我們,能代表當代人的積極價值觀,他都想畫出來。希望有一天走進一家美術館,看著畫就能感受到這個時代的音色,有這樣一群有著精彩人生的人。 ![]() 聽阮——劉星 謝偉罡藝術簡歷1979年首創刮絨畫(亦稱絨版畫)。 1992年1月在上海朵云軒畫廊舉辦“謝偉罡刮絨畫展”主辦單位朵云軒。 1996年參加“‘96浙江中國民間藝術展覽會”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浙江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作品《漢磚印象》獲金獎。 1998年6月參加“98浙江民間藝術展”由浙江省文聯、民協主辦,作品《騎馬行》獲金獎。 1997年應邀由浙江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組團出訪俄羅斯,在圣彼得堡藝術家展覽中心舉辦展覽,作品《樂與舞》由展覽中心收藏 1998年8月參加“浙江省國防交通書畫展”由浙江省美協、書協主辦,作品《橋·吊橋》獲三等獎。 1998年8月參加“首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主辦,作品《漢磚印象》獲金獎。 1998年9月《斟》參加由浙江省文聯主辦的“首屆西湖藝術博覽會”。 1999年作品《騎馬行》參加“浙江群星視覺藝術作品展”(建國五十年獲獎作品展)。作品《對弈》參加由臺灣中華書畫印藝學會主辦的“中華書畫印藝嘉年華”。作品由該學會收藏 2000年參加“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展”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人民畫報社聯合舉辦,作品《時間似水》獲銀獎。作品由人民畫報社收藏。 2003年6月《關于蝴蝶關于小鎮》獲由人民日報市場報主辦的《藝術名家“金杯”獎》金獎。 2004年4月《女人花時空》東方藝術雜志社主辦的《藝苑之星》中年組金獎。 蟬聯四屆平湖市政府文藝獎。 2015年5月參加由吳作人國際美朮基金會發起,聯合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舉辦“創意發動一一琨廷藝術實驗計劃”展前展。 6月中國版面權威期刊《今日版畫》用了6個版面,專題介紹。 7月央廣網刊發《謝偉罡:藝術夢想的堅持者》的文章并配畫。 7月入選由浙江省宣傳部,浙江省文聯、美協舉辦的“美麗浙江、畫述鄉情”美術作品展,并獲獎。 2017年6月《水樁上的蝴蝶》入選浙江省美術作品展。 2005年6月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謝偉罡刮絨畫集》。 2017年12月浙江賽麗美術館《筑夢·蝶|謝偉罡繪畫藝術巡展杭州迎新展》,主辦方浙江賽麗美術館、藝術倉。 先后編入《國際名家美展專輯》,《中日現代美術通鑒》,《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典藏》。 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7套,上海電視臺,浙江電視臺,央廣網等作專題介紹。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文促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