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7來源:新浪收藏 |
![]() 在一次匯聚中西方畫家作品的展覽中,新浪收藏記者有幸采訪到了書畫家、鑒賞家張繼剛教授,他從中西合璧的文化現象切入,深入探討了中國文化在繪畫中的影響,以及文化對民族精神強大的塑造力。 張繼剛教授介紹說,“中西合璧”這個詞在100年前被提出,那時劉海粟、徐悲鴻先生等到西洋學習,將西方的繪畫理念帶到中國,形成了100年前的中西合璧。他認為,即使當今世界逐漸成為一體,但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每個民族都還保留著其獨有的文化、獨有的精神、獨有的氣象、獨有的氣勢和獨有的品格。 中國文化和哲學醞釀出了中國繪畫 其中,中國繪畫是由中國文化醞釀出來,是對山川、人物,以及對萬物的認識之后,心源與造化結合而出現的繪畫形式,這種形式“養于心而發于外”。所以,中國繪畫要求畫家首先是詩人、詞人、讀書人、書法家,然后才是畫家,它所要求的畫家是具有民族精神的。正如,莊子所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也就是說,中國人在剎那間心靜的同時就已經和天地精神相溝通。 中國繪畫是中國哲學醞釀出的繪畫,而中國哲學的思想是萬物相融。最高境界是人、天、地三者合一,這就是中國的哲學觀,也是中國文化最深遂的內涵。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生命,一種生命是我們本身固有的,還有一種生命是精神生命,精神生命所孕育的是自然和人文情懷相合一的。 一件作品之所以成為名作,它可以把我們的民族精神和自然精神、民族生命和自然生命,以及自己的人文精懷和生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它通過“技”從而達到“道”的狀態。莊子說:“技進乎道?!币驗椤凹肌辈皇怯篮愕?,“技”是在變化當中完成,而道是永恒的,因為道是規律。中國的繪畫作品留下了我們生命的痕跡、生命的氣息,民族文化的痕跡、民族生命的氣息和民族精神,乃至我們自己與萬物交融而產生的自己的精神。畫家把它們融入到畫卷,使畫卷有了生命,這就是中國繪畫。 中國繪畫用心 西方繪畫用眼 中國繪畫是用心來感受萬物,心與自然相通,而西方繪畫是用眼睛來感受萬物,是眼睛與萬物相通,所以它的特點是色彩斑斕,耀眼奪目的。而中國繪畫只有水墨,推崇“水墨為上”,它是一種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中國繪畫要求畫家不僅僅會畫畫,還要與儒釋道相通,產生自己獨有的思想,從而在筆墨當中反映出來,這就是中國繪畫高于眼睛繪畫的一個方面,也是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 所以說,未來改變人類可能要靠中國文化,因為中國文化是從心里發出來的,而西方文化是從眼睛發出來的,這完全不一樣。我們中國人常說:“外美不如內美?!庇辛藘让?,外面才美,中國文化把人養成了像玉一樣溫潤,從而衍生出了中國獨有特質的君子文化,君子就是玉,外溫潤內剛強。 自古以來的畫家都是讀書人,讀書人首先知道禮道樂,因為一切藝術的始祖是音樂、舞蹈、語言,通了禮樂,就有了君子風范,正所謂“與君子交如沐春風”。在這樣一種狀態下,畫家用筆墨和獨有的紙張、構思,獨有的對天地間萬物的領悟和生命的感受,創造出了獨有面貌的作品。自古中國人不喜歡色彩斑斕,因為色彩斑斕一定是耀目的,而耀目的一定是俗的,所以“靜雅”是中國繪畫當中很高的追求。 東方是文化 西方是科學 中國的哲學是混沌當中求具體,先求廣大再求單一,而西方哲學是具體當中求具體,沒有想象空間。所以我們說,西方文化不是文化,而是科學,這也是西方的藝術家、畫家大多是科學家的原因。 而東方可以稱為文化,因為文化應該是有情懷的、浪漫的。中國文化具有詩一般的人文情懷,所以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快樂的、幸福的。中國人生活在詩的境界里和故事里的回味中,我們從小就聽父母講故事睡覺,長大了我們就感受圣賢留下的詩詞。從詩文中的四句話、20個字里,感受到的是無窮無盡的意境。其實每一個中國人都在不知不覺地享受詩意帶來的境界、安靜、快樂與激情,以及這個民族帶給你的各種各樣的帶有正能量的故事。 中國人在感受生命方面從來就不是單一的。莊子說:“萬物其一?!币豢貌?、一棵樹、一?;覊m的生命其實和我們的生命一樣,我們一百歲,它可能只有一年,一歲一枯榮。這就是中國人對文化、藝術創造的理解,從而形成獨有的藝術靈魂和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和面貌,以及在展現風格和面貌的紙上,留下我們的品格和品德。這就是中國藝術的核心和真諦。 人物簡介: 1966年生于營口。魯迅美術學院、遼寧師范大學畢業,師從楊仁愷先生近三十年,與藝苑宗師多有過從并得諸先生教誨。出版《張繼剛畫集》《張繼剛花烏畫集》《明清近現代畫家叢書·張繼剛卷》《沐蘆草堂論書畫》《藝苑彌珍·古代書畫鑒賞》《沐蘆草堂文集上下卷》《海派蒲華研究》《沐蘆草堂書畫跋記》《沐蘆草堂叢稿》《蒲草集》《沐蘆草堂詩、詞、韻語三卷》。 從20紀九十年代初先后隨楊仁愷先生生訪問美國、法國、英國及亞洲國家諸博物館,對中國古代書畫進行研究鑒賞,拜識國際著名學者王已千、王方宇、等諸先生,應邀訪問耶魯大學、巴黎大學、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遼寧、美國耶魯大學、法國巴黎大學、英國牛律大學舉辦個人畫展,作品捐贈中南海及國內諸博物館l04件,耶魯大學、巴黎大學、10件。 香港中文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專家冿貼。 ?。ū疚挠尚吕耸詹刈诱鶕稍L資料整理)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