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5來源: |
齊建秋 書畫市場的繁榮與否仍然是中國經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就如同股市一樣,關鍵要看大盤,書畫市場的大盤就是近現代書畫,它占著書畫市場60%以上的份額,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陸儼少這些名家大師作品的價位是書畫市場形勢的真實反映,因此書畫市場上起決定作用的是近現代書畫。 在整體書畫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受沖擊最大的是當代書畫市場,重新洗牌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因為這個市場原本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變數大、反復多,在經歷了較長時期的市場不景氣以后,原有的市場泡沫和畸形的特點都一覽無遺地暴露出來。過去當代市場的一批一線畫家,即作品的潤例在十幾萬、幾十萬一尺的一批畫家正在經歷著一個市場的危險期。 隨著近現代一批名家大師作品價位的回落,許多名家大師的一般作品也不過十幾萬、幾十萬一尺,這和當代一些畫家現在仍然堅守的那個號稱的價位不相上下。這批當代畫家面臨著一個“破師點”的問題,“破師點”是書畫市場的術語,即當代一些畫家的潤例已經接近或突破了他們的老師或前輩的單位尺幅的作品價位。這就使以收藏為宗旨的一批收藏家面臨一個抉擇,是收藏黃胄、蔣兆和、李苦禪、啟功、劉海粟、關山月、錢松巖、王雪濤、周思聰的畫好,還是收藏這些價位相近的當代畫家的作品好?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當代畫家號稱的奇高價位在客觀上是與近現代的名家大師相抗衡,但這些畫家現在顯然還不具備這個能力。他們的作品過去在送禮市場炙手可熱,反腐以來在市場大幅回落,特別是近年來人們對于藝術品的欣賞水平在不斷提高,對藝術家頭上一些官本位的頭銜有了冷靜的認識,而我們的這些藝術家對于當前的市場現實卻往往采取漠視的態度,他們堅守的價位沒有市場的支持,脫離市場的實際漸漸久遠,近期的作品在市場上缺乏流通,長此以往這部分畫家將被市場邊緣化。 特別是畫壇的一批新人在成長,他們的作品潤例不過幾千、一兩萬或幾萬一尺,不但畫得好而且價位接地氣,市場有人氣,形成了對奇高價位畫家的威脅。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