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2來源: |
![]() 2007年5月作品《富貴永昌》參加了“人民代表高峰論壇畫展”在人民大會堂展出。作品《金秋十月》應美—中文化交流中心邀請,在美國紐約再次展出,并被收藏,世界日報做了報道。 2008年5月應新疆自治區美術家協會邀請在阜康市舉辦了個人畫展。 2008年10月應浙江蒲華美術館館長林大綸先生邀請,在蒲華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 2011年1月作品《富貴永昌》在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展播。 2011年4月被全球華人祖國和平統一促進授予“和平使者”稱號。 2011年6月作品《紅梅》參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名家書畫展”,作品被全國政協收藏。 作品在全國大型刊物多次發表及多部辭書收錄。 2013年,作品《盛世華章》參加全國百位名家邀請展,獲得“當代寫意花鳥十大名家”稱號 2014年,應邀參加意大利世界華人花鳥大展,獲得寫意花鳥金獎 ![]() 龔擇君的大寫意花鳥畫,縱橫恣肆,不拘繩墨,揮毫落墨,性情為之,屬風格野逸的一路。 龔擇君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對裝飾繪畫、民間繪畫、西方現代繪畫頗有研究,心血來潮時多以作畫來傾訴,乘興命筆,一吐塊壘,有著藝術家的隨性率真。他又是一位收藏家,彩陶、石雕、木雕、家具、鳥籠皆愛好,傾其收錄。他視野開闊,興趣廣泛,又是性情中人。 ![]() 龔擇君酷愛書法藝術,常年臨池不輟,篆書、草書、行書都下過功夫。他的書法筆道求蒼厚,運筆求縱逸,結體求氣勢。他把書法技巧寓于畫卷創作,筆墨語言蘊 含著書法的靈性和形式美感。他主張筆墨形態不應該有固定的樣式,筆墨應隨情感與狀物而變化,不斷創新筆墨形態,一句話,筆墨當隨時代。他作畫并不固守古人 的成法,筆筆皆有出處,而是講究筆墨的力度、厚重與節奏,在形態上常采用團塊結構,運動的線與沉著的團塊構成畫面獨特的形式韻律。 由于他有著工藝美術的學術背景,所以對西方現代繪畫有著濃厚興趣,雖然他沒有刻意追求,但很把西方的造型趣味、構成趣味、色彩趣味,以及民間審美意識,很自然 地融入其大寫意花鳥畫創作,不造作,不生硬,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他也相當傾心于林風眠、吳冠兩位大藝術家,這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中西融會,特立獨行,卓爾 不群,他們的作畫意境新異,每每給人新鮮的精神領悟與審美享受。這對高士尊的創作頗有影響。 龔擇君在融會異文化元素時,特別強調文化的主體意識,吸收外來文化營養是為我所用,仍是很看重藝術的民族品性。 ![]() 可惜在我們當今的不少作品中還存在著拉郎配現象,東取一點,西湊一點,拼湊成章,不能達到自然融會。高士尊在創作中摒棄“拼盤方式”,而是力求“化合方式”,追求多種繪畫元素的水乳交融。 龔擇君寫意花鳥畫作所表現的另一美學特色是情感的純粹。他的畫有童趣,也有拙樸,還有率真,表現出一種單純和天真爛漫的無邪,是拋棄積習或成見的真性 情,以兒童天真的心態發現獨特的美,而且無拘無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超越了世俗,在藝術上做到了去偽存真,達到了“很萌”的藝術效果。 “散其懷抱”是龔擇君寫意花鳥畫的創作狀態。我們知道,書法藝術發展到蔡邕生活的東漢末年,已經由記事行文的工具逐漸演變為士大夫抒情的載體,因此蔡邕 提出“書者,散也”的論點,即“欲書先散其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睍嬒嗤ǎ呤孔鸬膶懸猱?,亦有散其懷抱,任情恣肆,隨心所欲的特點,畫作筆墨老 辣蒼茫,清狂疏野,瀟灑出塵。他筆下的月光景物更是借物抒懷,意味雋永,如《雙棲圖》,濃重的夜色托出帶著光暈的圓月,一對小鳥相互偎依,夜宿于虬曲蒼勁 的古松枝頭,月色凄迷中尤見其相依情深,撩撥心靈的漣漪。小鳥用濃墨團塊一筆畫出,嘴、爪用紅色勾出,造型簡括而生動。古人云:“鳥啼花落,皆與神通。” 潛心體驗自然、社會、時代、人文,使其彼此貫通,相互生發,乃詩人、畫家的另一種基本功,正所謂功夫在畫外。 ![]() 從龔擇君作品的成功之處,可看出他的畫注重行筆的疾徐、順逆、輕重、頓挫與節奏,準確把握了筆墨的運動、筆墨的性質與感覺的變化,把情感“痕跡化”。筆墨的痕跡宛若情感的“心電圖”,借筆墨的“寫”,宣泄深藏的郁積之情。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