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來源:中國美術報 |
近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正式發布 2024 藝術學科研究前沿十大熱點詞,“藝術療愈”熱度名列前茅。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治療工作室在此次熱詞評選的推薦詞中寫道:“在藝術多元化應用的價值探索中,藝術療愈成為藝術實踐、跨學科合作、社會需求的新焦點。藝術療愈,利用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強調表達過程中的情感釋放和自我探索,積極幫助人們提升自我意識和心理健康水平。藝術療愈,不僅適用于有心理困擾的社會人群,也適用于全社會心理健康的發展目標。” 作為一種通過藝術作品和創作過程來促進心理健康的方法,藝術療愈以其獨特的治療機制和豐富的表現形式,成為人們追求心靈治愈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藝術療愈的優勢在于它的廣闊應用場景和包容性,其應用范圍包括普通人群的情緒調適、壓力管理、自我接納與探索,也可以應用于兒童、老年人及特殊人群的照護過程等。藝術創作不要求個體有藝術基礎,重在過程中的情感釋放和自我探索。這種心理療法不僅適用于有心理困擾的人群,也適用于任何希望通過藝術來豐富生活、提升自我認知的個體。然而,隨著藝術療愈市場的火爆,這種廣泛性和包容性也使該領域浮現出許多亂象。 縱觀當前的藝術療愈市場,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由于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完善的監管機制,一些機構和個人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推出了大量費用不菲但質量不高的藝術療愈產品和服務,并通過虛假宣傳夸大其療愈效果,甚至出現給藝術療愈披上“玄學”外衣的現象。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聲譽和發展。 二是專業人才短缺,這是制約藝術療愈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國內對于藝術療愈專業人才的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各大院校相關專業設置不夠完善,導致市場上真正具備專業素養和實踐經驗的從業者少之又少。這直接影響到藝術療愈服務的質量和效果,使得許多有需求的個體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三是公眾對藝術療愈的認知度不高。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問題,但人們對于藝術療愈這種新型治療方法的了解仍然有限。很多人將其與普通藝術活動或審美教育混為一談,缺乏對其基本概念和理論的認識。這不僅影響了藝術療愈的普及和應用,也限制了其發展潛力。 面對這些問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規范藝術療愈行業,推動其健康有序發展。首先,建立完善的行業標準和規范至關重要。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明確藝術療愈的定義、范圍、服務內容等基本要素,規范從業者的行為和提高服務質量。同時,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其次,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是提升行業整體水平的關鍵。藝術療愈要求從業者具備醫學、心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綜合能力,高校和研究機構還需在人才引進與相關的課程和專業設置上進一步完善,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同時,為國內外知名專家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引進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提高我國藝術療愈領域的學術水平。此外,加強宣傳推廣工作也是提高社會認知度的有效途徑。相關機構可通過媒體宣傳、公益活動等方式普及藝術療愈知識,讓更多的人認識藝術療愈、有能力選擇正規的藝術療愈服務。 雖然國內藝術療愈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如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藝術院校、各大公立美術館等藝術機構乃至藝術家都在以學術研究與公益活動的形式積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天,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藝術療愈作為一種集藝術性、科學性和人文關懷于一體的療愈方式,必將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看到藝術療愈行業的社會價值和巨大發展潛力,攜手美術館、策展人、藝術家、科學家、心理學家等專家共同建設一個規范有序、充滿活力的藝術療愈行業,為國民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貢獻藝術力量。(賀瑋) (作者系《中國美術報》社編輯部副主任)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