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8來源:新浪收藏 |
[響應中國美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倡議] ---- 董希源紅色寫生之旅(太行山) 師生同臺展技藝、太行山下竟風流 ---- 董希源師生太行山寫生小記 ![]() “此處山體主鋒中上部分,可用逆向折帶皴予以表現,先用側鋒臥筆由下向上徐行,再轉折由上向下直刮”、“這兒是近處部分,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形,所以宜用披麻皴。而你用筆時,筆墨偏濕了些,要記得咱們這兒是太行山,典型的北方大山,不能太濕潤。另外,你剛才的用筆板緊了點?!边@是畫家董希源在寫生現場與其學生劉志成就剛才的初稿作點評時的部分內容。 天為幕,地作席,太行山下當課堂。劉志成先生是追隨董希源近三十年的學生,自幼酷愛美術,自美專畢業后,潛心研摹五代、宋元山水,頗得前人意趣,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各種嚴肅的畫展,是資深的省級美協會員。這次一聽到老師要外出寫生,重走長征路,就馬上主動請纓,加入到紅色之旅的團隊中來了。 四月的太行山,雖是春寒料峭,但柳條已經飄絮,叢叢迎春花凌空搖曳,將山間點綴得生機勃發、春意無限。廣袤的田野上,田地早已犁過整松,泥土的芳香中還不時夾雜一股農家肥的糞味,春播已經開始了。田壟上成行的白楊樹樹梢漸漸泛綠,在午后陽光的照耀下,通透發亮,猶如一排排英姿颯爽的抗日戰士,在聽到號手的號聲后集合待命。遠處連綿起伏的太行山,晨霧已經散盡,主峰崢嶸漸露,巍峨雄渾的山體似乎正在向我們傾訴那一段悲壯的抗戰歷史。 ![]() 此處甚好。視野開闊,背山面河,欲描繪的對象物盡覽眼中。有著多年野外寫生經驗的劉志成與老師董希源幾乎異口同聲。所以今天他們師生早早地就來到了寫生點。先幫老師架設畫架,鋪展丈二畫紙,調水勻墨,再幫老師沏一杯濃茶,一切都就緒了。等到老師開筆,勾勒了山體的一個基本外形后,劉志成也展開了自己隨身多年的小畫板,面對著太行山,與老師一前一后畫了起來。董希源擅長畫大山大水,對大場面、大材料有著極強的駕馭能力,作品大多尺幅巨大,場面壯觀,氣勢磅礴,因此連外出野外寫生時也是丈二匹以上尺寸,每每寫生都需要眾多助手幫忙搬運器材設備、搭設畫架畫板,而劉志成也漸漸養成了當好老師寫生助手的習慣,這次老師大規模的寫生之旅,他也就派上了大用場。 老師有老師的長板,學生有學生的妙著。劉志成最長于小寫意山水,筆走龍蛇,水墨氤氳,逸氣超然,在業內也已是小有名氣。是故,他今天沒有與老師比畫幅大小,爭場面氣勢,只是默默地坐在老師碩大畫板前,聚精會神地畫著。只片刻功夫,他的小品便已成形,瞧去,卻也是滿紙云煙,墨韻靈動,佳筆連連。而老師這邊也基本框架勾勒完畢,正在直皴斜擦,細化深入,只待最后的收拾了。 趁老師歇口氣喝茶的空隙, 劉志成趕緊取出自己剛剛出爐的寫生稿,貼在老師畫面左角位置上,讓老師幫忙挑毛病。這才有了剛才董希源的那一席點評。 ![]() 雖然剛剛的點評嚴格了點,但句句真話、實話,切中肯綮,說得讓學生頻頻點頭,連稱的確如此。當然,看到學生作品中所展現出來的成熟與進步,老師也是開懷微笑,謙遜地說,經營經營,山水畫中的重要一環就是經營,不僅是構圖、位置、溝壑的經營,還必須要有新觀念、新精神的經營意識,這個我就要向學生學習,汲取營養了。 轉瞬間,師生兩人的寫生稿都基本完。對,干脆掛在一起,一齊點評彼此得失。一個是風趣、幽默,一個是憨厚、純樸,但絲毫不影響師生兩個人對畫作的交流探討,在一片爽朗的笑聲中,兩件初稿都收起來了,今天師生同臺竟競藝暫告一段落。接下來,董希源又準備今天的第二件寫生作品了,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