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來源:新浪收藏 |
![]() 2016年4月15日上午10時,由《中國書畫》雜志社主辦的“詩花墨雨”《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花鳥畫創作研究委員會作品邀請展在《中國書畫》雜志社美術館開幕。經濟日報社原社長、中直機關書畫協會主席武春河,《經濟日報》副總編丁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服裝基地主任竇義勇大校,港澳國際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港澳傳媒華語國際臺臺長冉多文,中信旅游集團副總、中信文化旅游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瑞躍,榮寶齋《藝術品》雜志主編王登科,文銀集團董事長魏琳星,全球貸總裁尹沛峰,北京林氏兄弟文化公司董事長林德湯,以及本次展覽的參展畫家等,出席了開幕儀式?!吨袊鴷嫛冯s志社社長康守永,榮寶齋《藝術品》雜志主編王登科,港澳國際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港澳傳媒華語國際臺臺長冉多文,以及畫家代表馬碩山為開幕式致辭。 ![]() ![]() 此次參展的藝術家肖舜之、李曉明、李曉軍、安林、馬碩山、姚震西、任清、陰澍雨在當今中國畫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大都在創作、科研、教學領域承擔著重要的工作,兼有深厚的理論學養與精湛的繪畫技藝,且已經形成較為鮮明的藝術風格。集中呈現在這里的是一代藝術家對于“寫意”這一時代命題的積極回應與可貴探索。他們的作品可以視為在當前的文化語境中,對于寫意精神的新的闡釋。 ![]() 今天,世界藝術的格局中,中國繪畫已經具備了充分的自信與自醒。眾多中國藝術家的實踐都彰顯出來自東方的才情與智慧。當代的藝術創作已經打破媒材語言的特定限制,歸向于普遍認同的審美價值,所以“寫意”的精神品質成為眾多藝術門類所共同追求的。諸如雕塑、油畫、公共藝術等等都在強調寫意性的表現。這其中,“寫意”作為東方藝術的精神指向,被認為是區別于西方藝術的重要特征,被不斷地強化。中國畫領域中,對寫意性的強調也打破了各個題材、畫科之間的限制,成為共同追求的精神品質。 目前有關寫意的討論都是與中國繪畫的當代發展密不可分的?;氐揭约挤ń缍ǖ膶用妫皩懸狻迸c“工筆”對應,清人方薰《山靜居畫論》中說:“世以畫蔬果花草隨手點簇者謂之寫意,細筆鉤染者謂之寫生。以意乃隨意為之,生乃像生肖物。不知古人寫生即寫物之生意,初非兩稱也,工細點簇,畫法雖殊,物理一也?!边@里的“寫意”特指花鳥畫,寫意觀念與寫意技法在花鳥畫這一中國畫門類中得到統一。 但是,就是在對于寫意精神的普遍認同中,寫意花鳥畫的發展卻出現頹勢。這是來自于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 其一,“寫意”作為技法,在歷經千年的傳承當中,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固定的范式,這種范式成為束縛,對藝術家創造力的發揮產生強烈的制約。以至于在人們的認知當中,但凡是與畫史上原有的寫意花鳥畫范式相關聯的繪畫風格,都被認為是沒有創新意義的,所以不具備當代價值。 其二,“寫意”作為精神指向,貫穿于中國畫的發展之中,他并不是被標志在畫面上的,而是潛在于繪畫形式之中,往往是不可見的,他需要藝術家長期的學識修養的積淀以及人文熏修。這就造成了要養成“寫意”的內在品質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很難在短期內看出效果,這就造成潛下心來研習寫意的人相對較少,作為精神層面的“寫意”也在逐漸缺失。 最后,寫意花鳥畫將自然花鳥作為主要的表現對象,尋求靈性的表現。由于客觀對象的造型結構、物理關系很穩定,從古至今幾乎是不變的,所以很難從題材的變化當中彰顯時代精神,無法匯入中國畫推陳出新的主流。 所以被人質疑的是:時代生活還真的需要這些傳統的寫意花鳥畫嗎?寫意花鳥畫能夠表現當下的社會生活嗎?顯然如何將個體的情感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如何將相對穩定不變的題材與當下的物質世界相聯系;如何將寫意的精神與藝術中普遍的價值取向相協調一致,都是當前的寫意花鳥畫家所要面對的,并且通過創作加以解答的。這是當下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的難度所在,也是其高度所在。 ![]() 寫意花鳥畫在當下的發展既需要有藝術家的執著與堅守,也需要來自外部的動力,特別是來自社會的導向性的指引與推動?!吨袊鴷嫛冯s志作為專業的學術期刊,一直以來致力于中國書畫藝術的普及與推廣。《中國書畫》雜志社畫院成立以來,以《中國書畫》的學術平臺為依托,反思當下中國畫發展的具體問題,注重學術探討,聘請了眾多當代的有影響的實力派畫家作為書畫院的藝委會委員和創作研究員、院聘畫家,并且定期舉辦有明確學術主題的展覽,對中國畫的當代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次邀請的本院寫意花鳥畫創作研究委員會部分研究員,都是當代具有代表性的寫意花鳥畫家,舉辦“詩花墨雨”邀請展。旨在喚起人們對于寫意花鳥畫這一傳統的繪畫樣式的關注,并帶動以中國畫傳承與發展為命題的深入探討,相信此次展覽,會對寫意花鳥畫的當代發展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 ![]()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