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0來源:新浪收藏 |
![]() 陸道培書法 ![]() 陸道培書法 ![]() 陸道培書法 ![]()
陳竺賀詞書法
(原標題:陸道培院士榮獲國際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2016年杰出服務貢獻獎) 本報訊(記者 董連輝)3月24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榮獲國際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2016年杰出服務貢獻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陸道培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此獎項的中國專家。 據了解,2016年2月20日,在美國夏威夷召開的美國骨髓移植學會與國際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的聯席會議上,陸道培榮獲此項國際醫學大獎。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骨髓移植事業的奠基人,他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陳嘉庚醫藥科學獎等國際、國內科學獎項。早在1964年,陸道培率先在亞洲開展骨髓移植,采用雙胞胎姐妹的骨髓成功救治了一位22歲身患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成功完成了亞洲第一例骨髓移植,患者至今健在,是國際上骨髓移植后生存最長的病例之一。1981年陸道培成功完成中國首例異基因骨髓移植,骨髓持久植活,患者無病生存至今。上世紀80年代后期,為解決中國同胞兄弟姐妹供者的短缺,早期骨髓庫尚未建立因而也缺乏非血緣供者的難題,陸道培先后采用多種嘗試致力于改善親屬間配型不完全相合的移植結果并取得一定的成功。上世紀90年代,陸道培積極呼吁并參與籌建中華骨髓庫,宣傳成立骨髓庫的必要性,普及捐獻造血干細胞治療疾病和對捐獻者健康無損的知識。1997年,陸道培建立了中國首個國家批準的臍帶血庫,2000年首先成功開展成人雙份臍帶血移植,為亟需移植的患者開辟了又一個造血干細胞的來源。2002年陸道培建立了GIAC方案,在開展親屬間配型半相同移植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使得半相同移植與同胞相合移植的結果相媲美,奠定了我國半相同造血干細胞移植水平處于國際領先的基礎。 當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大會祝賀,80多位嘉賓參加發布會。發布會上,當有記者問陸道培院士有無信心摘取諾貝爾醫學獎時,他說:“我的目的是為了病人,為了以病人為中心的醫學事業,獲獎不是我的目的。” 坐落于燕郊的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是由其出資成立、承擔法人的血液病??漆t院。該院2012年4月入駐燕達醫院以來,到該院就診的血液病患者逐年遞增。今年85歲的陸道培院士每周二下午在該院出門診,上午進行查房。 ?。ㄎ恼聛碓矗豪确欢际袌螅?/p>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