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1來源:大河藝術網 |
軍旅書法家劉世清 文/余波 軍事界、新聞界、書畫界,三界才俊,世間難得縱意筆。 報國心、誠摯心、向道心,用心蒼生,清風明月是劉公。 人生寄一世,倏忽百年身。在歷史的煙云里,曾有過多少值得記取的人物?我想,劉世清先生終將是其中的一位。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一個人,一輩子,得以做好一件事情,已屬難能可貴。然而,世清先生只用了半生,便完成了三件: 其一,從軍報國。他從坦克兵做起,軍事技術過硬,比武場上技壓群雄;旋即,世清躋身部隊宣傳戰線,戮力筆耕,成績有目共睹。從軍四年,他通過層層選拔考試,被信陽陸軍學院武漢軍區新聞培訓班錄取,全軍區共計25人,裝甲兵部隊惟有世清一人。畢業后,他先后效力于坦克團、師、合成軍、軍分區、省軍區宣傳部門,任職兩地武裝部政委、預備役高炮師政治部主任直至副政委。從作戰部隊連、營、團、師、軍各層級,到地方部隊武裝部、軍分區、省軍區、預備役師,各崗位豐富多彩的人生歷練,世清一直默默地為國防事業奮斗不已,為地方民眾鞠躬盡瘁。為此,他先后四次榮立軍功,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個人”,被濟南軍區、河南省軍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民兵政治教育十佳個人”。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其二,軍中作文。多年來,世清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新華通訊社、《中華英才》、《河南日報》、《鄭州日報》等各級權威媒體發表新聞、通訊、報告文學、人生體悟數百篇,其中上百篇獲得各級獎項,更有一篇通訊榮膺第三屆“中國新聞獎”。鑒于此,解放軍出版社慧眼識才,為他個人出版了新聞作品集《長城長》,該書由時任總政宣傳部副部長熊焰同志欣然作序。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其三,浸潤翰墨。世清少小即酷愛書法,備受老師器重。從軍后,他堅持硯田磨礪,取法先賢,上溯秦漢、晉唐,下涉明清、民國,汲取諸家之長,終至形成自家面目。其書作淡泊古雅、清氣撲人,讀之,如坐春風,如見其人。是故,他的作品在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作品展、首屆“朝圣敦煌”全國書法大展、“商鼎杯”全國書畫大賽、“恒兆杯”全國書畫展中,均取得不凡的成績,并由此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因人品藝品俱佳,境界高遠,退休后,世清先生被公推為河南省炎黃書畫院院長,躬身文化事業,熱衷慈善關懷。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概言之,世清先生是一位清雅的軍旅文人,謙和遂意、待人至誠。中國文人寫作之余,素有書法寫意的傳統,數千年以降,書法漸至成為文人話語另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從王右軍《蘭亭集敘》到顏柳歐趙,從蘇黃米蔡到揚州八怪,書法不啻為文人之臉面,彰顯其詩意棲居。四十多年光陰,世清先生夕惕不息、仄不暇食,以筆墨為情感寄托,平疇千里,八面出鋒,抒寫日常生活中的暢神快意,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昭示出個人獨特的生活美學。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暢神寫意”是世清先生書作的基本特征,其架構注重揮灑的痛快淋漓,順乎筆墨的自然天性。文化的沉積、閱歷的豐厚、線條的砥礪,使他的書法從有為到無為,從無法到有法,繼而從有法到無法,從而達到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狀態,即便隨手勾點曳劃,那烏金般的根根線痕,都是律動而富于生命的。 先賢有云,書法者,天地造化之機緘,陰柔陽剛之發也。蓋一管輕軟之筆,奇怪生焉,可演乾坤之大,可繹人心之微,包羅萬象,淵然而深。數十年來,世清先生淡泊明志,無論春風秋月,抑或暑雨祁寒,他于書道陶然忘機,擷其英華,佩其香蘿,為坊間所稱道。 陸放翁晚年退居山陰,壯志難酬,不禁在《訴衷情》中憂憤地說道,“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千年后,雖同為軍旅文人,世清先生卻難再有陸游那般怨艾。他生逢其時,四海升平,為國盡忠,已然實現遠大的人生抱負。所以,當他用書法重又演繹這篇名作,竟然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涵詠之,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布局疏朗,明潔消散,于秀雅中透出和諧氣象,不啻為一曲引人回味的盛世強音。 素箋淡掃無纖塵,花影春深鎖重門。易安居士是文壇為數不多的才女,令人追慕,心向往之。審讀世清所書李清照之《小重山》,如芰荷滾露,沖淡蕭疏,將易安的真率心性和卓爾才情一寫盡然,滿紙清幽,臻于曠達之人生秋境。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熟而不樸、運筆快疾,但缺少了古意拙樸、兵氣強悍!”——這是世清先生對于自己書法的反思。為彌補缺憾,近年來,他轉而臨習索靖《月儀帖》、陸機《平復帖》、皇象《急就章》,雖年過半百,卻實現了華麗轉身,深得章草縱任奔逸、醇厚高古之真髓,其行楷書也平添出幾分樸拙和厚重。在2013年河南美術館舉辦的“墨舞兵歌”劉世清書法作品展上,先生以“墨舞”之形寄寓“兵法”之神,采用不同形式的佳構來解析書法與兵法的完美契合。此番展覽中,29幅《孫子兵法》、38幅《三十六計》及兵家古詩詞、合計130余件書法作品橫空出世,純以六尺、八尺大幅示人,酷似戰車布列軍陣,車轔轔,馬蕭蕭,烽煙起而四野蒼茫,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歷史長卷,令人蕩氣回腸、拊掌稱奇!由是,時任河南省書協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的宋華平先生由衷地評價道:“這不僅是一次具有較高水平的書法藝術展,也是對我國古代兵法理論遺產的一次弘揚。”——誠哉斯言!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繁華落盡見真淳,退而不休才是真。作為一名曾經的熱血軍人,世清先生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在擔任河南省炎黃書畫院副院長和院長后,致力于弘揚傳統文化和助殘慈善事業:2010年,世清偕同炎黃書畫院組織大型公益筆會,將多位書畫同仁現場創制的作品予以拍賣,得款百萬元,全部捐贈給殘疾人事業;他還費盡心力,為河南民權縣“畫虎村”,睢縣、登封等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捐贈了10萬余元的書畫用品……為此,2010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授予炎黃書畫院“扶殘助殘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6年1月,中國“心連心”活動組委會特地向劉世清同志頒發了“河南省愛心書法家”榮譽證書。 著名美學家蔣勛曾深情地說過,“書法在中國已經不是為了視覺享受,書法正是中國傳統文人的生命美學。”一語中的。劉世清先生正是將寫作和書法融入了生命,為國、為民、為社會奉獻不已,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和老軍人的錚錚誓言!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不辱使命,心寄軍民,藉筆下文章,鴻篇巨制流芳遠;致力社會,奮斗終身,作紙上舞蹈,爍古炳今赤子心。人世很長,人生苦短。世清先生只爭朝夕,用數十載積淀的筆墨,給后人留下了值得記取的藝術作品,也成就了一個視文學、書法為天命的老軍人的高貴形象。感于此,因作小詩以寄之,并祝福先生藝業精進。詩曰: 詩書雙璧幾回聞?少壯功夫老更成。 峰高疊翠三千丈,天風浩蕩惟使君。 煙云拂紙輕勝馬,吐納珠玉筆頭傾。 天末忽憶少年事,夜殘更漏思故情。 霜雪壓枝曉窗冷,青燈黃卷起五更。 男兒報國赴戎機,踏遍關山幾萬重。 沙場征戰猛似虎,文章縱意如蛟龍。 滿樹繁花一江月,秋竹秋韻寫秋聲。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劉世清書法作品欣賞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