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7來源:中央美術學院 |
丨創新先驅之路:羅工柳百年誕辰紀念展展覽時間:2016年3月29日—5月3日開幕時間:2016年3月29日10:00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層展廳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支持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浙江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羅工柳 《地道戰》 布面油彩 140cm×169cm 1952年 ![]() 今年是我國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中央美術學院原副院長羅工柳先生誕辰100周年,為隆重紀念這位為革命美術事業和中國美術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藝術先賢,中央美術學院在文化部、中國文聯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浙江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及羅工柳先生的親屬等各方共同協助下,經過精心籌備,以近400件作品和大量文獻資料的規模首次全面呈現羅工柳先生“一生為人民”的藝術歷程、突出反映其探索中國油畫發展之路的創新精神。 為迎接中央美術學院建校一百周年,學校高度重視梳理、研究百年優秀辦學傳統,學校黨委制定了“百年輝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的學術研究規劃,成立了黨委書記高洪、院長范迪安掛帥的領導小組,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學術委員會負責人及相關教學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人組成工作機構,決定通過研究與展覽、學術研討與傳播推廣的綜合形式,隆重紀念中央美術學院百年發展歷程中做出杰出貢獻的藝術名家與美術教育名師,銘記前輩的藝術人生,弘揚光榮的藝術傳統,學習先賢的藝術精神,推動學校教學、創作與科研在新形勢下的創新發展。展覽定于校慶日前夕開幕,更凸顯了羅工柳先生的藝術歷程與中央美術學院發展歷史的緊密關系。
羅工柳 《蕎麥地》 布面油彩 12×16cm 1957年
羅工柳 《毛澤東在延安作整風報告》 布面油彩 168×240cm 1951年 在20世紀中國美術的發展進程中,羅工柳先生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藝術方向,在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的道路上孜孜以求,銳意創新,不斷進取,在油畫、版畫、書法及綜合藝術等領域留下了豐碩成果。他曾參加“魯藝”木刻工作團,出席延安文藝座談會,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在蘇聯研修油畫,組織革命歷史畫創作,主持油畫研究班,藝術經歷豐富,藝術影響深遠。其作品油畫《地道戰》、《毛澤東在延安作整風報告》、《前仆后繼》、《毛主席在井岡山》以及版畫《馬本齋的母親》、《李有才板話》等成為美術史上的經典,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藝術人才。 為使展覽能夠準確而重點地反映羅工柳先生的突出貢獻,院長范迪安親自擔綱策展人,多次召開展覽策劃會,特別邀請了靳尚誼、全山石、詹建俊、鐘涵、杜鍵、聞立鵬、邵大箴、馬常利、李化吉、妥木斯等十位先生舉行座談,“十老”深情回憶了他們的老師羅工柳先生在教學、創作和擔任學院領導時的許多經歷與貢獻,提示了這次展覽應該把握的學術重點。通過系統梳理羅工柳先生各時期的代表作品和文獻資料,展覽突出展示羅工柳先生在版畫創作上吸收中國民間藝術的民族化自覺,展示他在同代畫家中超強的“創作”意識和在當時文化條件下難能可貴的創新精神,展示他在留學前蘇聯期間為解決中國油畫發展問題對歐洲油畫的深入研究,展示他兼融中西、在油畫語言“寫意性”上的探索,展示他在“油研班”教學上寬闊的藝術思想和鼓勵藝術探索的教學主張。展覽包括“在戰斗的前線”、“為新中國而創作”、“留學研究在蘇聯”、“中國油畫要走自己的路”、“柳色長青”五個部分,展線的一首一尾安放著羅工柳于20歲意氣風發的青年時期創作的木刻作品《魯迅像》,以及88歲仍壯心不已的耄耋之年揮灑的《郁郁蔥蔥》,隨著時間的脈絡展現藝術家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多樣的藝術形式中取得的成就。![]() 羅工柳 《郁郁蔥蔥》 綜合材料 150×180cm 2004 年 本次展覽匯集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羅工柳代表作品,《地道戰》、《毛澤東在延安作整風報告》、《毛主席在井岡山》、《馬本齋的母親》、《李有才板話》等經典代表作將悉數亮相。同時,還將展出家屬珍藏的羅工柳各個歷史階段的精彩作品,包含大量首次展出的創作草圖,如革命歷史畫《地道戰》等作品的創作草圖,以及留學蘇聯時期至晚年作品的構思稿、色彩稿,使展覽呈現出濃厚的學術氛圍。展覽于2016年3月29日開幕,展至5月3日。 文/秦建平 趙晶 ![]() 羅工柳 《井岡山》 布面油彩 284×223cm 1960 年 羅工柳早年主要從事版畫創作,作品表現抗日根據地軍民的生活和斗爭,代表作有《我不死鬼子莫活》、《馬本齋母親》等。1949年后多作油畫,他的油畫以描繪中國革命歷史題材為主,在探索油畫民族化方面做出了貢獻,代表作有《地道戰》、《毛澤東在延安作整風報告》、《前仆后繼》、《毛主席在井岡山》等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羅工柳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主持文化部主辦的油畫研究班和中央美院油畫系羅工柳工作室的教學,他的繪畫技法和教學方法對中國油畫創作和油畫教學有廣泛影響,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藝術人才。
丨羅工柳年表 1935 年,羅工柳在廣東自學繪畫 1916年 1月5日,出生于廣東省開平縣月山鎮,原名瑞和。1936年 考入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1937年 抗日戰爭爆發,隨杭州藝專師生撤離西遷,投入抗敵宣傳活動。1938年 到武漢政治部第三廳藝術處美術科,負責木刻組織工作。6月,進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學習。年底加入“魯藝木刻工作團”,赴抗日前線開展宣傳工作。1939年 任《新華日報(華北版)》美術編輯,從事木刻工作。
1938 年,“魯藝木刻工作團”成立,左起:彥涵、華山、胡一川、羅工柳
羅工柳與楊筠在延安 1946年 任北方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主任。 1949年 進入北平,任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黨支部書記。為趙樹理的著作《小二黑結婚》創作木刻插圖。1950年 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的籌建工作,擔任黨組成員、黨總支副書記,同時兼任美術干部訓練班副主任。應中國人民銀行邀請,開始人民幣的設計工作,此后擔任該項工作35年。1951年 創作革命歷史畫《地道戰》和《毛澤東在延安作整風報告》。1952年 參加以巴金為團長的“中國文藝工作者戰地訪問團”赴抗美援朝前線體驗生活、戰地寫生。1953年 任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副教授。參加中央文化部組織的“麥積山考察團”,赴甘肅天水考察研究麥積山古代石窟藝術。1955至1958年 赴蘇聯留學,入列賓繪畫雕塑建筑學院進修油畫。期間,在莫斯科臨摹列賓《伊凡殺子》等名作。
1952年夏,羅工柳(左一)在抗美援朝前線為戰士畫速寫
1953年7月,羅工柳(中)在麥積山臨摹壁畫
羅工柳在莫斯科臨摹《伊凡殺子》 1958年 從蘇聯學成歸國,參加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建館工作,組織部分全國著名畫家進行革命歷史畫創作。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1959年 第一次上井岡山,收集創作素材。創作油畫《前仆后繼》。1961年 主持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二工作室和油畫研究班的教學工作。創作革命歷史畫《毛主席在井岡山》。
1958 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合影,左起:董希文、許幸之、吳作人、羅工柳、艾中信 1962年,羅工柳與油研班同學在新疆寫生 1970年 隨中央美院被下放到河北磁縣部隊農場勞動。 1977年 恢復中央美術學院的工作,任領導小組成員。1979年 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贾蹦c癌,做切除手術。1981年 到浙江嵊山島休養,期間創制“竹殼筆”,研習書法。1983年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羅工柳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2003年 榮獲文化部頒發的造型藝術“終身成就獎”。2004年 10月22日病逝于北京協和醫院。
羅工柳在長城畫速寫
丨部分展出作品 羅工柳 《魯迅像》 黑白木刻 16X13cm 1936年
羅工柳 《馬本齋的母親》 黑白木刻 12.8X17.6cm 1943年
羅工柳《李有才板話》插圖 黑白木刻 10.5×8cm 1946 年
羅工柳 《地道戰》 布面油彩 140cm×169cm 1952年
羅工柳 臨摹麥積山壁畫《飛天》紙本水粉 63×81cm 1953年
羅工柳《來一個殺一個》素描 33.5×37.5cm 1952 年 羅工柳 臨摹列賓《伊凡殺子》 布面油彩 131×180cm 1958年
羅工柳 臨摹列賓《扎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王寫信》局部 布面油彩 85×130cm 1958年
羅工柳 《老人》 布面油彩 50×40cm 1958年
羅工柳 《第聶伯河》 布面油彩 10×17cm 1957年
羅工柳 《蕎麥地》 布面油彩 12×16cm 1957年
羅工柳 《籬笆墻》 紙板油彩 17.5×12.5cm 1957年
羅工柳 《白夜》 布面油彩 10×17cm 1957年
羅工柳 《深秋》 布面油彩 34.5×24.5cm1958年 中國油畫要走自己的路
羅工柳 《學文化》 布面油彩 53×73cm 1960 年
羅工柳 《延安人》 油畫 89x71.5cm 1960年
羅工柳 《井岡山》 布面油彩 284×223cm 1960 年
羅工柳 《漓江兩岸》 紙板油彩 17×15cm 1960年
羅工柳 《水車》 紙板油彩 26×25cm 1960 年
羅工柳 《蒙古包》 紙板油彩 25×33cm 1961年
羅工柳 《炊煙》 紙板油彩 34×22cm 1961年 柳色長青
羅工柳 《芒市傣族青年》 水墨、水彩 38X22.5cm 1976年
羅工柳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紙本水墨140×69cm 20世紀90年代
羅工柳 《春城無處不飛花》 紙本水墨 135×68cm 20世紀90年代
羅工柳 《漫天雪》 綜合材料 150×180cm 1993年
羅工柳 《郁郁蔥蔥》 綜合材料 150×180cm 2004 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