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8來源:中國美協 |
工藝美術藝委會與會委員集體合影
3月31日至4月2日,2016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術委員會年會暨全國工藝美術專業教學交流互動會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舉辦。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工匠精神”語境下的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作為重要的造物文脈,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國家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母體。工藝美術作為國民基本文化素質不可或缺,作為大國工匠精神的培養路徑必不可少。當下,無論從國家政策層面,還是從行業和教育領域,工藝美術復興的趨勢日益明顯,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部署,關注工藝美術振興發展,引領工藝美術學術研究與創作,是工藝美術藝委會的重要使命。在民族文化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工藝美術藝委會在自身建設、活動組織、學術引領等方面,如何突出“中國工匠精神”、突顯“中國美學價值”和“中國傳統造物智慧”,是工藝美術藝委會本次年會探討的新課題。會議期間,工藝美術藝委會秘書處組織與會委員、專家赴淄博博山琉璃、陶瓷手工作坊進行了實地采風考察。
2016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年會現場
本屆年會同期舉辦全國工藝美術專業教學交流互動會,準確定位工藝美術藝委會在高等院校工藝美術教育領域的學術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高校在“工匠精神”塑造和工藝美術實踐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功能。從工藝美術教育沿革來看,我國工藝美術專業教育己中斷近二十年,一些好的教學模式丟了,一些因材施教、就材加工、量材為用的工藝傳統丟了,一些工藝設計的傳統文脈丟了。 目前,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工藝美術教育教學正在恢復,對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造物匠心如何融入教學,缺乏有效的梳理與傳承。不能從根本上把握手工文化的本質特征,簡單將工藝美術創作和研究局限在顯性的、量化的工藝技法和藝術形式的教條之中,造成很多學生對傳統造物美學思想精髓沒有真正認知,更缺乏將中國傳統造物智慧轉化為當代藝術的再生能力。因此,在民族文化復興的時代語境下,高等藝術院校在教學中如何復興中國傳統手工文脈與工匠精神就顯得格外迫切和必要。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等國內12所高等藝術院校工藝美術專業的專家、教授參加此次會議。
2016全國工藝美術專業教學交流互動會“教師專場”現場
本次全國性教學活動分為“教師專場”和“師生專場”兩部分,各院校交流議題圍繞工藝美術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改革、教學平臺建設、田調與教學、教學模式改革、門類教學、實踐實訓教學、雙創教育、成果轉化與外溢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美學及設計思維提升等方面進行溝通、互動與分享。通過現場教學交流與研討,反思問題、取長補短、互學互鑒,對于工藝美術以及其它設計類專業教育教學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016全國工藝美術專業教學交流互動會“師生專場”現場
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2016年年會的主要議題為集中學習講話精神和《中國美術工作者自律公約》,聽取工藝美術藝委會副秘書長孫磊所做的2014-2015年工作總結以及2016年工作計劃,與會委員結合議題以及自身學術研究與創作進行了廣泛討論。年會由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許奮主持,工藝美術藝委會主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作了重要講話。會議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強化工藝美術研究與創作的主流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是指導新時期文藝繁榮發展的重要綱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是做好工藝美術藝委會工作的首要前提??倳浀摹吨v話》不僅把文藝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對文藝與人民的關系做出了新的闡述,而且深刻指導我們文藝工作者力戒浮躁平庸,強化生活積累,提高文化素養,補足思想鈣質,攀登創作的高峰,從歷史視野、文藝規律、創作現實和黨的領導出發,對文藝工作做出了最深刻有力的部署。 全體委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把講話精神內化為文化使命。委員們認為,“人民離不開藝術,藝術離不開人民”,工藝美術是“根部的文藝”、“接地氣的藝術”,工藝創作必須要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扎根人民、服務人民、回饋社會。工藝美術藝委會要立足復興傳統文化,“不辜負時代召喚、不辜負人民期待”,堅持組織工藝美術工作者深入社會、深入生活,深入田野,在藝術創作中努力反映“中國工匠精神”,弘揚“中國傳統造物智慧”以及形塑“中國美學價值”。堅持面向基層、服務民生,開展工藝美術傳統基因保護、活態傳承和設計轉化、扶危濟困等創作與研究工作,努力踐行以國家工藝美術文化提升、弘揚和振興發展為己任。
與會委員參觀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博物館
二. 集中學習《中國美術工作者自律公約》,倡導行業自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中國美術家協會審議通過《中國美術工作者自律公約》,進一步規范美術工作者職業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倡導行業新風。 工藝美術藝委會組織全體委員在年會中集中學習并深入討論《中國美術工作者自律公約》,各位委員表示堅決擁護《公約》,嚴格要求、自覺自律,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為己任,把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想引領,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學術氛圍。討論中,委員們對工藝美術創作中存在的拜金主義、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以及粗制濫造、抄襲作假的社會“通病”反響較大,并通過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內涵的解讀,來駁斥當前藝術創作和教學過程中的陋習,紛紛表示要以精美的手工方式創作實用器物,以恭敬誠懇的心態(匠心)對待職業和勞作,以端正的態度嚴格遵守各項技藝與美學要求,實現造物創作的卓越價值。有的委員提出今后要踴躍參加公益事業和志愿活動,尤其要將工藝美術創作、教育與扶危助困、精準扶貧等社會公益事業緊密對接,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樂于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爭做德藝雙馨的美術工作者。
工藝美術藝委會潘魯生主任為大家講解傳統工藝的造物智慧
三.凝聚力量,扎實做好工藝美術藝委會各項工作 2014-2015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及藝委會的部署和領導下,工藝美術藝委會緊密團結藝委會專家,加強聯系相關藝術院校,廣泛進行專業調研,發揮藝委會學術平臺作用,積極組織、參與和開展各種學術活動,取得一系列成果。工藝美術藝委會成功舉辦了“手藝的溫度-第八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暨學術研討會”、“第二屆中國國際大學生設計雙年展”、“當代藝術巡回展暨學術研討會”、“新常態下設計創新驅動力”——中國美協設計類藝委會互動會議等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展覽及研討交流活動;圓滿完成第十二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大類工藝美術作品的參展標準制定、組織收件及相關評審工作;組織系列國內外學術考察、交流合作與工藝美術社會培訓活動;各委員在學術創作與研究方面也取得眾多優秀學術成果。 工藝美術藝委會目前在自身建設方面也存在問題。如,藝委會平臺作用和專家優勢還未完全發揮;在堅持面向基層、服務民生,開展工藝美術傳統基因保護、活態傳承和設計轉化、扶危濟困等創作與研究方面,還存在保守思想;與美協各藝委會跨界協作、活動經費籌措、舉辦高層次展覽和評審活動以及作品與國際、與社會連接性等方面還存有不少現實困難和差距。
與會委員赴博山琉璃工藝作坊實地采風調研
總結成績,分析問題,落實2016年“兩會兩展”工作重點。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根據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年度工作的統一部署,工藝美術藝委會將繼續發揮組織、協調、聯絡、溝通的功能,凝聚各方力量,發揮學術導向作用,通過展覽、論壇等方式,展示當代工藝美術創作成果,促進工藝美術學術研究與實踐緊密結合,踴躍參加公益事業和文藝志愿活動,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工作包括: 1.召開“2016全國工藝美術專業教學交流互動會”。就如何發揮中國美協藝委會學術平臺的作用,在教學創作中突出“工匠精神”、突顯“美學價值”和“傳統造物智慧”等展開經驗交流。大會將圍繞以“工匠精神語境下的工藝美術”為主題,強化在工藝美術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改革、教學平臺建設、田調與教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實訓教學、雙創教育等方面的溝通、互動與分享。 2.舉辦“2016年海峽兩岸工藝美術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臺灣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臺灣藝術大學聯合主辦的“2016海峽兩岸工藝美術學術研討會”,擬定于2016年6月中下旬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共同研討海峽兩岸工藝美術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研討會主題為“社會變遷中的兩岸手工藝”,會議宗旨是:在社會變遷以及城鎮化發展背景下,進一步探討手工藝與社會協同發展的機制、策略和途徑,推動手工藝在社會生活中的綜合應用與創新發展,提升手工藝美學意蘊和文化含量,改進手工藝設計方法和推廣體系。針對社會變遷和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傳統工匠精神的消亡、價值觀迷失、資源約束以及教育、扶貧幫困、就業等迫切問題,進一步交流解決現實矛盾的研究成果、經驗和案例等。研討會誠邀海峽兩岸藝術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法學等領域的相關專業人士,圍繞會議主題和論文選題的主要方向撰寫論文,參加學術交流。 3.籌辦“工匠傳承: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展”學術活動。策劃由中國美協等主辦的首屆全國性工藝美術大展,作品征集門類包括玻璃工藝、金屬工藝、首飾工藝、漆器工藝、織繡工藝、木作工藝、雕刻工藝、纖維工藝、工藝禮品、旅游紀念品、農民畫、跨媒材工藝等十二大類。展覽在辦展面向、學術含量、內涵價值等方面引領突出“工匠精神”、“美學價值”和“造物智慧”的技藝魅力。展覽以高校創作為主導,邀請行業、民間等優秀創作力量或跨界團隊地參與,重點向觀眾展示當代工藝美術家新工藝、新技法、新材料、新創意,體現手工“匠心匠理”,以及具有時代精神和傳統價值的藝術創作成果。 4.繼續辦好“第九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暨學術研討會”。“學院展”具有堅定而明確的學術思想,就是希望通過學院的力量,喚起社會對中國手工藝術的重新認識,并通過對傳統工藝的現代性創造,實現傳統手工藝術面向現代生活實現轉型。2016年,工藝美術藝委會和平面設計藝委會將聯合推動在南京藝術學院舉辦“第九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暨學術研討會”,繼續強化“學院展”的學術品牌以及對行業工藝美術的輻射帶動作用。
出席2016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年會暨全國工藝美術專業教學交流互動會的各院校代表
編者按:4月1日,2016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術委員會年會在山東濟南召開。工藝美術藝委會主任、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唐緒祥,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滕菲,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許奮,工藝美術藝委會副秘書長、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孫磊,工藝美術藝委會委員、西安美術學院教授任煥斌,工藝美術藝委會委員、蘇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院長、教授廖軍,工藝美術藝委會委員、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王立德,工藝美術藝委會委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青等出席會議。同時,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蘇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等12所高等藝術院校的工藝美術專業負責人、教師列席年會。
(工藝美術藝委會供稿)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