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5來源: |
![]()
10日,著名作家、《上海文學》執行主編金宇澄,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協主席方方,與廣州藝術家、出版人、博爾赫斯書店創辦人陳侗,在廣東美術館舉行“文學藝術三人談分享會”。在全長90分鐘的分享會上,兩位穿插于文學與藝術之間的作家,與一位廣泛研究文學、影像、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藝術家進行思維碰撞,為廣州市民帶來一場跨界交流的文化大餐。 在分享會上,方方表述,中國傳統就有“詩畫同源”的“文化基因”,而回顧當代藝術與文學的發展歷程,也常常出現你追我趕的態勢。而陳侗則表示,不但文學要從藝術中獲取靈感,當代藝術也應該從文學中消解自身的“幼稚”。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出席了本次分享會。他期望,美術館未來不僅是美術展示的殿堂,還將成為“大文化”交流和知識的場域。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實習生 趙汝鈿 談傳統 詩畫同源是民族基因 10日上午舉行的分享會,是廣東美術館近年久違的一場跨界交流活動。在不少人看來,文學與美術似乎是兩個“涇渭分明”的藝術門類,彼此進行互動的機會并不常見。然而,在與會三名嘉賓的生活中,文學與藝術卻充滿著交集,也為他們的創作帶來不少靈感。 上海作家金宇澄就喜歡為自己的文學作品配上手繪插圖。讀者在他的小說《繁花》和《洗牌年代》里,都可以欣賞到作家親手繪制的作品。對于金宇澄來說,當遇到文字無法完全表述的情節時,繪畫就是一個重要的補充。插圖也會對他記憶中的重要場景起到保存記錄的作用。 現為湖北作協主席的方方,也與藝術界常年保持密切聯系。她所主持的著名文學刊物《長江文藝》,已與湖北美術館合作逾四年,其封面插頁均為美術館的展覽或作品。她在會上分享,自己最早的夢想是當一名美術家。女兒也受到她的影響而考進美術學院。 金宇澄則指出,在他們這一代人中,文學與視覺文化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海派藝術家一直在進行各種形式的藝術探索,而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則是通過“小人書”的方式,為當時的青少年兒童所熟知。金宇澄本人就是其中一員:“我們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訓練,但對文學與藝術興趣的開端,就是來自這種‘社會教學’?!?/p> “書畫與文學本來就是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狈椒奖硎荆膶W與藝術之間的“跨界”其實由來已久:詩人大部分都懂得書畫,而書畫家也大多會吟詩作對:“這些原本都是文化人修為的‘童子功’,伴隨著人們一生的成長。然而,現在這個傳統缺失了,導致個體與藝術的距離越來越遠,使國人無論欣賞趣味或基本素質,乃至整個‘文化基因’都受到影響?!?/p> “這使我們成了‘半截子人’?!苯鹩畛我矊@一現象深感惋惜。他認為,傳統文脈的缺失,導致當代文學缺乏漢語自身的魅力,越來越流于“翻譯腔”。對此,金宇澄努力從方言中尋找鮮活的語言,為當代小說增添活力。 談創新 美術為文學注入新動力 文學與藝術之間,不但享有共同的文化源頭,他們在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互相啟發。金宇澄坦言,他寫的小說得益于印象派畫家馬奈的作品?!榜R奈筆下的裸女選擇以社會底層的為題材,在當年引起很大爭議。但這給我帶來啟發:海派文學作品為什么非得關注30年代的大家閨秀,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寫一些底層的卑微個體?”他說。 方方本人曾以《行為藝術》為題創作了一部小說作品,作品后來還被改編成電影《藍色愛情》。這部作品的靈感,就來自于她從廣州美術學院搜羅到的當代藝術素材:“藝術家的思維方式和文字工作者非常不同。我也經常會到美術館看展覽,這些作品常常能給我們打開思路,帶來不少驚喜?!?/p> 湖北美術界也對方方的文學創作帶來巨大影響?!坝腥苏f,文學是藝術之母。作為中國更傳統的藝術樣式,與其他藝術相比,文學偏于保守,生長也很緩慢。而當代藝術有時雖然很粗糙,但他們的理念能夠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狈椒椒窒淼馈?/p> 不過,身為藝術家的陳侗,卻更喜歡與朋友討論文學,他本人也長年涉足文學寫作、翻譯出版:“正因為當代藝術的作品常常很幼稚,我們去接觸文學的目的就是要避免幼稚?!彼硎?,很多藝術家只能淺嘗輒止,如果不去“跨界”接觸其他領域,就不清楚自己的局限所在。 “當代美術強調理念先行,然而,文學很多時候卻是批判理念先行?!狈椒奖硎?,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文學與藝術之間的互動出現了新的變化,作家的先鋒性與開闊性開始超過美術家?!拔膶W與美術之間仿佛在比賽?!钡鹩畛胃鼞涯钌鲜兰o80年代的文壇氛圍。他認為,隨著越來越多文學作品的影視化,作家對語言形式的創新追求反而被沖淡,“大家都希望更加故事化,卻使很多新穎的語言形式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方方與金宇澄的多部作品都被改編為電影。金宇澄的作品《繁花》正由王家衛執導。進入新世紀以后,文學與藝術將何以“再續前緣”?“現在全國都開免費的美術館,出現了很多策展人,相信這在給美術帶來活力之余,也使文學與藝術之間的碰撞更加活躍?!狈椒狡谠S道。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