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來源:書畫村 |
從陜北走來——馬建飛油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6年5月28日-6月4日 開幕時間:2016年5月28日14:30 研 討 會:2016年5月28日16:00-18:00 展覽地點:陜西省美術博物館三樓1、2、3、4號展廳
展覽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為展覽題字 學術主持:范迪安 策 展 人:羅 寧 執行策展:馬衛民 穆亞威 展覽執行:馬海歐 策展助理:郝 伊 主辦單位: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延安市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 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延安電視臺、西安美術學院、西北大學藝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安康學院藝術學院、延安書畫院、延安當代美術館 學術支持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陜西省美術家協會 媒體支持:新華網、新浪網、人民網、雅昌藝術網、99藝術網、藝術公社、央視書畫頻道、國學頻道、收藏天下、中國書畫報、美術報、揚州日報、寧夏日報、新快報、中國文藝家、陜西日報、陜西電視臺、華商報、三秦都市報、騰訊大秦網等。 前 言 土地生養花草樹木,生養樸厚沉靜的靈魂,河流又給這一切以俊逸和歡暢,若如此形容馬建飛先生的作品,當是非常妥帖的。兩年前的此時,馬建飛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他的“黃河哺藝”,而今,復經過兩年的探索,帶著更新鮮的更深厚的感受,馬建飛先生“從陜北走來”,在有限的畫幅上為我們帶來了陜北黃土高原的無限景象。 有些描繪黃土高原的畫作,無不在竭力地表現這塊土地的凝重樸實和敦厚,但往往流于粗疏淺薄,缺少層次和修養,這層次和修養是一種不易發見的智力。還有,這些畫作一味地追求和夸大黃土高原的樸素粗獷,到頭來非但沒有得到它的“質”,而且還忽視了它的“文”。陜北的山河在沉厚的“質”中,是有它的“文”的,這“文”就是文采,光華燁然,甚至有點非現實的東西。而馬建飛先生的作品,觀者不光可看到“質”,亦可感受到其中的“文”。“文”和“質”雖然不同,但蘊含于其中的那股寧靜的智慧卻是相同的。畫中那些夾在群巒當中的長河,那些覆蓋在山梁上的白雪,那些親切的土地所生長著的花木,或明亮或黯淡,或廣闊或精微,秋冬的熟稔遼遠蒼茫肅殺,春夏的清凈明潔透徹溫和,色彩構圖筆觸的轉變帶動著情緒的流轉。 馬建飛先生作品中的歷史感也是值得一道的?;蛟S是同他所生長和描繪的地域有關吧,陜北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說。邊塞、異族、戰爭和革命,從古時的上郡到現今的延安。作品中雖然沒有直接展現當時的情景,但通過那些對業已平靜的遺跡的圖繪,歷史的面貌和氣息依然親切可感。 陜北,這塊神奇的土地,它的音聲,它的景象,無不蘊藏著這一地域人民生靈的滾燙的心腸,無窮的力量,它可以爆裂,可以飛逸,可以流淌,也可以為某種潛淵般的智慧所浸染,從而敦厚,從而沉靜。馬建飛先生的繪畫,所致力所追求的,不正是這種東西嗎?他帶著他的畫作從陜北走來,我們現在再由這些畫作走到陜北中去。 明燭 二零一六年五月十六日
“從陜北走來”馬建飛油畫作品展展覽作品
《高原長河》 2016年 200x100cm
《勒娜》 2015年 60x50cm
《觀瀑》 2014年 128x80cm
《紅土群巒》 2014年 80x200cm
《黃河白茫?!?2014年 80x100cm
《大雪紛飛的鄉間小路》 2014年 65x81cm《高原凈土》 2014年 80x200cm
《棗園春雪》 2013年 70x136cm
《紫丁香盛開的棗園毛澤東舊》 2013年 73x100cm
《延安百年不遇的水災》 2013年 51x120cm
《碾畔村五百年的老碾子》 2013年 80x100cm
《安塞魏塔冬景》 2012年 73x100cm
《黃河群山》 2010年 73x116cm
《榆林鐘樓之一》 2010年 60x73cm
《黃河萬里雪》 2008年 45x95cm
《黃河浪》 2007年 81x160cm
藝術家簡介
馬建飛,陜西綏德人,生于1963年9月。1989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本科。就職于陜西省延安市群眾藝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油畫學會副會長,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西北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延安大學客座教授,延安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14年5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油畫學會學術支持,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和延安市政府主辦,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了“黃河哺藝——馬建飛油畫展”。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