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來源:中國美協 |
出生于日本大分的朝倉文夫奠定了日本近代雕塑的基礎。自1992年以大分景色怡人的朝倉文夫紀念館為核心創辦的“大分亞洲雕塑展”至今,已走過二十余年。 兩年一次的大分亞洲雕塑展立足于主推新人,為亞洲雕塑界注入新風,要求參展作者年齡在50歲以下,而對于作品風格,則是不論具象抽象,只求飽含創意。 中國美術家協會自1998年第4屆大分亞洲雕塑展起與該展組委會合作,負責中國境內參加該展的作品征集與作品預審工作。十多年來,我會累計推薦兩百余位雕塑家參評,中國雕塑家一直以飽滿的熱情踴躍參與。 第13屆大分亞洲雕塑展中國作品征集工作于2015年12月開始,2016年2月17日進行了第一次作品圖片初評。在來自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411件作品圖片中,中國有9件通過初評。7月9日在日本對入選初評的66 件原作進行了終評,共有23件作品入選該展覽。有7件獲獎作品,來自中國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研究生孫鵬的“梵高先生”獲得一等獎,作品在不脫離被塑對象精神本質的前提下,努力找尋肖像雕塑“形似”與“神似”的平衡點。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譚旭的“胖油條”也是入選作品之一。
孫鵬 《梵高先生》 松木著色 第13屆大分亞洲雕塑展將于今年10月8日至11月27日在朝倉文夫紀念館舉行。展覽期間參觀嘉賓對入選的23 件作品進行投票,票數最高的作品將會被授予“豐后大野獎”。
譚旭 《胖油條》 玻璃鋼 兩年一次的大分亞洲雕塑展已經成為亞洲雕塑界一個固定的節日,許多嶄露頭角的中國青年雕塑家,以此為平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