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來源:中國美協 |
11月11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人民網主辦,人民網書畫研究院承辦的“永恒的旗幟——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展”在人民日報社舉辦,展覽以一批代表性藝術家的80幅(組)作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這一光榮的日子。開幕式上,還舉行了由中國美協和人民網共同主辦的“人民藝術沙龍”欄目開播儀式。 中國美協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徐里,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梁永琳,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以及熊伯齊、桑火堯、馬新林等參展畫家、書法家和首都藝術界、新聞記者近百人出席開幕式。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秘書長、人民網股份公司董事長王一彪,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分別致辭,范曾代表參展藝術家發言。 本次展覽是一個以國畫為主,包括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書法等門類的精品展,展覽作品來自劉大為、郭怡孮、孫其峰、朱穎人、吳山明、陳家泠、陳玉圃、裴玉林、楊曉陽、張江舟、陳履生、馬鋒輝、歐陽中石、范曾、金鑒才、呂章申、王家新、李京盛、邵華澤、沈鵬、?;饒?、羅小珊、黃曉芬、王瑋、蔣涵萱、傅振羽等中國各大美術及學術單位的老、中、青三代美術家創作的精品力作。
這些作品中的《太行閱兵》是劉大為先生新近創作的精品。還有邵華澤、金鑒才先生專門創作的“毛澤東詩詞”丈二巨幅書法。陳家泠先生創作的巨幅山水畫《梁家河可美了》,用他獨特的風格描繪了陜北黃土高原壯美的景色。令人欣慰的是一代青年畫家,滿懷對對黨和人民軍隊的崇敬,精心創作了一批主旋律作品。如羅小珊的《紅軍戰士》(組畫)、王瑋的《朱德像》《彭德懷像》、蔣涵萱的《崢嶸歲月》等都是美展的入選作品,青年書法家傅振羽專門為展覽創作的書法巨制《長征組歌》。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在開幕式致辭中說,這是一個有較高學術水準、包含各個美術門類作品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以主題性創作為主的展覽。新聞和藝術有著很深的淵源,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人民日報社不僅有像鄧拓、邵華澤、范敬宜這樣有代表性的學者型、藝術家水準的領導,而且有像華君武、方成、徐啟雄這樣杰出藝術家編輯。中國美協高度重視弘揚主旋律的正確的創作方向,與人民網合作舉辦這個展覽是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的一種文化藝術體現。80年前艱苦卓絕的長征途中,美術和其他革命文藝作品一樣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在長征的隊伍中,涌現了像黃鎮、廖承志等職業革命家的美術作品,他們一路長征一路畫,作品極大地鼓舞了紅軍將士的士氣,忠實地記錄了紅軍將士的風采。劉大為強調,支持黨報、黨網是美術家義不容辭的義務,而與黨報、黨網的合作,也極大地促進了主旋律美術創作。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人民網董事長王一彪在開幕式致辭中說:人民日報已經成為一個擁有報紙、雜志、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電視屏等十多種載體、數百種終端,覆蓋用戶總數超過3.5億的全媒體平臺人民媒體方陣。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我們充分發揮包括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兩微一端等在內的全媒體平臺優勢,精心組織,連續報道長征路上新故事,先后推出大型專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他表示,走在今天的長征路上,以各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從不同角度生動詮釋偉大長征精神,是我們藝術家們的藝術理想,也是主流媒體服務和引領當代中國藝術的價值追求。今天,現場呈現的優秀藝術作品,其每一根線條、每一種色彩,都是藝術家們真情實感的流露,人文情懷的表現,是對歷史的深情回眸,對時代的熱情謳歌,飽含著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長征精神的弘揚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順應數字化和全媒體發展的大趨勢,這次展覽人民網同時運用微博、微信、手機閱讀、無線移動方式進行傳播。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美協、人民網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發揮網絡全媒體優勢,創新藝術傳播形式,用謳歌祖國、謳歌英雄、謳歌人民的藝術作品,激勵廣大人民在新時期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展覽將延續到11月15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