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5來源:中國美協 |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云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推門·境界——郝平版畫作品展”于2016年11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中國文聯副主席丹增,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李牧,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白庚勝,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云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黃玲等出席開幕式。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主持開幕式,劉大為、楊曉陽和黃玲分別致辭,郝平致答謝詞。
郝平先生是中國現當代版畫界中堅輩畫家,他不僅是云南省美術界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更是一位富有深厚學養、修為與勤奮并重的學者型美術家。幾十年來,他一方面借鑒吸收西方現代版畫的表現技法,一方面汲取融匯中國傳統版畫的文化精神,在版畫創作上獨辟蹊徑,形成了鮮明的中西融合面貌。他立足于彩云之南的生活家園與文化沃土,也使他的藝術在主題、題材和風格上都透溢出濃郁的傳統文脈氣息,其版畫藝術實踐取得了突出的藝術成就。他曾九次榮獲國家級美展、版畫展的金、銀、銅獎和優秀獎,并獲“魯迅版畫獎”,多次擔任全國美展、全國版畫展和其它重要展覽的評委。他的多件版畫代表作,如《古瓶系列——故鑒圖》《神原組曲》《推門系列——文淵》《替代——鏡頭》等,不僅為他贏得了許多榮譽,同時也被廣泛認可,成為中國現代版畫的經典之作。在云南眾多的優秀畫家群中,郝平以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斷求新,具有典型文人情懷和文人氣質成為翹楚。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致辭
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致辭
云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黃玲致辭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主持開幕式
郝平致答謝詞 早在2002年,郝平就以一位當代美術家的立場和視角開始了“推門”為主題的版畫創作,《推門系列——文淵》呈現的是中國文字源流的演變,借以表達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思和膜拜。此次展出的是他最近3年完成的《推門·境界》系列版畫40余幅,也是這一想法的延續和再次展開。為了在作品中將中國畫的自由構圖與寫意性用版畫的語言表達出來,更好地突出主題,他選擇運用了絲網版畫技法。他以“盡精微、致廣大”的不懈努力和其早期在《古瓶系列》等作品中所秉持的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精神,采用了超現實主義的方法穿越時空,將中國畫的表達與版畫技法完美地結合為一體,這不僅是中國畫與版畫跨界結合的獨特形式,也是一種中西結合的有益探索?!锻崎T·境界》系列版畫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具體而又抽象的符號化的“門”的系列。“門”是空間轉換的關節點,是一個表現空間的形式符號。這個空間既是物質的、現實的,也是精神的、心理的。在這些作品里人們看到,“門”的里外之間有著空間的錯位和時間的錯覺,從而使人產生對現實與理想的追問。通過這個人們熟知的形象符號,畫家在持續的藝術探索過程中,不僅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打開,同時又期待著人們在觀看這些作品時打開自己的心靈之門,與大家分享推開門見到新境界的歡喜,共同融入自然與精神世界無限廣闊的空間。郝平先生認為,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應該蘊涵于能讓人讀懂并引起共鳴的形式和形象之中。在這批作品中,他將自己國畫中的水墨、境象轉變為版畫元素,溶入具有當代觀念的構成中,通過超驗的結構,突破畫面中“門”的阻隔,使門里的人造空間與門外的自然空間相互融通,既擴展了“門”的文化內涵,亦透溢出山水、花鳥的傳統文化精神,讓這些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透著“中國味”,讓普通的觀眾都能讀懂它、欣賞它,與它產生對接和交流。應該說,郝平先生的這批新作既傳統又現代,以極其個性化的圖式和雅俗共賞的格調實現了對中國絲網版畫新的超越。
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評價郝平的創作:近年來,他凝心聚力,沉潛于將水墨寫意與版畫刻印相結合的探索,也在“門”的內外這一空間中注入哲思,由此有了他的《推門·境界》系列作品。這個系列創作可以說是他與自然世界也與自我心靈的雙重對話。自古以來,一個“門”字引申多少意涵,阻隔內外、兩分天地的物質形態演繹出無數讓人嘆喟的情境與命運。在郝平先生的畫中,門被推開,洞天頓展,山水風景,縈繞流溢,形成了一種如夢如幻的視覺景觀,也展現出藝術家寬敞通透的心理境況。這種“超現實”的視像是郝平先生化解郁結、自由開敞的心象,也是他為我們帶來的心物相接、融合自然的理想之象。對于他來說,推開這扇門,也意味著他推開了水墨寫意繪畫與精微刻印版畫原本相隔的礙阻,破除了兩種繪畫語言在造型、色彩、色調、光影等方面的界限,更重要的是,他推開的這扇門也是傳統與當代、中國與西方在審美文化和語言形態上的區隔之門。他以在水墨寫意繪畫優秀的稟賦和在版畫創作上積累的經驗處理每一個畫面,使作品印跡精微而氣韻盎然,生機蓬勃而別具一格,是一種文心之繪與意匠之刻的產物,在融通的高度上達到嶄新的境界,為中國版畫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本次展覽展期為2016年11月23日至12月4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