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來源: |
![]() ![]() 吉瑞森,1963年生,首都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致公黨黨員。 我畫西塘----- 吉瑞森水鄉于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的。陌生,是因為我生長在北方的山溝里,自小深諳山脈溝壑的縱橫險峻,卻不識南國水鄉精致柔美的樓閣亭園,而熟悉,則是因為匆匆行旅中所認識的周莊、同里,那氤氳霧氣中的灰瓦白墻,雄偉高大的木制牌樓,幽靜的古宅深院,雕梁畫棟的長橋游廊……已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西塘寫生是我又一次置身于亦夢亦幻的南國水鄉,沉積多年的創作欲望便再也抑制不住,于是便拿起畫筆…………那些苔癬斑駁的墻壁,鱗爪長舞的屋脊雕龍、玲瓏精巧的房檐瓦當、高墻之上無比精美的觀音兜造型、倒映著白墻灰瓦的狹長河埠、停擺靠岸卻依然還在匹自蕩漾著的小船……西塘的每一個角落無不讓我流連忘返! 這次寫生教學,我要求學員通過觀察抓住西塘水鄉建筑的主要特點,比如灰色屋面的高低錯落和形狀的不同變化,高大的馬頭墻與人字形屋面的強烈對比,河道也不再是北方的婉轉,而是被建筑投影切割成一排長短不一的直線,老式電桿和錯綜繁雜的電纜線所形成的空間變化等等一切的西塘元素無一不能入畫! 在視覺表現上我要求學員盡可能做到區別于常人的視角,采用多點透視的方法,將雙目所及的精彩部分重組到畫面上來。 西塘采風實踐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重大考驗,中所特有的構成法則對于花鳥畫和山水畫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有所不同的,花鳥畫的最大特點是近景局部刻畫,而山水畫則長于中遠景的描繪,花鳥畫構成中的塊面意識使得我在風景元素的排列組合方面得心應手,同時花鳥畫虛實關系的特殊表現方式又讓我在不同建筑造型的處理上顯得輕松隨意。 西塘之美,美在其建筑與水的交融,美在其悠久的吳越文明遺風,美在其獨特的當代人文精神————我將一如既往以我之法表現西塘之美,水鄉之美! 硬筆線描寫生作品欣賞:![]() ![]() ![]() ![]() 水墨寫生作品欣賞:![]() ![]() ![]() ![]() ![]() ![]() ![]() ![]() ![]() ![]() ![]() ![]()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