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9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 中國畫包括山水、人物、花鳥三大類,其中花鳥畫所涵蓋的范圍最為寬泛,除卻花鳥樹木,案頭文玩,大到野獸牲畜,小到蛇鼠螻蟻都在花鳥畫范疇之中。 而花鳥畫的寫生,唯動物和鳥類最為困難。特別是初學者,很難在瞬間捕捉到它們的動態變化。在實際教學中,這也是不易突破的客觀因素。為了彌補這一缺憾,2016年11月5號,首都師范大學吉瑞森教授帶領全體工作室學員奔赴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標本博物館,開展了實地教學采風活動。 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標本博物館收藏了上千種世界珍稀動物及鳥類標本,標本制作逼真,動態變化豐富,基本完好的保存了動物及鳥類的原生態模式,為學員提供了最為珍貴的模特、素材。 ![]() ![]() ![]() 在教學過程中,吉瑞森教授就動物及鳥類寫生為學員做了講述、示范,并總結了動物及鳥類寫生的三大要點: 一、形象刻畫要準確 對形象的正確把握是動物寫生的主要特點,只有抓住對象的主要形象特征來加以描繪,做到形象上的“似”,進而才能做到“形”“神”兼顧。 例如:猶豬的狂野、兇猛區別于家豬的笨拙、溫順在于其肌肉的發達和其獨有的長嘴獠牙等等,總之,善于抓“形”才是主要的。 ![]() ![]() 二、動態動勢的描寫 首先對你要表現的動物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要對其坐、立、行、飛等不同態勢的變化有所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動筆,例如奔跑中的猶豬,其運動過程肌肉的變化要有力量感,其動勢主要體現是背部的線條要有彈性,下筆要準確肯定,再例如站立的小鳥其重心要穩,而欲動或動者則重心要偏。 ![]() ![]() ![]() ![]() 三、形體結構的正確處理 動物的外輪廓線決定著其態勢,那么表現其形體結構的線條在基本保證其特性的基礎上同時又做到疏密有致才行,例如靜態小鳥的描繪,其頭部喙和眼睛的部位用線相對復雜一點構成了線條的“密”,那么頸部則相對空一點就是“疏”,而到了翅膀部位結構稍微復雜則線條相對多一點,從而形成了又一次“密”,按照這種疏密有致的關系來刻畫小鳥的形體結構,才能做到基本符合中國畫構成法則的“形似” ![]() ![]() ![]() ![]() *學員剪影:在這次為期四天的學習活動中,學員們感覺收獲頗豐,只是有些意猶未盡,大家期待著與濱海學院世界動物標本博物館的再一次深入交流。 ![]() ![]() ![]() *感謝青島濱海學院韓校長、張書記、張館長、薛館長及工作人員的鼎力支持與真誠付出! ![]() ![]()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