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來源:中國美協 |
為進一步加強文學作品與繪畫的有機結合,既提高文學作品的可讀性和普及性,又提高連環畫的文學表現能力,更好地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文藝要服務人民”的指導思想,2016年12月1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主辦、中國美協連環畫藝委會協辦的“文學語言的繪畫性轉換與應用”研討會在中國文聯召開。
“文學語言的繪畫性轉換與應用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的中心議題是通過探討繪畫語言如何解讀文學作品,做到圖文并茂,進而拓展連環畫、插圖和繪本的創作思路,讓繪畫在內容、形式和手法上與文學作品相融合,使繪畫要素與文學內涵相輝映,正如習總書記在文代會上所說,“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讓目光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span>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在“文學語言的繪畫性轉換與應用研討會”上發言 研討會是于當日在中國文聯文藝之家展覽館舉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第四屆架上連環畫展晉京匯報展”開幕式之后舉辦的。中國美協連環畫藝委會主任沈堯伊,《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中國畫報出版社社長于九濤、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許向群、《連環畫報》主編何玉麟、《讀者》雜志副主編任偉、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院長王亦飛、大連金普新區宣傳部副部長兼文聯主席翁銘峰、太平洋集團第十六建設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高國培、華僑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宋武、故宮博物院宮學研究所學者祝勇、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晁方方、席田鹿、天津美術學院教授董克誠、余春娜、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劉智勇、江南大學教授唐鼎華等。這些來自各大出版社和藝術院校的專家學者就“文學語言的繪畫性轉換與應用”問題暢所欲言,從圖象如何契合文本、拓展文本內容,到讀圖時代的文學刊物應如何適應新的審美需求,轉換思維,以多種形式的裝幀和排版方式增強刊物的視覺美感以及思想體驗,與會的文學家、畫家、美術教育工作者們結合當前藝術發展形勢,從各自不同的切入點展開了討論。會議由中國美協連環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晨主持。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藝委會工作部主任咸懿、副主任賀絢等出席了研討會。
中國美協連環畫藝委會主任沈堯伊(左)在“文學語言的繪畫性轉換與應用研討會”上發言 研討會中,由繪畫語言的文學性轉換衍生出的關于本土繪本產業發展以及高校藝術教育的話題也成為討論熱點。大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的指導思想,紛紛表達了作為文藝工作者“追隨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的創作理想,以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積極愿望。
《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在“文學語言的繪畫性轉換與應用研討會”上發言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藝委會工作部主任咸懿(右)、副主任賀絢(左)出席研討會 最后,與會專家、學者就即將開展的“2017中國故事——繪畫語言的拓展與應用主題論壇”進行磋商,初步擬定了論壇的基本綱要和學術方向。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