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8來源:中國美協 |
展覽開幕式 2017年1月6日下午,“中國夢·實干興邦——第五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暨全國中青年油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龍崗區委員會主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承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學術支持。
開幕式現場 出席開幕式的北京方面嘉賓有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文化產業(中國)協作體執行主席王永章,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杜軍,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謝小凡、安遠遠,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張元、秘書長徐青峰、委員孫立新等。深圳方面的嘉賓有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吳以環,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金海,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深圳市龍崗區區長戴斌,廣東省美協副主席、深圳市文聯副主席梁宇,深圳畫院院長董小明,深圳市龍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庚祥,深圳市龍崗區副區長尚博英,以及深圳市美協、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大芬美術館的主要負責同志和來自各地的入選作者。劉大為、吳為山、戴斌先后致辭,開幕式由梁宇主持。
劉大為致辭 劉大為在致辭中說,此次展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文化藝術繁榮發展的一件盛事。中國美協一直以來通過多種方式,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創作、展示、交流活動,以進一步提高中國美術創作的整體水平,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鑄造新時期的文藝高峰,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就是藝術普及提高、挖掘扶持青年人才的重要項目之一,五年來,展覽緊扣“中國夢·實干興邦”的主題,吸引了體制內外的廣大青年美術家和美術愛好者積極參與,作品對“中國夢”的時代精神和深圳本土“實干興邦”的觀念進行了深入詮釋,充滿了真情實感和社會正能量,體現了成熟的創作能力和素養,藝術水準也逐年提高,達到了最初的設想。中國美協和大芬油畫村具有十分深厚的淵源,自2004年首屆文博會開始,就共同合作舉辦了一系列全國性展覽,極大地推動了大芬油畫村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發展。劉大為表示,未來大芬的發展,既要重視產業,更要鼓勵原創。產業是大芬的基礎,原創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他希望廣大油畫家尤其是中青年作者能夠堅持原創,充分利用這個良好的平臺,緊密結合時代主題,創作出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優秀藝術作品,努力踐行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美協將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全國中青年油畫展,把它做大做強,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青年美術家的搖籃和家園。
吳為山致辭 吳為山在致辭中談到,此次展覽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文聯和中國美協領導的關心和扶持,離不開深圳市及龍崗區各級領導的關懷和重視,也離不開全國中青年油畫家的關注和參與。他特別談到展覽的兩個關鍵詞:第一是“中青年”,中國美術的未來是屬于中青年的,他們富有朝氣,勇于創新,中青年藝術家當時的創作往往體現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因此,中國美術館將館藏建國以來的優秀美術家在青年時期創作的作品,與今天的中青年美術家作品一同展出,將具有時代意義的藝術精品呈現給觀眾,讓典藏活化,在當代生輝。這些作品豐富多彩,熠熠生輝,這光芒來自于現實生活以及黨和國家的雨露滋潤,來自人類優秀文化的審美之光。另一個關鍵詞是“中國夢·實干興邦”,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實干是最重要的。中青年油畫展連續舉辦五屆,體現了組織者的實干精神;五年來涌現了眾多的優秀作品,也體現了藝術家的實干精神。秉承這種精神,中國油畫事業必將取得新的成績。
戴斌致辭 戴斌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展覽為廣大藝術家搭建用油畫語言謳歌偉大時代、記錄追夢故事的平臺,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特區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實現中國夢要靠實干,實干才能夢想成真。本次畫展以“中國夢·實干興邦”為主題,對五屆以來的優秀作品集中展示,鼓勵和發動全國藝術家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描繪夢想、傳遞正能量。這些來自中青年油畫家的優秀作品既關注社會,又充滿夢想,在藝術創作中注入了時代和文化的力量,給每一位觀賞者帶來了希望。“大芬油畫”是深圳市一道亮麗的文化名片,也是龍崗區打造文化產業升級版的生動實踐和成功案例。十多年來,大芬油畫村依托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優勢,堅持原創與復制相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結合,創造了“藝術與市場對接、才華與財富轉換”的奇跡。
徐里接受采訪 徐里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展覽是中國美協塑造的一個美術品牌,通過吸引全國的中青年油畫家參與,推動大芬文化產業的升級,促進復制油畫向原創油畫轉型。通過五年的展覽,實現了我們的預想,將大芬從過去模仿化、商業化的園區,轉向體現中國發展理念、反映時代精神、有著特區特色的園區,尤其是年輕的畫家逐漸能夠創造性的表現藝術,所體現出來的原創價值是十分重要的,也為大芬油畫今后的發展,注入了非常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體現了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切實踐行。此次展覽的很多作品描繪了新的時代英雄,包括很多建設者,城鄉建設新面貌,以及很多充滿正能量的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表現了當代中青年油畫家發現并描繪改革開放以來偉大成就的才華,展現了當代中國人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留下的美好印記。大芬油畫產業重視原創精神的發展道路,促進了一大批中青年藝術家創造更多有質量、有高度、有生活、體現時代風貌的好作品,為全國文化產業園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樣板作用,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梁宇主持開幕式 2012年首屆全國中青年油畫展在大芬油畫村拉開帷幕,成為我國藝術界的標志性事件。時至今日,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在時代的浪潮中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已成為深圳市文化產業帶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
嘉賓參觀展覽。前排左起:丁杰、劉大為、左中一、吳為山、吳以環、梁宇
嘉賓參觀展覽。前排左起:杜軍、吳以環、劉大為 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已成功舉辦五屆,據統計,五屆畫展共征集到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港臺地區畫家投稿作品共計15184件,投稿作者有國內各大美術院校的老師和學生,也有美術館、畫院、文聯、文化館等文化藝術機構的專業人員,還有眾多職業畫家參與,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精品畫作層出不窮,取得了喜人成績。 本次展覽作品包括五年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的49件優秀作品,第五屆展覽的119件入選作品,以及中國美術館館藏歷屆全國美展以及全國青年美展的中青年獲獎油畫作品24件。這些作品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有對自然山川的贊美與敬畏,有對人生百態的感悟與再現,有對社會歷史的反思與研判,有對生命力量的謳歌與頌揚……這些都是中國精神的具體體現,從中可以看出當代中青年油畫家始終關注當下、關注現實的積極狀態。在表現形式上,既有寫實、表現、抽象這油畫三大語言,也有中國寫意手法的借鑒融合,還有新材料、新媒介的創新應用,充分體現了當今中國中青年深入研究的功底和探索創新的精神。 在中國美術館1號展廳里,幾幅描繪當代城市建設者的油畫作品前圍滿了參觀者,其中《青焊》的作者就出于深圳大芬村的畫家蔣慶北之手。蔣慶北來自黑龍江雙鴨山市,63歲的他已經在深圳大芬村創作15年了。在他看來,大芬村的魅力在于開放規范的市場環境與鼓勵原創的藝術氛圍。他說,“我是大芬村最老的畫家了,現在有很多‘85后’畫家開始入駐大芬村,成為大芬村的新一代和未來。”
嘉賓與作者在作品前留影。 左起:戴斌、吳以環、劉大為、參展作者蔣慶北、左中一、梁宇、胡庚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此次展覽展示的,是廣大中青年藝術家深入生活傾心創作的優秀作品,獻給當下這個激情澎湃的偉大年代,是一次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精彩展示,充分展現中國中青年藝術家的責任與擔當。
歷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優秀作品
才樹新《無邊的世界》200cm×200cm
曾曦《月夜》195cm×130cm
陳向兵《邊城》170cm×80cm
陳向兵《我們和世界沒有距離》160cm×180cm
崔根男《北方的家園》90cm×120cm
鄧家杰《歷史的痕跡-老深圳》146cm×186cm
丁勇《星期天》120cm×200cm
董文通《母?!?/span>200cm×150cm
郭祖昌《穿藍格子的姑娘》135cm×70cm
胡美雪《正午》80cm×120cm
黃德華《越秀南》160cm×120cm
黃志洋《盛夏琴島》140cm×180cm
賈見罡《絲路樂章·敦煌》130cm×150cm
賈萬雄《鄉情組畫之一》180cm×180cm
姜鐵山《時代建設者》160cm×180cm
蔣慶北《青焊》183cm×124cm
李崇武《朝聞天下》115cm×150cm
李藻華《一點綠·一片春》150cm×180cm
李哲坤《庭園六十八》150cm×160cm
林鋒《春暖花開》200cm×130cm
劉丹《鏡像系列之纏綿的詩》65cm×50cm
柳一川《祈—為災難中失去的家園》90cm×180cm
馬錦明《通道》180cm×60cm×3
毛曉敏《電表系列之二十六》150cm×240cm
戚光《希望系列之3》140cm×150cm
錢兆峰《晨曦》165cm×190cm
容寶斌《冥》160cm×200cm
沈宇萍《葵園女孩》215cm×156cm
石小波《有風的日子》180cm×180cm
史飛《作坊》120cm×150cm
孫昌武《胖妞》190cm×85cm
檀梓棟《畫室來電》120cm×100cm
唐家慶《節日(之二)》194cm×194cm
王善滿《有陽光的城市》180cm×180cm
王源《第23日夜的不安》150cm×110cm
王源《片段》150cm×120cm
刑素引、鮑軍濤《風干的記憶》190cm×160cm
許丹斌《成長系列·之八》142cm×142cm
楊國強《白床-1》155cm×155cm
葉江《小康之家》200cm×170cm
張春卉《深圳書城》160cm×145cm
張可揚《祈福的男人們》140cm×175cm
張利明《安全帶》190cm×170cm
張明遠《一個陰天上班路上的風景》170cm×150cm
張永、張臏《淘金者NO.06》200cm×180cm
趙舒燕《她的花園1》185cm×158cm
趙曉亮《我在西海等你》195cm×152cm
周楷《無聲夢》180cm×70cm
朱暉《農家樂土系列二》150cm×180cm
編輯/楊雷,審校/咸懿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