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來源:鹽城文學藝術網 |
3月18日,臨近春分,和煦的陽光、拂面的春風、蔥蘢的萬物,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美好的憧憬。下午3:00,建湖縣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江蘇省雜技團、鹽城市雜技家協會雜技周末劇場暨雜技村村到校校到惠民演出(第二季)正式啟動,反響熱烈。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讓后排觀眾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伸長了脖子……大家頻頻叫好、掌聲此起彼伏。 次日上午7:00,該團原班人馬趕赴“建湖雜技”的發祥地——慶豐鎮,在新落成的董徐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四鄉八鄰的老百姓送上了一場豐盛的雜技文化精神大餐。 2016年初,江蘇省雜技團與建湖縣人民政府簽下“惠民演出大單”,全年演出超過300場,覆蓋全縣200個行政村、47個社區和53所學校。年底,該團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今年,縣政府照舊跟省雜技團為建湖城鄉群眾簽訂“幸福賬單”,于是,陽春三月,明媚春天里,省雜技團百余名演職人員與廣大老百姓,一起“向幸福出發”。 建湖是中國雜技發源地之一,素有“雜技之鄉”的美譽,建湖雜技也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多年來,省雜技團致力于雜技藝術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注重人才培養、加強精品創作,先后60多次走出國門,足跡遍及亞歐非美各洲,將極具時代特征、中國特色、江蘇特點和建湖特質的雜技文化帶到全世界。2013年編排的大型音樂雜技劇《猴﹒西游記》在美國林肯藝術中心連續商業演出27場,創下多項第一。2016年又編創了國內首部將古典詩詞文學與雜技藝術相融合的雜技劇場《小橋 流水 人家》,并在2016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應邀演出,廣受觀眾和專家的好評。 國際舞臺揚名氣,水鄉沃土接地氣?!笆‰s技團多次在國內、國際大賽中榮獲大獎,取得令人矚目的藝術成果。對我們團來說,到外地演出已是常事,出國比賽交流也很多。在本地演出就有點少了,家門口老百姓經常開玩笑說,‘出名了,現在想看你們一眼都難’。表演出名了,但不能忘記家鄉、我們的根?!笔‰s技團團長吳其凱坦言,“文化惠民,專業院團更應主動擔當。我們要讓雜技普惠于民,讓群眾的文化需求在家門口得到滿足。” 建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建湖雜技”傳承及創新工作,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文化精品創作與生產、文物(非遺)保護與征集等項目,加強雜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高標準實施實事工程,縣財政投巨資興建文化藝術中心,建成全國一流的雜技培訓中心,雜技大舞臺的設計及裝備在國內首屈一指。2015年,建湖縣出臺《關于支持江蘇省雜技團發展的意見》,從資金、政策等多方面扶持省雜技團的惠民活動。在送戲下鄉的同時,該團除推出“點菜式服務”外,還為老百姓提供參與式服務,由省雜技團搭建舞臺,歡迎當地的雜技愛好者報名登臺獻演,與演員互動,增加老百姓的參與度。 人才是“建湖雜技”攀高走強的強引擎。江蘇省雜技團重視人才培養,建立激勵機制,加大考核獎懲力度,與節目掛鉤的市場化工資,激發了全員的主觀能動性和藝術創造力。根據市縣“515”人才引進政策,成功引進何曉彬,兼任江蘇省雜技團總導演,組建“江蘇省雜技團何曉彬創作室”,已獲評省“雙創”團隊。目前,該團有國家級傳承人1名,省級傳承人2名,市級傳承人6名,縣級傳承人近30名,形成了雜技傳承的優良機制。 從三月中旬開始,“雜技周末劇場”免費演出活動于每周六下午在縣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同時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建湖雜技“村村到校校到”惠民演出活動?!盀檎{動演員積極性,我們推出‘輪流更替+補貼激勵’機制,加大下鄉演出的補貼,鼓勵所有演員主動下鄉。還建立專門的文化惠民臺賬,每次演出有專人拍攝影像,村里負責人填表、蓋章,作為最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年底,縣有關部門還要進行驗收?;菝裱莩鲇兄鴩栏竦谋O督評價機制,并不只是喊喊口號?!眳瞧鋭P說,“作為全省唯一設在縣域的省級專業劇團,江蘇省雜技團要在文化惠民中挑大梁、出精品,才能與多年來贏得的一塊塊金字招牌匹配,和老百姓廣為稱道的好口碑相符,也才對得起各級政府給我們的關心厚愛和大力扶持!”(程干峰 金重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