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來源:中國美協 |
2017年3月27日,由中德雙方共同策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主辦,德國MAP收藏協辦,德國貝爾藝術中心贊助的“從酒神贊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開幕式上,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德國策展人文策爾?雅克布,貝爾藝術中心創始人維里德里希?馮?莎爾伯爵,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藝術家馬庫斯?呂佩爾茨先后致辭。清華美院院長魯曉波,副院長張敢,黨委副書記兼繪畫系主任鄭藝,貝爾藝術中心創始人、主席馬躍及清華大學師生近200人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楊冬江主持。 展覽涵蓋了呂佩爾茨自1968年至今各階段的代表作品共計104件,包括88件架上繪畫和16件雕塑作品。“酒神贊歌”系列是呂佩爾茨早期六十年代的重要繪畫作品,代表著激情與狂熱,而“阿卡迪亞”系列是他近十年的創作,是一種美好想象的烏托邦,此次展覽命名為“從酒神贊歌到阿卡迪亞”,既是呂佩爾茨個人藝術發展的演變與升華,也是對當代社會和人性的美好期盼。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致辭
德國策展人文策爾·雅克布致辭
馬庫斯·呂佩爾茨先生致辭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致辭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楊冬江主持開幕式.
馬庫斯·呂佩爾茨先生接受采訪
馬庫斯·呂佩爾茨與德國新表現主義 馬庫斯·呂佩爾茨(1941- )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他與巴塞利茲、伊門多夫、彭克、基弗等人共同催生的“新表現主義”,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暗聡卤憩F主義”在藝術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標志著二戰后世界藝術中心被美國主導多年后,再次回歸歐洲,并引發了一場關于“繪畫復興”的持久爭論。“德國新表現主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介紹到中國,對本土不少藝術家也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此次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從酒神贊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為人們提供了一次近距離感受西方大師作品的珍貴機會,讓中國藝術界和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呂佩爾茨及“德國新表現主義”。
馬庫斯·呂佩爾茨藝術發展歷程 馬庫斯·呂佩爾茨從藝以來始終保持著非凡的創造力,在20世紀60年代至今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呂佩爾茨的藝術創作經歷了幾個重要的風格變化期。60年代創作個性鮮明的“酒神贊歌”系列,70年代進入“主題繪畫”期,創造了大量軍帽、鋼盔、鏟子等“德國主題”的畫面,80年代轉向偏向神話、歷史及仿古典大師的系列作品,90年代更加關注繪畫的形式。21世紀以來,呂佩爾茨努力將寓言與哲學相融,畫面充滿了對歷史的沉思和對現實的省悟,尤其是2010年代創作的“阿卡迪亞”系列,充溢著對人類過往歷史和遙遠未來的想象,這種飽含哲思的藝術創作風格一直延續至近年來創作的“魯爾區”、“裸背”等系列中。
從酒神贊歌到阿卡迪亞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給予了酒神精神極高的評價,他認為酒神精神是一種最本源的藝術本體,并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譜系,即酒神藝術。酒神的特征是“醉”和“狂喜”,酒神沖動是“泰坦的”和“蠻夷的”,這與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觀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關聯。此次呂佩爾茨早期的系列創作以“酒神贊歌”為名,向觀眾呈現激情與狂熱的酒神藝術。而“阿卡迪亞”在西方語境中多意指未經現代文明濡染的詩意田園生活。文藝復興以來,許多藝術家和詩人以不同的方式和想象建構出各自的“阿卡迪亞”,最著名是法國古典主義藝術家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人》。呂佩爾茨的“阿卡迪亞”系列是他近十年藝術風格的結晶,一方面承續了西方藝術史的這一傳統;另一方面又賦予這一古老的主題以新意,既有對遠古人與自然和諧家園的眷念,又有對西方現代文明的深刻反思。從“酒神贊歌”到“阿卡迪亞”的發展軌跡,既展現了呂佩爾茨藝術風格的發展演變,他對藝術的摯愛與理解,對社會的強烈現實關懷,同時也可謂是西方當代藝術半個世紀流變的縮影。
人類未來的“阿卡迪亞”
除藝術家身份外,呂佩爾茨也是藝術教育家、作家、爵士樂鋼琴家。他曾擔任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院長20余年,努力倡導自由式氛圍的營造,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藝術家。這對國內的藝術教育也有所啟示。大學是培養國家和民族未來棟梁的搖籃,是孕育未來莘莘學子想象力的場所,自由的思想和氛圍對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有著直接的影響。此次呂佩爾茨的作品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讓清華學子與藝術大師及其杰作面對面接觸,這不僅為清華師生們,也為廣大群眾提供了一次近距離感受西方大師作品的珍貴機會,同時也打開了一扇通向人類未來“阿卡迪亞”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人們將用自己的眼睛去審視和丈量世界,并想象和構筑人類未來的“阿卡迪亞”。 本次“從酒神贊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繼“對話·達芬奇”之后的又一個重要展覽,從達·芬奇到呂佩爾茨,五百年來西方社會、文化和藝術產生了巨大的變遷和轉型。這兩個展覽所呈現出西方藝術史上兩個有意義的節點,向我們生動展現了藝術如何反映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演變。 開幕當天館內氣氛熱烈,清華大學師生等各界人士及媒體記者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場館內還播放了藝術家日常創作和生活狀態的紀錄片,觀眾可全方位領略大師風采。據悉,展覽將展至4月28日。
《田園風光·二》,275x201,布面油畫,1969
《頭盔·二》,235x190,布面油畫,1970
《淋浴間 _ 一》,179x83,紙本油畫,1982
《你所知不多,公爵夫人回答道》,93x70x65,青銅色漆,198
《白天》,130x162,布面油畫,1993
《無題》,162x130_布面油畫,2008
《阿卡迪亞》,120x220,綜合材料,2011
《尤利西斯》,135 x 45 x 33 cm_青銅雕塑,2013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