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 |
主辦單位:中國畫學會、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濰坊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報業集團 協辦單位: 廣東魯逸文化傳媒、北京畫館 學術主持:劉曦林 策展人:許曉生、周建平 策展團隊:林潤鴻、詹偉杰、徐輝龍、袁緯龍、何峰、周鳴鶴 展覽日期:2017年4月14日-2017年4月18日 開幕時間:2017年4月14日9點30分 展覽地址:山東-濰坊魯臺會展中心 參展畫家: 趙梅生、魯慕迅、祝燾、齊辛民、尚濤、林豐俗、張立辰、江文湛、郭怡孮、曾賢謀、姜寶林、劉曦林、周彥生、楊正新、許固令、郭石夫、郎森、霍春陽、田云鵬、何水法、陳永鏘、陳新華、吳冠南、方楚雄、沈光偉、梁如潔、范揚、林淑然、邢少臣、老圃、梅忠智、萬小寧、化建國、黎柱成、鄧建強、方土、陳湘波、莫曉松、周正良、連俊洲、鄭阿湃、馬順先、喬宜男、陳林、韓璐、方政和、林藍、葉麗美、許曉彬、許敦平、陰澍雨、周午生、李雪松、黃芳、羅玉鑫、王也 花之魂——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現代史上的中國花鳥畫,已不是古代畫史上狹義的一門,而包括了花卉、翎毛、蔬果、草蟲、畜獸、鱗介、四君子(梅、蘭、竹、菊)等以動、植物形象及其相關物為題材的各種作品,在20世紀中國畫壇上,與人物、山水成三足鼎立之勢?;B畫以表現鮮活的動植物生命,藉以寄托人的品性、情懷、靈魂、精神為旨趣,被畫家視為“心畫”,此即“花之魂”之謂也。 中國的花鳥畫以親和萬物、天人合一的意識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以比、興之義表達人的審美理想,因此,它又是象征的藝術,實際上不以表現客體為鵠的,更把花當人來畫,是以表現人為終極目的的藝術,花之魂乃人之魂也。正緣于此,工筆和簡筆都有寫意的追求,甚至得意忘象,將余韻留于畫外。 花非花,亦是花。畫非畫,仍是畫?;B畫既和人類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又是文化的結晶,被視為“文中之文”。無論在它的丹青時代,還是水墨時代,都證明了藝術技巧本身的重要性,同時證明了詩、書、畫、印乃至宗教、哲學、武術、氣功、戲劇、舞蹈、音樂、醫學的綜合文化修養是其藝術質量的雄厚基礎,而“遷想妙得”的機智、幽默思維使之成為有趣味的美學花園。 對當代中國花鳥畫的考察,其中一個重要側面是花鳥畫與當代人精神生活的關聯性。當今世界,物欲的泛濫有可能破壞人與自然的諧和,也有可能改變藝術的初心。正是在這個時代風潮里,日益顯得大自然的可貴,親和萬物的可貴,純正的自然觀和藝術觀的可貴,美學意義上的“自然者為上品之上”的可貴。 本展覽以“花之魂”為題,正是基于對中國花鳥畫的美學傳統和當代現狀的關切與思考,著眼于當代花鳥畫家訴諸筆端的文化理想和美學境界。欲招花鳥畫之魂,當招天人合一之魂,物我兩忘之思。“花之魂——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曾在北京、太原、重慶、廣州多地隆重舉辦,均受到業界關注。今擴大規模在《第七屆中國畫節》山東濰坊面世,更邀請當地名家參展,其意義在促進全國花鳥畫藝術之交流,進一步深化花鳥畫之美學境界。期望有更多的精品問世,期望觀眾留賞之后的批評。 劉曦林 丁酉初夏于 北京里仁書屋
趙梅生 通今博古 返樸(璞)歸真 180 cm×97 cm 紙本設色 2016年 趙梅生,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1925年出生。現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太原市委市政府特聘專家、太原畫院名譽院長、太原學院特聘終身教授。
魯慕迅 桃實圖 68 cm×68 cm 紙本設色 2002年 魯慕迅,又名魯立,1928年生于河南汝州。1950年畢業于中原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先后任長江日報美術組長、美協湖北分會專業畫家、駐會副主席、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湖北水墨畫院院長,湖北書畫院名譽院長。
祝燾 滿塘春水一池鴨 138 cm×69 cm 紙本設色 2013年 祝 燾,筆名竹樵,著名畫家。1933年生于貴州綏陽。青少年時師從王式如先生學習山水和花鳥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山西省花鳥畫學會名譽會長、山西省山水畫學會名譽會長、深圳谷風畫院名譽院長、南潮花鳥畫院名譽院長。
齊辛民 大喊大叫 68 cm×68 cm 紙本設色 2016年
齊辛民,原名齊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