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來源:中國美協 |
由中國美術館策劃并主辦的捐贈與收藏系列展“還淳返樸—武永年藝術展” 于2017年5月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中國油畫學會名譽主席詹建俊,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胡偉,西安美術學院院長郭線廬,副院長賀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甄巍,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書記鐘國昌,著名畫家鐘涵、杜鍵、馬常利、聞立鵬、楊先讓、楊力舟、王迎春、趙更生、高亞光及武永年先生的親朋好友共同出席開幕儀式。開幕式由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主持。
杜鍵致辭
郭線廬致辭
聞立鵬致辭
武永年致辭
安遠遠主持開幕式 本次展出的武永年先生的作品,是2014年以來,‘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繼司徒喬、胡善馀、羅爾純、馬常利、聞立鵬、諶北新等之后的又一位油畫家作品展。他們以各自不同的風格,在二十世紀中國油畫發展的歷程中,各美其美,充分體現了其獨特的價值。武永年先生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由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后就分配到西安美術學院任教。長期以來,在教學與創作的雙重實踐中,藝術水平與人生境界不斷提高。“追求色彩的味道”是建構他藝術語言的重要元素,“極盡全力來表現自己心中對色彩的一種理解”是他作品得以耐人尋味的因素。當然,其作品深層的魅力,更在于他對西北大地傾注的真摯的愛。這種愛,使得空氣充滿溫潤,使得土地散發著油香,使得西北漢子具有無窮的力量。展覽第一部分作品主要表現陜北風景、民俗風情等,描繪最平常的生活場景和質樸的勞動人民形象,《信天游》《老鎮集市》《趕靈性》等,皆是如此。第二部分為人體作品,主要包括色彩教學習作及素描作品等,體現武永年在油畫教學上的貢獻。第三部分為人物肖像作品、紙版畫及風景類作品,總結武永年作品嫻熟的繪畫技法和獨特的藝術特點。
胡偉向武永年先生頒發捐贈證書
嘉賓合影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胡偉在開幕式上致辭并向武永年先生及家屬頒發了捐贈證書。他介紹,武先生筆下的黃土高原顯現了他的人生思考,飽含著他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愛。他作品的每一個筆觸,都充滿了豐富的情感與激情的顫動。此展共展出了百余幅油畫、素描作品,首次全面展示了武永年先生從藝六十余載的藝術成果,體現了他至純質樸的表現風格。不僅是對他個人創作的整體回顧,更是一代油畫家在西北大地上發展歷程的縮影。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西安美術學院院長郭線廬對武永年先生多年藝術成就匯聚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表示祝賀,對中國美術館的工作團隊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以學生的視角回憶了武永年先生在西安美術學院任教期間的往事,他說:“武永年教授從藝近70年,憑借著自己深厚的學養、豐富的藝術經驗,在優秀藝術人才培養,在西安美術學院的教學創作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聞立鵬以朋友和老同學的身份表達了對展覽成功舉辦的祝賀。他說,武永年老師的個性特別得溫和、和藹、親切。他的藝術和他的人一樣淳樸、浪漫。他的藝術深入生活,向泥土、向家鄉、向生活深入。同時又把最普通的生活、最常見的事物,以藝術的手法向詩的境界提升。他把自己的藝術奉獻給這片土地,奉獻給人民,我非常感動。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杜鍵分享了和武永年先生同窗的回憶。他說,武永年是一個非常誠懇、非常樸實的人。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體現。他沒有虛假和裝腔作勢的東西,他和他的作品都以很樸素、很自然,很真誠,很純潔的心靈打動人。 武永年先生借展覽開幕機會向親朋好友,特別是以董希文、王式廓、林崗、全山石為代表的師長表示感謝。他說,我對油畫非常熱愛,所以我能夠不斷地畫?,F在身體稍微差了,畫不動了,可我還是要盡量畫下去。我希望把老師們傳授給我的精神傳給下一代的學生們,讓他們能感受到老一輩對我們的教誨,讓他們為藝術事業的發展好好地干下去。 展覽舉辦之際,武永年先生慷慨地將《信天游》等24幅代表作品捐獻國家,為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其中包括其1954年完成的畢業創作,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油畫作品《信天游》,還包括《上街》等生活題材的油畫作品和《關中老農》《穿羊皮襖老人像》等人物肖像類作品。此次捐贈的24件油畫作品,不僅豐富了國家美術收藏,同時也為人們留下中國油畫發展的重要見證,它們將匯入中國美術館的藝術寶庫,供后世研究與欣賞。 武永年,1934年出生于西安,195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1963年自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畢業后,回到故鄉,任教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曾任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碩士生導師。藝術家與教師的雙重身份賦予了武永年別具意義的藝術風格。作為教學骨干,武永年以高度的敬業精神為學院油畫教學工作付出了畢生心力,1989年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作為油畫藝術家,他以獨道而嫻熟的油畫技法表現出具有陜北地域特色的風景和生動而質樸的人物,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代表作《信天游》在20世紀中國油畫史上頗具影響力。教學相長,武永年在油畫創作和教學實踐中推動著油畫在西北地區的發展。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