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來源:中國美協 |
已經成功舉辦五屆的“西部少數民族青年美術家高級研修班”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為西部少數民族美術事業發展,專門為少數民族美術創作人才培養與提高所建構的機制和平臺,是近年來中國美協扶持西部偏遠和貧困地區美術建設的具體踐行與重要抓手。
峨莊
峨莊寫生 “西部少數民族青年美術家高級研修班”舉辦以來,匯聚國內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青年美術創作人才,在專業深造、學習的同時,倡導民族題材創作的創新與實踐,已經培養了一大批有志向和藝術追求的青年美術新生力量,吸引了大批少數民族及邊疆地區的青年藝術家熱烈響應與積極參加。
韓振剛院長帶隊寫生
韓振剛院長點評作品
韓振剛院長給學員做范畫 為了持續培養少數民族創作人才,繁榮民族美術,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共同舉辦“第六屆西部少數民族青年美術家高級研修班”。高研班面向西北、西南地區公開招生,經過嚴格初審與復試,24名藏、蒙古、羌、壯和侗族等少數民族的青年美術家有幸成為本屆青年美術家高級研修班的學員,這批學員學歷程度從本科到在讀博士,專業以中國畫與油畫為主,研修時間為年4月到2018年1月。
油畫老師張曙光點評作品
中國畫教師王海濱評點學員寫生作品 研修班學員于4月24日下午到達山東淄博地區的峨莊。到達寫生地點后,代課老師韓振剛、張曙光、王海濱就學員的創作水平進行摸底,了解學員的專業創作情況,隨后根據學員的情況,系統的給學員們進行輔導與授課。油畫專業授課老師張曙光教授,主持過多屆高研班的,熟悉情況,教學經驗豐富,特別是對短期提高創作的水平有一套教學手段,他特別是對油畫的歷史,創作思潮進行講解,對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發生前后的油畫歷史進行專題講座。剛到峨莊,學員們對繪畫的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的認識還比較模糊,隨著課程的進行,學員們逐漸理解部分理論,并開始在寫生創作中付諸實施。在峨莊寫生期間,學員們熱情高漲,每天晚上講座都要到10點多鐘,學員們在課后還積極討論,并準備各種材料,為第二天的寫生做好準備,在幾天的寫生時間里,已經創作了大量的寫生作品。
學員上課
學員上課
學員上課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學員與老師合影留念 在峨莊寫生期間,高研班組織學員來到山東青州,參觀青州博物館,青州博物館收藏的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國內博物館佛教雕塑收藏的最精彩的作品之一。這批佛教造像,多數形體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續500 年的石、玉、陶、鐵、木和泥造像200 余尊,其中以北齊時期石像最多,有佛、 菩薩、 弟子、 羅漢 、飛天、供養人等多種題材。造像有浮雕、鏤雕、線刻、貼金、彩繪,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為山東地區北魏至北齊時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貴的斷代標本。參觀博物館使學員們開拓眼界,積極向中國傳統藝術學習。學員還在濰坊十笏園美術館參觀“可見之詩—中國油畫名家作品邀請展”,觀摩學習當代著名油畫家的作品。此次展覽是中國油畫學會近年來舉辦規模較大的一次邀請展,特邀詹建俊、靳尚誼、徐里、許江、張祖英、孫景波、羅中立、韋爾申、楊飛云、范迪安、楊參軍、龐茂琨等100余位國內知名油畫大家的近200幅參加展覽,展品多為藝術家近年來新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傳統文化為脈絡,注重內涵的表達,信念和情感的梳理,用不同的語言手法以,獨特的視角描繪出他們對光色空間、自然造化與人性美好的贊美,這批優秀作品為學員們的提供了學習創作直觀的范本。 據悉,高研班的峨莊寫生于5月12日結束。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