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來源: |
5月23日上午,太康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聘任儀式暨縣文聯協會工作座談會在太康文聯舉行。中共太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成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孔祥杰,縣文聯主席高雷,縣文聯下轄協會院團負責人及縣電視臺、《太康月刊》、太康文藝網等媒體記者5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孔祥杰主持。 首先,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孔祥杰宣讀了中共太康縣委宣傳部(2017)13號文件關于聘請李德哲先生為太康縣文聯名譽主席的決定: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升太康縣文聯工作水平,擴大文聯組織影響,展現文聯組織新形象,扎實推進太康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經縣委宣傳部部務工作會研究,決定聘請李德哲先生為太康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共太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成營向李德哲先生頒發了縣文聯名譽主席聘書。
李德哲,又名老德。著名學者、詩人、書畫家。1996年進入人民日報社工作,先后擔任人民網書畫主編,人民美術雜志主編?,F為人民美術創作院院長,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學術著作10部31部。受聘多所大學和國家學術機構擔任教授和研究員。多次應邀在國家文物局、中國文聯、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北京奧組委、中央電視臺等單位舉辦的全國書畫大賽中擔任評委。 新華社新華網特授予李德哲先生“公益書畫家”榮譽稱號。被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譽為“老子的使者”。 李德哲與會發言,表達了對我縣近年來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的紅火景象深感自豪,也表達了一直心系家鄉和對家鄉的眷戀與熱愛。今天受聘為家鄉文聯的名譽主席,感到非常榮幸。今后,我將不遺余力地推動家鄉文藝的發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宣傳、推出更多文藝人才,并提出建設文化工程,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村文化發展思路,還將通過人民美術網的學術影響力為家鄉的文學藝術發展服務。他還重點匯報了李德哲三獨藝術觀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對藝術家創作的指導與影響。
謝成營部長作了重要講話,對李德哲先生取得的文學藝術成果給與了充分肯定并高度贊揚李德哲三獨觀。還就做好新時期太康文聯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全縣工作大局。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密切配合脫貧攻堅、重大節慶等,開展系列活動。要激發創作靈感,選準創作題材,展示太康的建設成果,記錄太康的發展變遷。二是堅持開拓創新,創作更多優秀作品。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中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中找準工作的切入點。三是堅持人才引領,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重視引進文藝拔尖人才,積極培養本土人才,加大對優秀文藝作品、優秀文藝人才的宣傳和獎勵力度,充分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堅持黨的領導,不斷開創文聯工作新局面。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依法維護文藝工作者的權益,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把文聯建成文藝工作者的“溫馨和諧之家”。
高雷主席代表太康文藝界向李德哲先生被聘為太康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表示熱烈祝賀和歡迎。高雷隆重推介,李德哲先生的人生使命是讓世界人民享受中國畫,繪畫思想是中國畫是中國哲學思想的藝術表達方式。他在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中形成了李德哲三獨觀,獨立的崇高信仰,獨立的藝術思想,獨立的人文關懷。李德哲先生以道入畫,自覺地把中國哲學思想融入了他的中國畫。李德哲先生在國內外都很有影響。 高雷說,多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文聯、縣委宣傳部的精心指導下,縣文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要求,堅持文藝“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充分發揮縣轄協會院團、鄉鎮行業文聯的作用,按照“健全組織延觸角、強化服務履職能、多方聯絡聚人氣、發揮優勢釋正能、建設老百姓文聯”的工作目標,秉承“全面發展,整體推進,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工作理念,探索出了一條“工作服務大局、文聯服務協會、協會服務會員、會員緊盯精品、精品服務群眾”的良性發展路子,創造了太康縣文化藝術史上的十五項第一,開創了文聯工作新局面??h文聯一直強化學習,站位全局,樹立大格局意識。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央關于文化發展方面的系列文件,積極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文聯新的基本職能,發揮優勢,鞏固、規范、提升各項工作,繼續打造鄉鎮行業文聯建設品牌。遵循文藝創作規律,出精品,出人才,實施三大工程,即文藝人才培養工程,文藝名家推介工程,創作文藝精品工程。持續打造文化品牌,發展文化產業,筑牢文化發展基礎。
太康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中國美協會員李志向建議:一是把太康文聯工作經驗推出去,成為全國基層文聯的一面旗幟;二是抓好文藝普及,向農村延伸,成立村民文化藝術協會,向農民普及文藝;三是搞好提高,搞好引領示范,抓骨干、出成績。
最后,各協會院團負責人紛紛表示,要利用自身協會的文藝特點,深入生活,勤奮創作出更多的文藝精品,為太康文藝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