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來源:中國美協 |
芬蘭地亞大廈外懸掛的巨幅樓體海報
“藝術與和平”展覽現場 已步入盛夏的北歐芬蘭正享受著一年當中最愜意的時節,在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碟略灣畔的地標建筑芬蘭地亞大廈中,一場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盛筵也伴隨著漫長的陽光款款而至。6月29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承辦的“感知中國·藝術與和平——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在芬蘭地亞大廈隆重揭幕,繼續用藝術的語言向芬蘭和歐洲觀眾展現中華文化,傳遞中國美術家眼中的“藝術與和平”訊息。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副秘書長陶勤率工作組赴當地進行布展、籌備工作。 此次展覽被納入國務院新聞辦“感知中國”系列活動框架,是中國美協“中國美術世界行”品牌項目自去年首訪丹麥后,再度登臨北歐國家進行展示、交流。展出作品大部分出自歷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所藏優秀中國作品,為進一步提升展覽質量,還特地邀請中國當代名家共同參展。40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漆畫和綜合材料等不同門類的作品以多種藝術形式生動形象地詮釋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和中國人民對和平、和諧生活的美好向往與不懈追求。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以及赫爾辛基新聞報、時代環球等眾多國內外重要主流媒體紛紛對展覽進行關注報道。 開幕當天,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崔玉英,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局長張雁彬等一行專程驅車來到芬蘭地亞大廈參觀展覽。崔玉英副部長等領導在陶勤副秘書長的陪同下,饒有興致地觀賞了每一件作品,聆聽陶勤副秘書長對主題含義和創作背景的詳盡介紹,加深了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并不時提問、稱贊。參觀結束后,崔副部長對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作品制作精良,藝術水平較高,展示形式專業,呈現效果到位,是本次“感知中國”活動中的一大亮點。她勉勵中國美協繼續遵照習近平主席和黨中央關于文藝繁榮發展的重要指示,繼續用美術服務人民,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推向全世界。同時,她也提議未來同美協加強合作,與“感知中國”項目緊密聯系,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共同攜手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崔玉英副部長(右一)等領導在陶勤副秘書長(右二)陪同下參觀展覽
崔玉英副部長與陶勤副秘書長親切交談 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也在百忙中攜夫人參觀一同展覽。對于參展作品,陳立大使認為,有些作品用豐富的中國元素表達當代中國精神,還有些作品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始終追求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理念。中國美術家們對現實的觀察和表達角度,與全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價值相一致,從而能夠引發各國觀眾的共鳴。他表示,未來使館將全力支持“中國美術世界行”項目,積極牽線搭橋,努力促進中芬之間更加深入的對外美術交流。
陳立大使(右)攜夫人(左)一同參觀展覽 芬蘭觀眾歷來對藝術展覽抱有極高的熱情,本次展覽吸引了大批芬蘭觀眾到場參觀。麥特先生詢問工作人員展場的閉館時間,他參觀后依然感覺意猶未盡,希望攜妻子再來參觀一次,與家人共同分享中國藝術帶來的震撼和沖擊力;專職攝影師奧賈拉先生曾陪同兩任芬蘭總統訪問中國,并曾在西安兵馬俑坑道遺址內拍攝,對于以兵馬俑形象為題材的油畫《中華衛士》感觸深刻,思緒立刻回到了在中國的美好時光;赫爾辛基大學的麗薩教授對綜合材料作品《山蝕圖》情有獨鐘,她從畫面中感受到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這與芬蘭人長期以來堅守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還有的觀眾在看到《有奶油的油條》雕塑作品時,希望能馬上去往中國,品嘗美味的油條。
芬蘭觀眾參觀展覽
芬蘭觀眾推著童車,和孩子一同觀展 縱觀此展覽作品,有的描繪了多彩和諧的民族風情,如劉大為的水墨小寫意《趕墟的彝人》、吳團良的中國畫《賽場風云》、殷會利的焦墨作品《家庭系列之七》等,在凸出民族特色的同時,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共性,揭示中華文化譜系下本體意識的回歸;有的記錄了歷史瞬間,如吳為山的雕塑《天人合一——老子》、李象群的作品《行者》、田林海的中國畫《煙雨南孔廟》等,用豐富多彩的造型藝術語言審美地再現了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建構與復興,與民族文脈息息相通;有的體現藝術對現實的關照,如閆平的油畫《我本是男兒身》、李立宏的雕塑《麥當勞–CHINA》、劉玉庭的《花·物語》等,從各種角度揭示了這種歷史巨變中蘊含的社會精神的變遷;有的表現了當下的都市圖景,如陸金的木雕《都市麗影》、陳鋼的《諧奏曲》、彭偉的《圍城之居》等,展現了以現代科技和時尚化裝扮的都市人文景觀;還有的關注生態家園,如徐里的油畫《家園》、許江的水彩畫《蘆望之一》、羅志楠的油畫《筷子樹》等,用藝術的形式呼吁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和建設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作品既是中國當代美術的縮影,也呈現了歷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層層遞進、互為呼應,全景式地聚焦一個共同的主題:向往人類和平,關愛地球家園。
芬蘭觀眾拍照留念
芬蘭觀眾參觀展覽
芬蘭觀眾紛紛留言,表達觀展感受
陶勤副秘書長接受芬蘭最大電視媒體采訪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所在的芬蘭地亞大廈是芬蘭最負盛名的建筑大師阿爾瓦·阿爾托的傾力杰作,竣工于上世紀70年代,是赫爾辛基最重要的會展場所,見證了眾多影響世界的重量級會議的舉行,堪稱芬蘭人心中的紀念碑,以其傳奇色彩而享譽國際,也與此次展覽的高規格相匹配。 中國美協自去年啟動“藝術與和平”國際巡展以來,已相繼在北歐丹麥哥本哈根、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和意大利羅馬成功辦展,不僅推介北京雙年展品牌,其所宣揚的和平主題也契合了當今國際社會的共同企盼,為當前恐怖襲擊頻發的歐洲送去撫慰,引起民眾熱烈反響。今年正逢芬蘭迎來獨立100周年慶典,習近平主席于前段時間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雙方一致希望擴大和深化各領域合作,建立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因此展覽舉辦有著多方面的重要意義。中國美協將以為契機,繼續展現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的鮮活面貌,用藝術宣揚中華民族倡導的和平理念,推介北京雙年展品牌,加強中芬乃至中歐間“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與合作,彰顯文化自信,助推中芬友好關系發展邁入新階段。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