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來源:中國美協 |
趙天寧 8月7日,由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劉健,浙江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系教授吳山明,中國美術學院繪畫學院院長楊參軍,浙江省美協副主席、秘書長駱獻躍組成的專家組赴中國美術學院,觀摩指導“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美麗中國人’中國美術作品展”參展作品。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偉等隨同參加。 中國美術學院承擔了本次“美麗中國人”中國美術作品展4幅畫作的創作任務,目前這4幅作品都已進入創作尾聲,按計劃將于本月底完成。這4幅作品分別是:由焦小健、胡蓉蓉、游迪文、席華僑創作的油畫《閻肅(暫名)》,由郭健濂、井士劍、褚朱炯創作的油畫《李保國(暫名)》,由井士劍、蔡楓、梁怡創作的油畫《趙亞夫等人物群像(暫名)》,由于振平創作的中國畫《鄒碧華等人物群像(暫名)》。
專家組指導焦小健、胡蓉蓉、游迪文、席華僑創作的油畫《閻肅》
專家組指導焦小健、胡蓉蓉、游迪文、席華僑創作的油畫《閻肅》
專家組指導焦小健、胡蓉蓉、游迪文、席華僑創作的油畫《閻肅》 畫作《閻肅(暫名)》歌頌了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詞作家閻肅,《敢問路在何方》《我愛祖國的藍天》《唱臉譜》《團結就是力量》……這些被置于藝術殿堂的藝術作品,都出自閻肅之手。他的作品里飽含著的對兵、對民的深情,這正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他永遠是一個兵,一個人民的優秀子弟兵;畫作《李保國(暫名)》謳歌了“太行新愚公”李保國,他35年如一日,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長期奮戰在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第一線,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畫作《趙亞夫等人物群像(暫名)》歌頌了趙亞夫、黎介壽、徐克成、賈立群、萬少華等5位時代楷模。趙亞夫是江蘇省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鎮江農科所原所長、黨委書記,他53年如一日,與老區人民保持血肉聯系,扎根農村、服務農民,退休后,依然堅守信仰、牢記使命,用全部精力發展高效農業,帶領農民致富,探索出一條科技興農、以農富農的新型農村小康之路,是畢生惠農興農的“大地活雷鋒”。中國工程院院士黎介壽用一輩子的忠誠信仰和不懈追求,塑造了一個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崇高形象,他被譽為全世界研究腸子時間最長的人,先后獲得國家、軍隊和省部級科研成果46項,創造了多個世界領先、亞洲第一,是亞洲小腸移植的開拓者,我國腸外瘺治療的鼻祖、臨床營養支持的奠基人。徐克成是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他行醫半個世紀,始終堅持“厚德行醫、醫德共濟”,竭盡全力為患者服務,年過花甲創辦了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以高尚的醫德、篤行的誠信和精湛的醫術,贏得了海內外無數患者的信賴,被譽為“雷鋒式好院長”。賈立群是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主任,從醫30多年來,始終秉持“醫者仁心”理念,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夜以繼日地超負荷工作,確診7萬余例患兒疑難疾病,挽救2000多位急危重癥患兒的生命,為無數身處絕境的患兒家庭重新點燃美好生活的希望。萬少華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醫生,他多年堅持利用業余時間,帶領團隊義務上門為侵華日軍細菌戰爛腳病受害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在減輕老人身體傷痛的同時,也給他們送上了親人般的關愛和撫慰,以大愛仁心撫慰民族傷痛,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敬;畫作《鄒碧華等人物群像(暫名)》刻畫了鄒碧華、孫波、汪勇、李培斌、陳清洲等5位先進人物、鄒碧華生前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投身司法事業26年。2014年12月,他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終年47歲。他是新時期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于擔當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衛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孫波是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兼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從事審判工作20年來,他始終戰斗在審判工作第一線,以實際行動忠實地踐行了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政法核心價值觀,表現出了一名人民法官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司法審判事業的優秀品質,展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民群眾的普遍贊譽。汪勇是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副所長、社區民警,他10年如一日,扎根基層、心系群眾、服務社區,忠實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他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公安事業的無限熱愛,牢記使命,一心為民,清正廉潔,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業績。他不僅是“三秦楷?!?,也是時代的楷模。李培斌李培斌生前是山西省陽高縣龍泉司法所所長,28年來一直扎根司法行政基層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突出的業績和辛勤的奉獻,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司法行政干警的時代風采。2015年10月15日,李培斌因勞累過度,不幸殉職,年僅50歲。陳清洲是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指揮情報中心教導員。他出生在革命家庭,自幼受祖輩和父輩的影響,打下深深的“紅色印記”。參加工作成為人民警察后,他始終傳承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20年如一日奮戰在公安基層一線,被廣大干部群眾譽為“不忘初心的好民警”。
專家組指導郭健濂、井士劍、褚朱炯創作的油畫《李保國》
專家組指導郭健濂、井士劍、褚朱炯創作的油畫《李保國》 這4幅畫作謳歌了勞模精神和奉獻精神,展示了新時代模范人物的風采和魅力,創作這些畫作,不僅需要優秀的創作水平,更需要創作熱情和對模范人物的深刻認知。作為一所擁有近百年悠久歷史的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近年來積極承攬重大題材主題創作任務,繪制出一批藝術水平高、社會反響強烈的優秀作品。在采訪中,許江院長表示,用繪畫的方式展現時代英模是一個行之有效、老百姓喜聞樂見、又能夠為時代積累財富的方法。國美歷來重視主題創作活動,學校老師也踴躍參與。這次的創作盡管時間緊、任務重,但這4張畫整體有序推進,基礎良好。大畫的繪制基本都比草圖更加完整、充分,看了這幾張畫,感到很振奮,無論是油畫還是國畫,都著力表現了當代英模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風采,同時又重視一些新的繪畫語言的探索,希望通過此類繪畫,既表現這一代人物的風采,又能夠在繪畫語言上有所突破,使其具有時代新的氣息和情感。
專家組指導井士劍、蔡楓、梁怡創作的油畫《趙亞夫等人物群像》
專家組指導井士劍、蔡楓、梁怡創作的油畫《趙亞夫等人物群像》
專家組指導井士劍、蔡楓、梁怡創作的油畫《趙亞夫等人物群像》 每個時代的作品都會帶有時代的烙印,特別是主題性美術作品,它必然帶有鮮明的時代風貌和歷史印記。吳山明表示,此類作品要以寫實為基礎,寫實的作品是中國美術發展史濃墨重彩的一部分,它反映生活、反映歷史,記錄生活、記錄歷史,能夠把歷史相對真實的畫面呈現給大家,創作這樣的畫作需要思維上的提高和技術上的創新。而我們國家現在需要一批能反映我國政治生活和社會發展重大事件的作品,帶有時代特色,能夠推動當代中國美術發展,為國家留下一批記錄時代的優秀作品。 年輕畫家參與主題性美術創作是不僅為年輕畫家的成長提供平臺,更能夠為作品注入青春活力。駱獻躍表示,這些作品創作時間短,而且基本上是中青年畫家為主力創作的,從創作進程來看,總體達到了預期目標,進展平穩。這4件作品,在藝術創作角度、創作手法與主題相結合等方面表現較好,每幅畫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盡管接下來還需要克服時間緊的困難,還有一些小問題需要改進,但相信這4件作品都會有一個好的效果。
專家組指導于振平創作的中國畫《鄒碧華等人物群像》
專家組指導于振平創作的中國畫《鄒碧華等人物群像》 巨幅畫作的創作難度尤為突出。楊參軍表示,對于藝術家來說,創作3米乘8米這樣大尺幅的作品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它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而且也考驗著畫家的藝術水平,最關鍵的是,畫家要有駕馭大畫的能力,因為小的草圖與放大之后的作品相比,在視覺上是有較大差別的。但根據觀摩情況,這4幅畫作表現較好,有情節,展現出豐富的繪畫語言,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空間。
專家組和創作者合影留念 創作不是“孤芳自賞”,同行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于藝術創作來說,是具有較大意義的。劉健表示,通過這4幅畫作,我們能夠看到代表中國美術學院主題性美術作品創作水平的一批中堅力量的實力。亦能體現國美對于重大題材創作任務的高度重視,而藝術家個人也極其敬業,盡管時間緊、任務重,他們仍然不斷以不同的創作方式,來表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楷模形象。由于同屬國美,畫家之間經常相互交流,互相提意見、出主意,互通有無,這種良好的溝通交流方式使得這4幅作品都從中獲益,而這種優良傳統得到繼承發揚,相信會讓更多學生受益。 經過緊張評審,5位專家一致對4幅作品的進度、藝術水平和表現手法等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分別針對畫作創作過程中存在的色彩透明度、衣服紋飾、構圖布局等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