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省雜技團編創的國內首部詩詞歌賦雜技劇《小橋 流水 人家》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參加市藝術展演月開幕式演出,省文化廳副廳長方標軍,鹽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曉丹,鹽城市副市長葛啟發,我縣領導倪世勇、何春明及其他縣區的分管領導參加活動并觀看演出。演出前省文化廳方廳長還對鹽城市的鹽都區、建湖縣、東臺市參加省第三屆文華獎比賽的院團進行頒獎授牌。省雜技團詩詞歌賦雜技劇《小橋 流水 人家》獲文華優秀劇目獎,雜技節目《問天鳥——高臺倒立》獲文華優秀節目獎。
雜技劇《小橋 流水 人家》在揚棄繼承、轉化創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湖雜技”的基礎上集合現代舞臺技術和觀眾審美,融入古典詩詞文學,用詩詞歌賦的文學意境美推動“傳統雜技向”向“新雜技”轉型升級,嘗試挖掘、設計“雜技語匯”講述故事、刻畫人物、表達情感,使觀眾在驚嘆現代雜技“精美奇險難”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讓人流連于古詩詞獨有的思想意境,沉醉于古人的哲學思辯,嘆服于現代雜技演員的多才多藝。全劇共有夏、秋、冬、春四折,這不僅是季節色彩的變化,也富含中國傳統文化“喜、怒、哀、樂,種、長、收、藏”的人生思考。
劇目以大明王朝欲結天下萬方之友好,開辟溝連世界之通途,三保太監廣組船隊下西洋為歷史背景,以主人翁采蓮女小喬與河船工劉水曲折美滿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江南兒女劉水不畏艱辛、劈風斬浪、建功立業的家國情懷,謳歌了小喬抵御誘惑、堅守情義、忠貞不渝的傳統美德。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邊發吉對該劇的評價是:“故事精彩,結構緊湊,架構合理,本體高難,舞美音樂服裝道具等藝術元素構思精巧,富含江南水鄉特色。特別是雜技演員的表演既有舞蹈演員的身型、戲曲演員的神韻又有武術演員的精氣神?!敝袊u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對該劇的評價是:“《小橋 流水 人家》敘事完整清晰,小喬、劉水從他們懵懂的愛情、別離、思念、歷險、考驗到喜慶團員,整個敘事流暢無礙,男女主人翁執著的愛情追求,經歷曲折之后的心理變遷,思念的熱切情感都和雜技藝術渾然一體的結合起來,體現了雜技藝術的綜合性的新趨向。全劇融入了詩詞歌賦,通過雜技藝術講述、傳達詩詞極其復雜的韻味和內涵是非常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也是一個格外富含挑戰性的嘗試。這是歌劇、舞劇、戲曲等藝術都不曾涉足的新的領域,也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闡發古典哲學思想的大膽嘗試。劉水、小喬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是相當完整的,劉水的剛強、英俊、穩健,小喬的似水柔情、內斂含蓄、綿延不斷的情懷,都呈現的很完美、很到位。中國雜技與書畫一樣,也有南北地域差異,《小橋 流水 人家》將江南雜技這種地域特點鮮明的藝術體裁和小橋、流水這種富含江南特征的區域風貌融合的十分協調,它摒棄了很多北派雜技那種高難、喝彩的元素,如空中飛人、蹬桌子等這些雜技元素,有意識地放棄了北派雜技那種剛性、力度性的技巧,突出了江南雜技的輕、柔、寧,就是他的動作很輕盈、線條很流暢,整體演出很靈動,風格很柔和,該劇的風格與體裁達到了一種和諧呼應的結合點?!敝袊s技家協會理論研究部主任郭云鵬評論道:“縱觀全劇,讓我嘆為觀止,該劇各章各節無不凸顯了編創人員的匠心獨運,無不體現了藝術與美學的結合,具體表現為全劇富含詩詞歌賦的文學美,富含含江南水鄉的自然美,富含吳越文化的人文美,富含編導手法的創意美;富含核心價值的內涵美;富含傳統文化的精神美;富含舞臺呈現的時尚美?!?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