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6來源:中國美協 |
山河如畫滋萬世,丹青溢彩彰千秋。12月12日,由中國美協河山畫會、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主辦的“河山如畫圖——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成立三十周年藝術展”在北京書畫頻道美術館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水利部原部長、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原常務副書記鈕茂生,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原院長張卓,中央編辦原副主任王瀾明,湖北省文化廳原廳長蔣昌忠,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中國美協藝委會副主任丁杰,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長李寶林,副會長李小可、周順愷、詹志峰、董繼寧、劉云、張龍新,萬豐奧特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佐丹詩紅木董事長夏振楠,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藝術總監陳維德,著名美術理論家趙力忠,著名山水畫名家于志學、李行簡、李明久、趙振川、程振國、施江城、徐家玨、朱道平、唐允明、姚思敏、王永亮、秦嶺、劉俊剛、楊進民、和愛君、陳風新、張桐瑀、周尊圣、楊惠東、崔東胥、鞠志文、胡江、劉佳、王學輝、吳建科、梁振華、許俊、何加林、張谷旻、張明川、周石峰、岳黔山、沉浮、陳芳桂、李九紅、丘挺、王乘等百余人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徐里書記在致辭中指出,三十年來,河山畫會優秀的山水畫家們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以及中國畫的創新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果。河山畫會三十周年慶恰逢盛世,習總書記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為畫會注入了新的生命,為畫會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中國的山水畫是真正代表中國人的情懷、中國人的哲學理念、中國人的審美追求,真正體現出中國精神和中國元素,中國的山水畫代表著中國。李可染先生等前輩大師之后,許多山水畫家秉承大師足跡,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傳承優良傳統,振興民族精神。李可染先生提出“河山如畫圖”,就是要讓我們的畫家走進祖國壯美河山,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創作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精品力作,從而引領中國山水畫的蓬勃發展?! ?/span>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致辭
李小可表示,在他看來,展覽是一個情緣的體現,這個情緣是文化和藝術家結合的情緣,河山畫會實際上包含兩層意思:一層含義是指我們的河山、山川,另一層含義是指中國的山水畫,它代表著中國文化和情懷。之所以今天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齊聚一堂,這其實也體現了藝術家們對中國山水的一種情懷。無論是老一輩的藝術家,還是現在的藝術家,他們都有一顆赤子之心,懷著浪漫情懷。此外,他回顧了河山畫會成員在三十年間兼容并包、互愛互助的團結精神,講述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對山水畫的創作理念和傳承精神。
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會長李小可致辭
王平講述了河山畫會為藝先為人的事跡,河山畫會堅守三十年藝術為人民的創作態度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潤物細無聲地滋養著廣大書畫愛好者,哺育著人民大眾。
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致辭 李寶林回顧了河山畫會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河山畫會重友情、重學術、重進取、重道德的宗旨,促使大家繼續努力,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以期實現李可染提出的“東方既白”的理念。
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長李寶林致辭 展覽展出了河山畫會老、中、青三代美術家每人一幅精品力作,總計百余幅。他們本著傳承與發展中國山水畫事業的共同目標,跋山涉水,深入生活,深入群眾,來往于祖國的大山名川,代山河立言,為河山寫照,他們筆下歌頌山川、贊美大地的一幅幅佳構,充分展現了三十年來河山畫會為繁榮中國美術事業所作出的努力與探索,也展示了當代中國山水畫的整體風貌。
水利部原部長、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原常務副書記鈕茂生,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原院長張卓捐贈書法作品 三十年前,國畫大師直面歷史挑戰,憂思傳統承繼,發出“東方既白”的警世之言。畫界精英舉旗響應,創辦“河山畫會”。李可染寫下“河山如畫圖”以勉勵后輩,又指明畫會“為祖國山河立傳”“山水畫是對祖國,對家鄉的歌頌”的創作方向。三十年來,山河畫會全體成員志同道合,互相尊重理解,相互間的友情關系清新而溫馨,互相敬重關懷,深厚的學養、道德為畫會營造出良好的氛圍。三十年來,河山畫會組織了多次成功的創作、展覽,其間更有多次雅集、寫生、研討活動,為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嘉賓合影 2007年,河山畫會被中國美術家協會吸收為團體會員單位。作為國內唯一的山水畫組織,河山畫會凝聚中國精神,植根社會沃土,激發時代活力,推進繪畫創新,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時代變遷所帶來的藝術生機,在生活中發現藝術,在藝術中表現生活,以妙手繪出中國夢主題當中的壯美河山,講述同道們團結傳承、興旺發展的心路歷程,描畫出文化興盛、民族強大的壯麗篇章。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12月22日。 責任編輯:王潔 |